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临床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重要部分。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担负重大责任,工作中应该责任心强。细致敏捷配合手术,必须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章制度。安全护理为目标的控制,可以排除不安全因素,杜绝差错的发生。达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管理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我们从2002-2005年通过对院前急救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抢救技术、抢救程序、职业素质等系统的专科培训,严格按院前急救规范制定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急救药品、器材、出诊的管理。结果加强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建设,落实了岗位责任制,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内容繁杂,具体细致,技术性强,工作量大。要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就必须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和考核,提高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定期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持续推进质量改进,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础生活护理积分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绩效考核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绩效考核中设立基础生活护理积分法,比较2011年和2012年1~4月应用此法前后科室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完成基础生活护理工作量月积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对完成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在绩效考核中应用基础生活护理积分法科室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从96.51±2.22上升到97.45±2.03,护理人员月工作量月积分从548.78±240.39上升到678.34±341.96。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从97.33±2.45上升到98.09±1.63,护士对完成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从75.5上升到89.5(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通过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促进了护患感情。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就必须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近年来我们严格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编:雷慧岑慧红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4定价:36.00元ISBN号:9787117270953《精神科护理学》主要是在护理学基础上,重点探讨和研究精神疾病患者科学护理的理论和方法。本书在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和特点中,将"安全护理"放在了首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此可见,安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的"安全护理"是需要从患者、病房及护理人员本身出发,做到层层安全。一方面保证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护士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个精神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2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 施行的前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30名,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病患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操作技能水平、健康教育方式、病房管理方法 、基础护理模式等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护理人员在病患护理满意度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 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护理差错的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保护意识、法制观念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就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导致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导致医疗法律纠纷的产生。还有可能因一时疏忽成为阶下囚。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对确保护理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督促夜班护士认真巡视病房,全面掌握夜间病人情况,提高夜间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规范全院护士晨会背诵式交班及床头背诵式交班,并集中进行护理讲评。结果 护士夜间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了护理安全,增强了护理人员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结论 背诵式交班,对提高夜问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28)对ICU每日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为科学配置护理人力,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ICU收治的老年患者,应用TISS-28测量护理工作量,根据每日工作总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比较应用量表动态管理人力前后护理人员日平均工作时间、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目标性监测结果。结果应用TISS-28测量护理工作量动态管理护理人力后,护理人员日平均工作时间较实施前减少(P<0.05);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目标性监测结果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TISS-28测量护理工作量,可以为科学管理ICU护理人力及合理分配工作量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目标性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医院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茵感染的不断增多,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医院内感染日趋严重,医院感染的防控及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多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均贯穿护理行为的全过程,涉及到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我院重视护理工作管理,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安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护理工作点多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护理效果,也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重在务实,必须从小处着手抓细节管理,才能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内科病房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心内科病房出现护理风险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护理产生风险的因素。结果 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出现护理风险的患者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因素占比8%,患者病情危重因素占比78.3%,用药复杂因素占比6.5%,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问题因素占比1.4%,制度与常规因素占比5.8%。结论 对心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降低护理风险具有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医院规章制度等措施是降低心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庄倩  田亚男  杨怡凤 《山东医药》2009,49(48):116-116
准确、及时地采集、送检各种标本在病房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为了加强对检验标本管理的全程控制,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本研究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的护理缺陷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取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雪影 《内科》2009,4(6):954-956
温馨病房是病房管理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它能够充分发挥护理团队的最大潜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贵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从2005年开始创建温馨病房至今,现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实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是医院护理管理者需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患者自身(期望过大)及环境因素(规章制度、住院环境)等。结论采取完善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住院或工作环境等措施有效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士长综合考评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110人,将上述护理工作人员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观察组采用护士长综合考评,对照组依照临床常规工作模式进行。对比临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接受投诉人数1人,对照组接受投诉人数13人,对比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7分,对照组为77.3分,对比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护士长综合考评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工作以及护理人员的合理管理、业务提升等,最大限度调动了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时使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错是指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错误的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有文献报道在护理人员发生的差错中有30%导致了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如何防范护理差错也就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近几年来为了较好地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取得了许多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对新上岗护士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效果较满意。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制定规范化的培训目标:使新上岗护士具有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医院和护理人员的形象;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各种操作考核达标;能够胜任临床各种班次的护理工作,能够为息者提供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