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寒饮蕴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 :从临床调查入手 ,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DME) ,对寒饮蕴肺证的症状进行概率统计。结果 :该证的辨证要点为 :咳喘气逆、胸闷憋喘、咳痰清稀或泡沫痰、畏寒肢冷、舌苔白腻或白滑 ,脉弦滑或弦紧 ,或兼痰多、喉中痰鸣。结论 :与文献总结的寒饮蕴肺证的辨证要点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第四节通化寒痰适用于寒痰所致咳喘痰多,色白清稀而粘,或多泡沫者。寒痰由阳虚不能蒸永化气,水饮内停而成,故治当温阳化痰,与前之温化水湿相近,但其辛散之力较大。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温脾暖肺以化寒痰为君,细辛善散水中之寒为臣,合而为数寒蠲饮之主药。茯苓利水渗湿而除痰饮,炙甘草益气健脾而和诸药,五味  相似文献   

3.
喘证为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上西医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属中医咳喘范畴。中医认为喘证病机主要因肺、脾、肾功能失调。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被束,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津化为痰,或外邪引动内伏之停痰宿饮,阻塞气道,升降失调,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喘、吐痰等症;或因外感风寒,阳气受遏,水精失运,蓄积成饮。而寒邪久郁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  相似文献   

4.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所论之“痰饮”、“咳嗽”、“肺胀”等病证相似。笔者宗仲景“病痰饮者,运用温药和之”之法则,辨证治疗慢支,效果满意。现举病例3则介绍如下。1内外皆寒,宜温肺代饮病例:刘某,男,50岁.于1995年元月28日就诊。反复咳喘5年.近因感受风寒,宿疾加重。证见恶寒发热.身痛背胀.咳嗽气逆.痰稀色白而夹泡沫,口淡不渴,时干呕.脉弦细,舌淡苔白润。诊为咳嗽(寒饮停肺)。乃肺寒饮伏,复受外寒.内外合邪.咳喘斯作。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陈…  相似文献   

5.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喘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且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微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泽澄 《中医药学刊》2003,21(5):760-760,764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湍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县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7.
寒饮伏肺证是慢性咳嗽常见证候之一,该证型咳嗽可命名为寒饮咳嗽。寒饮咳嗽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阳虚,寒饮内伏,而为伏邪,复因形寒饮冷,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该病机具有内外合邪、兼夹风邪、脏腑相关、虚实夹杂的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咽痒,遇冷易咳,痰涎清稀色白或呈泡沫,形寒背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滑为主症,可兼见胸闷、反酸烧心、胃寒、呕吐或干呕、口淡不渴、便溏等表现。病位主要在肺,兼及脾胃。病性属本虚标实,肺脾阳虚为本,寒饮之邪为标。临床治以疏风宣肺、温阳化饮为法,可取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急性支气管炎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急性支气管炎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 11个证素中,病性证素频率依次为热(65.57%)、痰(40.98%)、风(27.87%)、寒(18.03%)、燥(9.84%)、湿(6.56%)等;作用靶点依次为肺(85.25%)、表(6.56%)、里(6.56%)、卫分(4.92%).单一病性证素与靶点的组合中,主要是燥和热,靶点在肺、肺卫,其累积频率为17.54%,表现为燥邪伤肺、邪热在肺和热在肺卫;两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中,痰+热、风+热、风+寒和痰+湿频率较高,其累积频率为92.86%,靶点为肺;两病性证素与两靶点组合表现为表寒里热证(3条)和表寒里饮证(1条).结论 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因素以热、痰、风、寒、燥等为主,其间常相互联合,或袭于卫,或壅于肺,或入里酿生痰热,壅阻气道,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凡属寒饮内伏、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渗出性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患。亦可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患。临床上只要掌握该方的适应证,便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好发于冬春或气候骤变季节。患者长期咳喘,排出粘痰,历年举发。本病是老年常见病,对健康危害极大。久延不愈,可使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胜变窄,进而因细支气管狭窄或炎性分泌物增多而引起不完全阻塞,使肺泡内的气体呼出困难,久之演变成肺气肿、肺心病。中医认为本病系内有停痰宿饮,外有邪气侵袭而致。老年阳气已衰,牌运不健,饮食不为精微,反凝而成痰,致痰饮日增。又因卫表不固,外邪易袭,触动内饮停疾,痰空气道,肺失清肃之权而咳喘作。病属本虚标实。脾肺气虚为本,痰诞塞盛为标。脾湿蕴痰,痰…  相似文献   

