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岩土工程学报》1989,11(6):133-140
第11卷第1期(总48),1989年1月成层土体与结构组合体系的动力数值模型………………………………………………周锡初用静力触探评价饱和砂土的液化势………………………………………………………郭培军软土固结中波速与固结度的关系及其工程应用……………………吴世明王建人曾国熙爆扩土锚杆稳定深基坑边坡的加固理论及设计施工方法………………………………蔡钟业岩石应力计动态匹配试验的新方法一一维碰撞试验……………………………………………加筋土挡墙中加筋与土之间的摩擦性质初探……………………………………………姚代禄短文饱和砂土振后再固结体应变的变化规律………………………………………石兆吉 丰万玲分散性土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学报》1993,15(6):128-136
第15卷,第1期(总73),1993年1月 .捧一有夹层的双层刚性道面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一姚炳卿显式Newmark法求解波动问题精度的探讨………………………………………………方秦,陈志龙裂纹传递矩阵与缺陷桩的频率响应………………………………………………………··郭 平。罗松南论我国特殊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一刘松玉,方 磊,陈浩东“填石排淤法”中的泥石回流效应…………………………………………………………一许连坡,章培德反复加卸截对岩石而。的影响以及直切口试件岩石K,。的“塑性”修正……………………………··赵晓明考虑岩体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学报》1981,3(4):133-137
第1期0总6)1981年2月上埋式管道及洞室垂直土压力的研究…………………………………………………………顾安全(3)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陈强华,陈国铨、谢汝彬、宰金璋(16)黄土洞室地层压力的统计分析…………………·……………………………………………··方正昌(28)模湖数学在岩石分类中的应用………………………………………………………陶振宇、彭祖赠(36)岩基上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的分布…………………………………………………徐家海、徐世果(46)均质地层中锚喷支护理论与设计…………………………………………郑颖人、刘怀恒、顾金才(57)水工有压隧洞岩石抗力系数“K”  相似文献   

4.
《岩土工程学报》1983,5(4):119-123
1 985年 1~4期 (总1 4~1 7)第5卷第1期(总14) 1983年2月土石坝变形计算的若干问题“…………………………………………………………刘祖德(1)地基内特定非线性域的子结构凝聚分析………………………………………………潘家铮(14)小钻孔灌注桩的试聆研究……………………………………………灌注桩基试验研究组(27)南通天生港电厂地基用碎石桩加固及其观测……………盛崇文、王盛源、方永凯、郑培成(43)土的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的改进………………………………………………………饶鸿雁(51)循环荷载作用下士的非线性应力应变模型……………………………………郑大同、王惠昌(65)拱坝坝肩岩体稳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学报》1985,7(6):81-88
第7卷第1期(总24) 1985年1月正常压密饱和粘土的抗剪强度理论………………………………………………………………魏汝龙(1)拱坝坝肩稳定的地质力学整体模型试验研究………………………陈国荣、吴中如、曹明、沈洪俊(15)确定岩石动、静力剪切强度的方法………………………………………………………………吴绵拔(25)地表面最大加速度的推算式………………………………………………………………………竺存宏(37)短 文湿陷性黄土间歇浸水试验…………………………………………………………………………刘明振(47)利用二氧化碳和施加反压饱和砂样的液化试验………………………………………王华山、阎明礼(55)渤海海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学报》1984,6(6):105-111
1 984年 1~6期 (总1 8~2弓)第6卷 第1期(总18) 1984年1月高含水量残积粘性土路基的压实 …………………………………………………………”杨世基(1)地基变形及有效压缩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夏正中(18)泥质粉砂岩各向异性强度特征 ………………一……………………………………………·赵文瑞(32)倾斜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顾慰慈(38)单桩承载力的安全度分析 …………………………………………洪毓康、陈士衡、宰金璋(52)关于粘土压密类型的鉴别问题 …………………………………………………………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学报》1982,4(4):210-216
第4卷第1期(总10)1982年2月弹性桩与弹性梁通解…………………………………………………--………………·周 铭(1)海洋波浪作用下土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钱寿易、楼志刚、杜金声(16)扶壁结构土压力的计算…………………………………………………………………麦远俭(24)有结构强度的欠压密土的力学特性………………………………………………………李作勤(34)三次及双三次样条函数应用于土的非线性分析……………………………………………………………………………………………………陆培炎、熊丽珍、陈韶永、陈名卿(46)用概率方法预报砂性土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8.
《岩土工程学报》1987,6(6):110-116
第9卷第1~6期(总56~41)第9卷第1期(总56),1987年1月不规则岩块点荷载试验的研究…………………………………………………………李先炜、付学敏(1)钢筋混凝±面板堆石坝…………………………………………………………………陈映坚、顾淦臣(12)单轴压缩下岩石破坏后区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吴玉山,林卓英(23)弹性固体地基板有限元分析中对称性的问题……………………………………………………姚炳卿(32)有预张力的粘结式锚杆…………………………………………………………………李锡润,金银东(40)拟似超固结粘土的应力一应变一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学报》1986,8(6):134-140
第8卷第1期(总50)1986年1月土的抗剪强度与本构关系学术讨论导言………………………………………………………黄文熙(1)发展水平报告之一,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刘祖德、陆士强、包承纲、马时冬、王幼麟(6)发展水平报告之二,土的本构关系及其验证与应用………………………………濮家骝、李广信(47)发展水平报告之三,土的强度测试技术和自动化…………………………方涤华、宋永祥、窦宜(83)发展水平初步之四,工程实践中土体抗剪强度的确定 ………………………………………………………………陈愈炯、吴肖茗、胡中雄、高大钊(106)各专题讨论总结…………………………………  相似文献   

