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金荣  戚亮 《山西建筑》2008,34(14):9-10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论述了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研究的意义,以促进该路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非荷载型裂缝是最主要的问题。论文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沥青路面中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1)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其主要建筑材料水泥及碎石材料取材方便、成型快,水稳性及抗冻性好等优点,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工程基层设计当中,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以及施工操作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或者由于原材料规格及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刚铺筑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强度形成初期或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基层表面出现裂缝,严重时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致使沥青路面开裂,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及及行车安全,因此,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的裂缝必须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了分析,从温缩裂缝、干缩裂缝、荷载裂缝以及施工工序不合理几个方面分析了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提出了施工控制、材料控制、含水量控制和养护控制相结合的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围绕沥青路面防治实践,通过对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干缩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改善干缩性能和防治干缩裂缝的途径和对策,以保证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对工程实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罡 《建筑知识》2013,(9):394-394,40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承层应用的比较普遍。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公路并未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沥青路面产生唧浆、网裂、路面变形等病害。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附录A试验方法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的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简称振动成型法,是这几年高等级公路施工实践过程中经过科技人员攻关,在不断总结改进过程中形成的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为具有较低的水泥剂量、较高的强度以及有效减少裂缝而逐渐被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7.
蔡业恭 《山西建筑》2009,35(27):260-261
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性能、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分析,指出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着手,防止早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不同水泥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为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宏华 《建筑》2014,(11):78-80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载荷强度高,易导致开裂并引起沥青面层裂缝,这导致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水损害。本文依托237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实例,通过试验分析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加一定剂量乳化沥青后,混合料的无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在保证基层强度的前提下寻找减少基层裂缝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半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过程,为半柔性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姚若荣 《山西建筑》2009,35(2):277-27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原因,详细地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以完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推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劼  谭宜飞 《安徽建筑》2009,16(3):144-145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常用的基层结构形式,但由于设计强度高易导致其开裂并形成面层反射裂缝,从而造成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损害。依托S320沿江公路铜陵段路面改建工程的实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半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过程,为半柔性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霍建平 《中国市政工程》2012,(4):85-86,89,1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整体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路面结构中,但其缺点是抗变形能力差,易产生裂缝。裂缝处理不当将会反射到沥青面层,使得路面遭到破坏。结合杭州湾新区兴慈八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治实例,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治措施及预防对策,减少路面病害,从而使沥青路面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形成半柔性基层,采用DT80智能数据采集仪,通过电阻应变片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试件的温缩系数进行测定,并对其温缩机理进行探究.分析了养护龄期、乳化沥青用量(质量分数,下同)和水泥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温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乳化沥青,可有效提高其抗温缩性能;温缩系数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平均温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温缩系数达到最小值时,对应的水泥用量4.0%为最佳水泥用量,且乳化沥青用量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4.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修富 《山西建筑》2010,36(28):284-285
结合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修筑实例,对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以后的应用推广积累了经验,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减水剂对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试验,考察了减水剂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物理力学性能,尤其是产生反射裂缝问题的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能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大干密度对用水量的敏感性降低且易于压实,有利于施工控制;在力学性能上,减水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但抗压强度在低含水量区域不取决于水灰比,减水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无规律;适宜用量的减水剂降低了基层材料的收缩量.此外,粉煤灰和减水剂复掺可进一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浦东新区在道路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水网地区和软土地基地质条件的高等级道路的实用技术.包括路基工程中的盲沟排水、二灰填浜、石灰土和水泥石灰土;取消砾石砂垫层;小粒径级配二灰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或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次密实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SMA面层,以及以超载预压为主的各种桥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谈水泥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跃 《山西建筑》2004,30(10):119-120
以莱西互通立交枢纽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稳定风化岩粒料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措施,总结了几点成功的经验及今后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及预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俊 《山西建筑》2010,36(19):275-277
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破损的原因,阐述了原材料技术质量控制关键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三方面内容,指出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才能建成一条安全、舒适的公路。  相似文献   

19.
水稳基层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水稳材料的要求,介绍了水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水稳施工方法,最后对水稳基层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推广水稳基层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地区半刚性基层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上海地区较广泛采用的三渣基层应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上海周边地区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对两种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道路建设特点,提出了上海地区在重载道路沥青路面基层和通车时间要求紧的项目中应积极推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