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中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体内实验:用高脂饮食(标准饲料+2%胆固醇+ 10%猪油+5%玉米油)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应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脂联素和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培养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株LX-2细胞获得静止表型,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 β 1)、脂联素、TGFβ1+脂联素处理静止型LX-2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X-2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NOS (eNOS) mRNA及蛋白的变化.对多组间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随造模时间延长,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Ⅰ型胶原mRNA表达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24周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2.49±0.86与5.81±0.87,P值<0.05),肝组织脂联素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0.26±0.04与0.72±0.08;0.21±0.07与0.64±0.07,P值均<0.05),且与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44,-0.88和-0.89,P值均<0.01).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TGFβ 1能促进静止型LX-2细胞活化(α-SMA蛋白由0.13±0.03升高至0.58±0.07,P<0.05),减少eNOS mRNA及蛋白表达(0.30±0.10与0.44±0.08;0.30±0.09与0.46±0.07,值均<0.05),增加iNOS mRNA和蛋白表达(0.53±0.07与0.37±0.04;0.55±0.07与0.39±0.05,P值均<0.05),减弱AMPK活性(0.24±0.04与0.43±0.07,P<0.05);脂联素能阻断此过程,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0.43±0.08与0.30±0.10;0.42±0.07与0.30±0.09,P值均<0.05),下调iNOS mRNA和蛋白表达(0.44±0.05与0.53±0.07;0.46±0.07与0.55±0.07,P值均<0.05),增加AMPK活性(0.43±0.07与0.24±0.04,P值<0.05).结论 脂联素通过上调由TGF β 1导致的LX-2细胞低表达eNOS的表达而阻止LX-2细胞活化,减少Ⅰ型胶原生成,这可能与脂联素增加LX-2细胞中AMP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瘦素对乙醛诱导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α-SMA和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旨在从体外探讨瘦素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肝脏原位灌流消化的方法获得并原代及传代培养HSC,分乙醛(200μmol/L)处理组,瘦素(100nmol/L)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乙醛200μmol/L加瘦素100nmol/L)。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MA表达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GF-β1及Ⅰ型胶原含量。结果:①乙醛处理组中TGF-β1和Ⅰ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α-SM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瘦素处理组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联合处理组TGF-β1、Ⅰ型胶原及α-SM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TGF-β1、Ⅰ型胶原表达量与乙醛处理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乙醛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瘦素能协同上调α-SMA的表达;但对TGF-β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无影响,Ⅰ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可能是依赖于不同的调控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予EGb或0.85%氯化钠灌胃,8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2)、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EGb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使肝组织中α-SMA、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降低(P<0.01);肝功能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好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EGb能有效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合成,从而逆转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锤头核酶抑制TGF-β1作用下人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Col Ⅰ)合成及其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方法:构建含有人CTGF锤头核酶cDNA序列的重组质粒pTriCTGF-Rz.将空质粒pTriEx2和重组质粒pTriCTGF-Rz分别转染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细胞分为4组:pTriEx2转染组,pTriEx2转染加TGF-β1组,pTriCTGF-R2转染加TGF-β1组和pTriCTGF-Rz转染组.采用半定量RT-PCR测定LX-2细胞CTGF mRNA和Col Ⅰ mRNA转录水平,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用于LX-2细胞Col Ⅰ分泌功能和LX-2细胞周期进程的检测.结果:TGF-β1可明显提高LX-2细胞CTGFmRNA和Col Ⅰ mRNA的转录水平及分泌Col Ⅰ蛋白功能(t=11.14,14.36,7.17,均P<0.01);pTriCTGF-Rz转染LX-2细胞既能降低基础CTGF mRNA和Col Ⅰ mRNA水平及Col Ⅰ蛋白水平(t=2.86,3.06,2.97,均P<0.05),又能部分拮抗TGF-β1诱导LX-2细胞CTGF mRNA和Col Ⅰ mRNA转录和Col Ⅰ蛋白分泌的增加(t=2.99,3.09,3.02,均P<0.05).TGF-β1对LX-2细胞周期进程无影响.结论:CTGF是TGF-β1作用下人肝星状细胞合成Col Ⅰ的下游介导者,TGF-β1对HSC周期进程无影响,靶向CTGF有可能成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转换生长因子-β_1(TGF-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F)的窖蛋白-1、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FLF,以未加TGF-β_1的HFLF为对照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2、5和10 μg/L)TGF-β_1处理的HFLF为实验组,每组5×10~8细胞,实验重复3次,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GF-β_1刺激3、6、12和24 h后各组窖蛋白-1及其mRNA、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直线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GF-β_1作用后,HFLF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TGF-β_1作用12 h,中剂量组(5 μg/L)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0.59±0.06和0.53±0.04)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12和1.4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279和95.786,均P<0.01);TGF-β_1作用24 h,中剂量组(5 μg//L)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35±0.09和0.75±0.06)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04和0.1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221和65.477,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FLF窖蛋白-1的蛋白表达下调与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旱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3和-0.793,均P<0.05).结论 TGF-β_1可下调HFLF窖蛋白-1的mRNA和蛋门表达,并与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呈负相关,提示HFLF窖蛋白-1下调可能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和胶原生成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Akt信号途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细胞,应用EPO、Ang Ⅱ、PI3-K抑制剂LY294002、NOS抑制剂L-NAME等不同因素干预.ELISA法检测CF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浓度.化学酶法检测CF培养液中的NO浓度以及NOS总的活性及其亚型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EPO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 Ⅱ诱导的CF培养液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以及提高NO的浓度.10 U/ml的EPO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浓度的抑制分别达到了28%和46%,同时NO浓度则提高了154%.EPO也显著抑制了Ang Ⅱ促CF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同时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并促进eNOS蛋白的表达.