10.
《岩土工程学报》1990,12(6):117-124
第12卷第1期(总54),1990年1月河谷形态对平面S日波敞射的影H向……………………………………………………张楚汉、赵崇斌(1)求解弹性地基上带裂纹Rei。sner板的新方法…………………………………………郑健龙、张起森(12)承压含水层贮能数学模型研究………………………………………………薛禹群、谢春红、李勤奋(23)单桩承载饥理分折与载荷一沉降曲线的理论推导…………………………………………………罗惟德(35)真空作用面位置及排水管间距对预压效果的影响…………………………张诚厚、王伯衍、曹永煨(46)压电式岩体动应力传感器…………………………………………………………………………曹 辉(53  相似文献   

11.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2):1502-I0023
第27卷,第1期(总145),2005年1月黄文熙讲座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和关系…………………………………………………………………………………汪闻韶(1)北京地区高层和大型公用建筑的地基基础问题………………………………………………………………………………张在明(11)论文岩土类材料的变换应力空间及其应用…………………………………………………………………姚仰平,路德春,周安楠(24)诠释基桩承载力之波动方程分析应用…………………………………………………………………张德文,林伯勋,林冠吾(30)基桩下溶洞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程晔,赵明华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学报》1991,13(6):105-112
利用旁址试验分析没计横向受倚桩弹性和粘弹性地基无限域动力模型饱和砂上的动慢度及破坏准则……多维太沙基[嗣结微分方程求解……短 文第13卷,第1期(总印期),1 991年1月朱4、林、赵崇斌、陈文才、张缝汉、邵生俊、往复荷载作用卜重塑软粘上的变形特性……………………………………………………………··大型油罐软土地堪容许倾斜值………………………………………………………………………·。软粘土地基建筑物的施工控制方法…………………………………………………………………··预注水软化顶板岩石在特厚煤层多分层开采巾的实践……………··靳钟铭、赵阳升、张惠轩、综 述边界元法在围岩应力及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6):782-793
第 2 5卷 ,第 1期 (总 13 3 ) ,2 0 0 3年 1月黄文熙讲座岩土塑性力学的新进展---广义塑性力学郑颖人 (1)…………………………………………………………………………………论  文抗滑桩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法及其优化数值模型邹广电 ,陈生水 (11)……………………………………………………………………堤坝复合地基的计算参数研究李广信 ,余 斌 ,宋二祥 (18)……………………………………………………………………………采场覆岩空间破裂与采动应力场的微震探测研究姜福兴 ,XUNLuo ,杨淑华 (2 3 )………………………………………………………面板堆石坝模型动力破坏试验与数  相似文献   

