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11)制定的国际标准"地理信息--时间模式"(ISO 19108)与其他十几个标准共同组成该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第一批地理信息国际标准.介绍该国际标准要点,其中包括时间参照系、时间位置、时间几何概念,1983年由Allen确定的13种时间关系等和笔者对应用该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晓刚  张丽萍  陈军  赵润 《测绘科学》2011,36(4):24-26,91
本文简要介绍了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其地心惯性系中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对星地间相对钟差的影响,计算了在几种计算精度下卫星和地面站位置和速度误差所需要达到的精度.结果表明:影响星地无线电双向法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设备时延误差和电离层延迟误差,而由于卫星和地面站位置不准确引起的误差相对较小;对于电离层...  相似文献   

3.
关于《数字地图产品模式》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6,31(1):80-81,89
基于《数字地图产品模式》(以下简称《标准》)研究成果,本文确定了《标准》的目的、编制理由和《标准》的用户;指出了《标准》在相关“参考模型”和“标准体系”中的位置;提出了《标准》的范围;分析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及相关资料并介绍了其在《标准》中的应用概况;以列出修订前后标准目次和ISO19131草案目录结构对照表的方式,剖析了《标准》研究成果的结构框架;最终得出了《数字地图产品模式》标准的编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和阶段性成果,应当抓紧时间完善成果,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国家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冯胜涛  刘雪龙  王友 《测绘科学》2015,(10):157-160
针对GNSS位置时间序列包含的线性趋势及其变化可能干扰后续分析并掩盖动力学因素信息的问题,该文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时间序列的线性趋势并减弱时间序列中阶跃的影响。分析了最小二乘方法用于GNSS位置时间序列分析的可行性及利用该方法分别获取趋势变化点前后的线性趋势,据此估计时间序列趋势变化的大小进而可以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复。该方法用于GNSS位置时间序列的初步分析,可以方便有效地去除线性趋势变化对后续时间序列分析的影响,同时拟合结果本身也能反应出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物方空间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绝对运动,运动导致了相对位置的变化,时间序列影像记录了物方三维空间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的动态特性,在共线方程中引入时间元素,提出了空基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描述了动态“物像”间的瞬时投影关系;针对地表不同类型动态物体,构建了“由像到物”的应用模型,实现了从像方动态特征计算地表物体特征的目的。通过仿真和真实航空下视序列影像的试验与分析,验证了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像地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所设定的进站行程时间为基础,构建客运站运能监测电子围栏,并结合客运班车位置、运政、路网运行速度等信息,建立客运站运能监测曲线。以广州某客运站为例子,对该监测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日常以及节假日客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心型地图可表示空间各点到中心点的时间距离,能直观反映地理分布因交通系统影响而产生的相近性变化。其构建核心是依据控制点的位置移动确定非控制点的新位置,因此,将中心型地图的构建过程建模为地图目标的移位问题,以相对邻近图表示点之间的邻近关系,并基于控制点的位置移动计算点的初始受力,应用Snake移位方法迭代计算各点的新位置生成中心型地图,同时利用后处理解决潜在拓扑错误。利用所提方法和最小二乘方法可视化武汉市到其他各市的旅行时间,并定量、定性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避免拓扑错误,且局部形态保持更好。  相似文献   

8.
静止轨道共位卫星相对轨道的确定,对于多星共位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静止轨道的特性,推导了标准静止轨道定点经度坐标系下共位卫星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提出了采用微波测距和比相测角法获取多颗共位卫星星间测量信息;利用自适应Kalman滤波进行了相对轨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相对位置精度,且自适应滤波解好于标准滤波解。  相似文献   

9.
静止轨道共位卫星相对轨道的确定,对于多星共位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静止轨道的特性,推导了标准静止轨道定点经度坐标系下共位卫星的相对运动状态方程,提出了采用微波测距和比相测角法获取多颗共位卫星星间测量信息;利用自适应Kalman滤波进行了相对轨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相对位置精度,且自适应滤波解好于标准滤波解.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导航星座自主时间同步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座自主导航任务需求,分析了基于星载钟性能和星间相对钟差估计星座自主时间同步精度的可行性,验证了星座中星载原子钟性能与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滤波结果的相关性,评估了有无时间参考基准、星间电文交互条件下的卫星钟差预报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当缺少地面或参考星为基准且星间电文无交互时,单颗卫星的自主钟差预报结果是不可观的,会随着时间增长发生偏移,并在地面或基准星对其校准后迅速收敛,继续随星载钟性能和滤波状态参数发散;当缺少基准且星间电文正常交互时,卫星自主钟差滤波结果与精密钟差相比存在整体偏移;基于本文设计的验证条件,卫星自主运行15 d卫星钟差整体漂移量优于60 m;当以某颗卫星或锚固站为时间参考基准时,全网卫星可根据与基准时间的相对钟差进行自主校准,星间相对钟差RMS为0.6 m。  相似文献   

