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食品/药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的发展,而包装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包装材料的发展,还和胶粘剂的性能有密切关系,针对安全环保驱动食品/药品包装的聚氨酯胶粘剂快速发展,论述了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功用特点及基本性能,介绍了食品/药品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研究了聚氨酯粘结技术在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中的应用发展,指出了聚氨酯粘结技术在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中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反应型阻燃聚氨酯改性酚醛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反应型阻燃聚氨酯改性酚醛胶粘剂的合成、制备工艺及影响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该胶粘剂具有较好的韧性、耐温性、阻燃性和较高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洪  傅和青  张心亚  陈焕钦 《包装工程》2006,27(5):93-94,107
以三羟甲基丙烷等作为交联剂,采用丙烯酸酯作为改性剂合成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将该乳液配胶制成的胶粘剂对PVC复合包装膜粘结性能好.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改性聚氨酯乳液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混合多元醇对无溶剂聚氨酯覆膜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植物油多元醇、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双组分的配比R′和混合多元醇组分对聚氨酯胶粘剂固化速率、固化后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吸水率的影响,并测试了覆膜样品的T剥离强度。结果表明:当双组分配比R′=1.3时,胶粘剂综合性能最佳;添加小分子多元醇并不能提高胶粘剂的固化速率和耐热性,但能显著改善胶粘剂的粘结性能,并且选择性添加适量的小分子二醇,还能增强其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以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得到湿固化的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总NCO/OH摩尔比、BDO、TMP的量和固化时间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NCO/OH摩尔比为1.4,BDO的量为14%、TMP的量为4%,固化时间为10h,该胶粘剂对APET包装膜粘结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聚氨酯乳液做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内加交联剂A和B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发生了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两者混合使用效果较佳.聚酯聚醚多元醇复配能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当羧基含量为1.2%(质量分数)、NCO/OH比值(摩尔比)为1.3时,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性能较好.适量加入小分子扩链剂双酚A或丁二醇,可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硬度和粘接强度,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7.
铝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覆膜胶粘剂。研究了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的配比对胶粘剂合成时间、粘度、抗水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添加对胶粘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混合聚酯、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粘度低、易涂覆且耐水性得以改善,但比例必须适宜,以2种多元醇所含羟基物质的量比为0.3:0.7为佳;催化剂的加入虽能显著提高固化速度,但降低了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不利于胶粘剂综合性能的改善,故应酌情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综合性能优越,在各类水性胶粘剂中独树一帜,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针对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阐述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应用,提出了印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包装印刷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指出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万达  岳淑丽 《包装工程》2014,35(1):51-54
目的以聚酯二元醇(PB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和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制备一种耐蒸煮的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方法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胶粘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有机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对胶粘剂固化时间、粘结强度、固化膜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适量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提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热稳定性和耐蒸煮性,但是硅烷偶联剂添加量过多会导致胶粘剂分层,固化困难。结论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在1%~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的背板有不同的材料,最常用的是氟膜、聚酯膜和氟膜的3层复合膜,其中氟膜与聚酯膜之间用胶粘剂粘结。介绍了聚氨酯胶粘剂作为太阳能背板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粘结层性能对陶瓷复合装甲抗多发打击性能有重要影响。建立了研究粘结层和多发打击的数值模拟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模拟“脱粘”和多发打击的问题。基于文献弹道试验,研究了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两种粘结层材料及其厚度对陶瓷/铝合金复合装甲抗7.62mm 穿甲弹单发和两发打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发打击的数值模拟可不建粘结层,而多发打击应采用建粘结层的方法;抗单发打击时,粘结层越薄,极限速度越大;抗多发打击时,陶瓷复合装甲应采用聚氨酯粘结层,且其抗两发打击的较优厚度约为0.40mm。  相似文献   

12.
以聚醚多元醇 (N2 2 0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三羟甲基丙烷 (TMP)及联二脲 (LDA)为原料 ,制备了低烟聚氨酯胶粘剂。测试了该胶粘剂试样在高温状态下产生的烟雾信号的透过率以及常温粘接强度和工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增加联二脲添加量可以降低胶粘剂烟雾信号 ;联二脲的添加量和粒径对胶粘剂的常温粘接强度和工艺性能都有影响。当联二脲 (LDA)添加量为 6 0g、粒径为 2 0 0目时 ,胶粘剂的烟雾信号较低 ,粘接强度优良 ,工艺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包装复合膜用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郭文杰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包装工程》2007,28(1):33-34,48
利用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NCO/OH值、松香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改性前后该胶粘荆对多种塑料薄膜的粘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胶粘剂对多种塑料薄膜具有较强的粘接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透明复合薄膜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混合低分子二元酸、多元醇为原料,采用一步聚合法制备了高透明复合薄膜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研究了对苯二甲酸(PTA)、低分子多元醇A、低分子多元醇B、醇酸比和催化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比为1.15, PTA的用量为所用低分子二元酸物质的量的37.5%,低分子多元醇A的用量为所用低分子多元醇物质的量的1.5%,低分子多元醇B的用量为所用低分子多元醇物质的量的15%时,可以制得满足复合薄膜工艺要求的高透明聚氨酯胶粘剂主剂.  相似文献   

15.
Surface pretreatment for adhesive bonding of aluminium with adhesive mediator SIP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rface pretreatments including adhesive mediator SIP for adhesive bonding of aluminium alloy AlMg4,5Mn0,4. The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wo cold hardening two‐components epoxy‐adhesives, one hot hardening one‐component epoxy‐adhesive and one cold hardening two‐components polyurethane‐adhesive. The adhesive bonds with epoxy‐adhesives show after three‐step pretreatment degreasing + corundblasting + SIP coating the highest adhesive strength values whereas adhesive bonds with polyurethane‐adhesive showed a decrease of bond strength as compared with the delivering surfac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6.
水性聚氨酯的硬段结晶与粘接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HDI与IPDI按照不同的摩尔比混合后与PTMG-2000、1,4-BG、DMPA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硬段规整度的系列水性聚氨酯;利用WXRD、DSC、FT-IR等研究了HDI对水性聚氨酯的硬段结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硬段结晶度与粘接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HDI/IPDI摩尔比的增加,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上氨基甲酸酯键之间氢键密度提高,硬段结晶性能也随之改善;对铝箔的初粘接强度显著增强,最终粘接强度可达8.5 MPa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环保型聚氨酯树脂的角度揭示聚氨酯的结构调控机制及性能影响因素,为植物油基聚氨酯及其印刷包装材料提供多种有效的制备途径,为印刷包装材料提供丰富的原料。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制备不同聚氨酯原料,综述包括蓖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亚麻子油等油脂,以及木质素、腰果酚等制备生物质基多元醇、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的二元醇原料。结果 详细讨论了生物质转化为活性原料用于合成环保型聚氨酯,并介绍了主要的机理和方法,认为环氧开环法仍是植物油转化为多元醇的主要途径。结论 利用生物质资源及其废弃物制备环保型聚氨酯是未来绿色聚氨酯类产品的最有效途径,在绿色化学和纳米科技的推动下,植物油基的绿色、高性能的环保型聚氨酯能成为印刷油墨、包装胶黏剂及涂层的关键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