14.
《岩土工程学报》1988,10(6):112-119
第10$第1翔(总42),1988年1月正r淌结饱和粘土的孔隙水压力……………………………·‘…………·’…··’……··钱寿易、符圣聪(1)加锚节理而抗剪性能研究…………··,……………··、…………··、……·、·、··二………··葛修润、刘建武(8)圆形隧洞喷锚支护参数的最优选择………………………………………………………,……··吴凯华(20)基础桩士共同作用的性状与承载力研究…………………·,……………·杨克己、李启新、王福元(30)土的三继应力再分配方法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扶长生(39)多层地基倾向荷载桩Ks值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学报》1992,14(6):113-120
第14卷,第1阑(总66),1992隼1月粒状材料强度异向性的物理实质和数学表现形式………、……………………··、··,…………··,·,··陈 起(1)分形几何及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谢和平(14)软土地基固结与沉降概率分析……………………………,……………··、…………,,··李国周,欧阳夜元(25)用渐进线辅助拟合法确定大粒径砂卵石最大干容重……………………………··,,·,,·,……,,,…··田树玉门)岩石和混凝土类脆性材料强度理论探讨…………………………………。…··。,·,·,··,,,,··段亚辉,陆述远(44)ot桩的抗滑阻  相似文献   

16.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6):809-814
黄文熙讲座土力学经典问题的极限分析上、下限解陈祖煜 ( 1 )………………………………………………………………………………………论  文微观接触颗粒岩土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张洪武 ( 1 2 )……………………………………………………………………………………基于D -P准则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增量计算的有效算法杨 强 ,陈 新 ,周维垣 ( 1 6 )………………………………………………饱和土体应变局部化的复合体理论黄茂松 ,钱建固 ,吴世明 ( 2 1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轴对称Biot固结问题的解析解陈胜立 ,张建民 ( 2 6 )………  相似文献   

17.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6):873-886
第26卷,第1期(总139),2004年1月黄文熙讲座非饱和土的性状及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包承纲(1)论文砂砾石面板坝关键技术研究……………………………………………………………………………陈生水,凤家骥,袁辉(16)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调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张嘎,张建民(21)粗粒土动残余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贾革续,孔宪京(26)结构性黏土压缩和剪切特性试验研究………………………………………………………………陈铁林,周成,沈珠江  相似文献   

18.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6):791-795
第 2 3卷 第 1期 (总 1 2 1期 ) ,2 0 0 1年 1月沉痛悼念黄文熙教授 ( 1 )…………………………………………………………………………………………………………………黄文熙讲座试论我国黄土力学研究中的若干新趋向谢定义 ( 3)……………………………………………………………………………………论  文岩石本构关系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快速逼近模型谭云亮 ,王春秋 ( 1 4 )………………………………………………………………岩坡稳定的层分析方法与抗滑系数图谱李冬田 ,余运华 ( 1 8)……………………………………………………………………………上海浅层褐黄色粉质粘土剪切带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钢筋的力磁耦合特性,开展反复拉伸试验,研究了钢筋应力σ、应变ε与漏磁强度法向分量BZ之间的关联,引入了“应力变化参量”σN与“漏磁强度变化参量”BN.结果表明:钢筋反复拉伸过程中ε值与BZ值均具有可逆性,且应变幅的增大使得BZ变化速率减小;σBZ的波动周期相同,波动方向相反;不同反复拉伸阶段下应力幅与漏磁强度变化率的比例关系一致,且相对偏差率小于9.40%;σNBN呈线性关系,拟合直线斜率接近1.000,表明应力幅变化率与漏磁强度变化率相对等;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粉煤灰颗粒群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可量化表征颗粒群形貌的参数,并以此作为区分粉煤灰颗粒群形貌品质的判据之一.结果表明:粉煤灰颗粒群的形貌特征可用不同圆度等级下的颗粒面积占比来表征,其中SR>0.8/SR>0.5(圆度R>0.8与R>0.5颗粒的表面积比)最能体现粉煤灰颗粒群形貌的特征差异;当图像放大200倍时,高形貌品质粉煤灰的SR>0.8/SR>0.5可达到10%以上,与非球状颗粒粉体形貌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