11.
省情综合地图集使用专题地图对省域的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展示,是一项复杂的知识系统。通过对地图集中大量、复杂、非结构化的内容进行模式化重构,建立地图集的内容图谱,挖掘中国省情综合地图集的内容组织规律。首先,构建图集词汇向量和计算语义相似度,提取图集内容表达的标准主题词;然后,结合图集的“图组→图幅→指标”编排结构,对主题词进行语义层次聚类,构建图集内容表达的树型图谱;在此基础上,挖掘各省综合地图集内容图谱的频繁子图,形成图谱指纹,以此标识出中国省情综合地图集主题表达的共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情综合地图集的主题内容具有层次化组织特点,可将指纹图谱作为框架,指导省情综合地图集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组织。借助内容图谱和指纹图谱分析,还可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各省综合地图集在内容表达上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和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新编省情综合地图集设计提供依据。未来还可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地图集的内容图谱构成,丰富地图集设计与编制理论。  相似文献   

12.
王亮  赵荣  李玉祥  范荣双 《测绘科学》2007,32(Z1):22-24
本文面向当前空间信息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传统GIS为基础,研究建立实用的、易于实现的集矢量与栅格数据为一体的时空数据模型,增加GIS对时态属性的管理和操作。本文研究解决了时态拓扑构建的关键技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了一套时态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和显示,并以中国多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界线为基础数据,进行了时空数据模型的应用研究,为TGIS发展探索了一条实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水准网平差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世虎  边红文 《北京测绘》2007,(4):59-61,31
本文介绍的水准网平差系统采用全新的图形化操作界面,输入原始数据更方便、更直观,按间接平差方法进行严密平差,系统自动判断节点,整个平差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平差成果可预览查看或打印输出,水准网图形可打印输出或保存为位图文件。  相似文献   

14.
t-GIS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c mode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Todayitseemsthatpeople’sinterestandatten tiontoGISmainlyfocusontheaspectofspatialat tributesofgeographicinformation ,notsufficientlyontimefactor .Thisisanerroneoustendency ,anditwillbedisadvantageoustothebalanceddevelop mentofGISwhenexplaini…  相似文献   

15.
A pioneer research work was carried out by investigators engag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for describing ancient Chinese timber buildings by 3D frame graphs with a computer. Users can know the structural layers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se buildings if the frame graphs are processed further with a computer model. This can be implement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ique. This technique display the raw data on the screen of a computer and interactively manage them by combining technologies from 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ghly parallel real-time computation technique and human behavior scien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lignification simulation for large-sized wooden buildings as well as 3D dynamic assembly of these buildings under the 3DS MAX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from computer simulation are also show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多Agent系统协商模型基于时序逻辑的方法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其形式化体系结构,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推理规则和授权规则。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除了政府机构、媒体(传统媒体)、企业等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外,新兴的社会化媒体、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普遍化、介入人类生活的深入化也是数据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些数据大多以表格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内,既枯燥又难于理解.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展示出来,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发现潜在的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可视化能够将抽象的数据表示成为可见的图形或图像,显示数据之间的关联、比较、走势关系,有效揭示出数据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理解那些大量复杂的抽象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支持提供帮助.本文把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把统计数据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将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表现作为方法手段,对各自进行分类和研究探讨,从而全面地认识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万昌君  吴小丹  林兴稳 《遥感学报》2019,23(6):1064-1077
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对于了解和掌握地表的规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地面站点观测、实地调查等传统方式获取数据,对地理要素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但该类方法往往表现的是"点尺度"观测,不能在大尺度情况下准确地反映地表的时空变化信息。遥感卫星能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得空间连续的对地"面尺度"观测数据,然而其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使其获取的地表信息仍十分有限。同时地表的空间异质性和个别地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使得利用遥感数据对地理要素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时,时空变化分析结果会随观测尺度而发生改变。本文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方面综述遥感数据时空尺度对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产生的影响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减小时空尺度对结果不确定性影响的现行方法。可以通过多源遥感协同观测和反演、尺度转换、空间建模等方法减小空间尺度引起的不确定性;通过联合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方法减小时间尺度引起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观测地理要素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土地环境演变的空间、时间和属性特征,以"天—地—生"要素框架为研究模式,进行土地环境影响要素时空数据组织方法研究。基于"天—地—生"模式的土地环境要素时空数据模型表达了土地环境天、地、生要素的时空逻辑关系,反映了影响土地环境演变的多维要素之间的多层次关联关系,并能减少数据访问的复杂度,又确保地理实体对象中影响要素间的有机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采矿设计中采用二维图纸表达三维信息导致的信息直观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开采过程动态推演系统,在开采实施之前把开采设计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动态推演出来,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以及动态推演要素的规范化描述,通过规范化描述想定推演模型要素,建立典型想定推演模型库,完成了动态推演模型的实现,并阐述了初始化模块和推演模块的实现。系统的实现不仅可以使用户在系统中自然地与各种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还可以生动的展示、模拟矿山的开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