11.
咳喘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勤 《河南中医》2008,28(10):51-52
目的:观察咳喘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辨证为肺脾气虚、肾阳不固、阴虚血少、痰浊阻肺者,治以滋肾纳气、温脾化饮、润肺止咳之咳喘汤.结果:临床控制24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为阳亏于下、饮停于上,治当兼顾标本,润肺化痰、温脾化饮、补肾纳气,咳喘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6-1127
崔兴源教授是本院已故名老中医,专擅攻治肺系疾病,屡起沉疴。崔老认为,外感咳喘主要是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于肺,肺失宣肃所致;内伤咳喘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常用治法有:宣肺解表,祛邪利肺、清化痰热,安中理肺、健脾补肺,培土生金、补益胃阴,滋水润金、滋肾填精,祛痰化瘀。擅长通过温益肺气以散内外寒饮、温健脾气以抑生痰之源、温补肾气以化阴霾之水、温理肝气以散饮、温养心气以化痰行瘀。其因势利导治疗外感咳喘、重视脾胃治疗内伤咳喘、温调五脏之气以制痰化饮之学术思想,仍在指导我们目前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咳喘验案四则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325800)林高荣关键词湿痰咳喘热痰咳喘寒痰咳喘肺肾俱虚咳喘1湿痰咳喘张某,男,56岁。1990年10月15日初诊。咳喘多痰,胸脘痞闷,已2年有余。经X线胸透提示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常用西药治疗暂能收效,药停则发...  相似文献   

14.
黄甡  邢新婵 《陕西中医》2006,27(10):1256-1257
目的:总结黄明志教授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方法:整理老师医案医话,学术思想。结论:认为小儿咳喘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临床常分为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及痰食互结证等;虚喘主要表现为气虚精亏证。痰热壅肺,喜用定喘;寒痰伏肺,独善青龙;久喘难愈,益气填精:治肺未效,医胃收功。  相似文献   

15.
伤寒部分     
试述伤寒兼水饮证的主要脉证,水停部位及其治法? 小青龙汤证是外有风寒束表,里有水饮的病证。其形成原因为患者素有痰饮咳喘的宿疾,外感风寒后致外寒与内饮相互搏结形成寒闭其饮,内外合邪,表里俱病。主要脉证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即外有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紧等伤寒表实证;内有水饮停于心下的干呕,咳喘等里证。水停心下,而犯胃腑,以致升降失常,故令干呕。水寒射肺,肺气壅寒。失于清肃,则咳嗽,喘息。正如钱潢所说:“喘咳者水寒  相似文献   

16.
“痰”或“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证候演变、治疗与预后方面处于关键地位。“痰”与“饮”在来源、形成机理与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饮”病主要包括风饮、水(寒)饮、热饮等证候类型;“痰”病主要包括风、寒、(火)热、湿、燥痰等证候类型。“饮”与“痰”主要可以从来源、形成机理、脉象、舌象、痰涎、气色、兼证进行鉴别,其中脉象的滑与涩是二者鉴别的关键之处。“痰”“饮”分治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支病例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和寒饮伏肺型。痰热郁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清热化痰药物;寒饮伏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温化寒饮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1例,临床治愈率26.3%,有效53例,有效率66.2%,无效6例,无效率7.5%。[结论]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方证相关的角度探讨小青龙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小青龙汤可广泛应用于COPD外寒内饮证、痰湿(饮)阻肺证患者,无论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符合小青龙汤证者皆可加减应用,症见咳嗽、痰稀量多、甚或喘息、气短、呼吸困难等。以寒饮兼有表寒者最宜。  相似文献   

19.
咳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极易反复发作,迁延加重。病理表现每多虚实互见,寒热夹杂,并有肺、脾、肾、心等多脏器的严重病变,现将辨证治疗咳喘的体会作一初步介绍。(一) 外寒内饮,痰浊阻肺症见咳喘气逆,喉中痰鸣漉漉,痰多稀白夹有泡沫,形寒微热,口不渴,苔白滑或自腻,脉小弦滑或沉弦。法当外散风寒,内蠲寒饮,以小  相似文献   

20.
射干麻黄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凡属寒饮内伏,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患。也可用于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等疾病。临床上只要掌握该方的适应症,便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