应用LY294002使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培养液中的NO浓度也随之下降.L-NAME不能降低eNOS蛋白表达,但抑制了NO的生成.EPO抑制Ang Ⅱ诱导的CF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作用均能被二者阻断.结论 EPO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新生大鼠CF中TGF-β1的表达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促使CF中eNOS表达,从而促进NO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形成过程中TGF-β1/ERK信号通路蛋白与Ⅰ、Ⅲ、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采用CCl4复合因素制备HF模型,分别于第2、3.5、4.5、5、6、10周时,取肝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肝细胞变性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定量RT-PCR检测COL-Ⅰ、Ⅲ、Ⅳ、TGF-β1、PDGF-B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COL-Ⅰ与TGF-β1/ERK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肝细胞脂肪性变与胶原形成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COL-Ⅰ、Ⅲ mRNA与蛋白表达以2周、3.5周时显著上调,4.5周后降低,10周又显著上调,COL-Ⅳ表达水平在2~4.5周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至正常水平,p-ERK表达水平在各时相点增加与α-SMA表达水平有良好的一致性,p-ERK表达水平与TβRⅠ、TβRⅡ、PDGFRβ表达无良好一致性.结论 在HF形成过成中肝组织内p-ERK可激活肝星状细胞表达α-SMA,加强COL-Ⅰ、Ⅲ mRNA转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L)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星状细胞(HSC)TGF-β/Smads信号转导蛋白对胶原Ⅰ和Ⅲ型(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养、饮用10%乙醇,皮下注射40%CCl4,隔4天注射1次,连续6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WL 3.86 g/kg和秋水仙碱0.1 mg/kg治疗1月;另体外分离HSC,以不同剂量的WL与HSC培养24 h, 最后3 h加入TGF-β1 10 ng/ml.实验结束后镜检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COL-Ⅰ、COL-Ⅲ和培养液COL-Ⅰ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COL-Ⅰ、COL-Ⅲ、TGF-β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HSC内COL-Ⅰ、ProCOL-Ⅰ、LN、α-SMA、ERK、p-ERK、TβRⅠ、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结果WL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COL-Ⅰ、COL-Ⅲ含量增加, COL-Ⅰ、COL-Ⅲ 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L能明显下调肝组织α-SMA、LN、p-ERK、TβRⅠ、COL-Ⅰ、ProCOL-Ⅰ蛋白表达,对ERK、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无影响;显著下调HSC α-SMA 、TβRⅡ、p-ERK、Smad7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分泌COL-Ⅰ.结论WL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COL-Ⅲ合成并增加COL-Ⅰ降解,其作用位点是下调肝组织和HSC TGF-β/Smad、Ras/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TβRⅡ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病理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ALT、AST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体外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培养液诱导人肝星状细胞株LX-2获得静止表型,分别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辛伐他汀、TGFβ1+辛伐他汀处理静止型LX-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变化.多组间数据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用q检验. 结果 高脂饮食24周成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组织炎症、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TC、TG、ALT、AST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P值均<0.01),肝组织AMPK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活性逐渐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ALT、AST和TNF α[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AMPKα mRNA(0.31±0.05比0.24±0.07)和AMPK α[活性(0.45±0.07比0.27±0.07)明显升高(q值分别为3.22和6.44,P<0.01或P<0.05);肝星状细胞的AMPKα活性明显增强(静止型为0.93±0.10比0.72±0.09,活化型为0.72±0.10比0.54±0.10,q值分别为7.00和6.00,P值均<0.01),α-平滑肌动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为0.30±0.02比0.36±0.02和0.30±0.03比0.38±0.02,q值分别为11.245和11.216,P值均<0.01),I型胶原的mRNA和和蛋白质表达也明显减少(分别为0.30±0.03比0.37±0.03和0.25±0.03比0.33±0.03,q值分别为8.791和11.163,P值均<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提高AMPK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TGF-β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Wistar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0.1 mL/100 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8 wk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8 wk后,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22%±0.24%,7.47%±0.81%,5.57%±0.78%,4.33%±0.4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较模型组逐渐好转,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在肝组织中测得的Col-Ⅰ阳性面积比分别为3.022%±0.553%,9.998%±1.431%,7.554%±0.914%,4.587%±1.00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α-SMA和TGF-β1在治疗组和模型组肝组织中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3.172%±0.542% vs 5.605%±1.315%,P<0.01;2.868%±0.554% vs 5.653%±0.9%,P<0.01).结论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拮抗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降低TGF-β1,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Ⅰ选择性阻断剂法舒地尔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ROCK-Ⅰ、α-SMA和p-MBS Thr-697表达及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22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及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Cl4诱导的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以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HSC-T6细胞,分别在小鼠体内和肝星状细胞转染miR-122 激动剂和miR-122模拟物以过表达miR-122。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和细胞miR-12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组织α-SM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92±2.12对1.12±0.54,P<0.01),而miR-12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95±0.31对2.07±0.28,P<0.01);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miR-122激动剂转染组肝组织miR-122水平显著高于miR-122激动剂对照组(6.27±1.73对2.78±0.21,P < 0.01);miR-122 激动剂转染组肝组织α-SMA、I型胶原、TIMP-1和PDGF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在TGF-β1处理的HST-T6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肝星状细胞α-SMA水平逐渐升高(0h:0.61±0.02,12 h:0.69±0.05, 24 h:0.75±0.01,48 h:1.01±0.03,P<0.05),而miR-122水平随TGF-β1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0 h:0.72±0.05,12 h:0.45±0.01, 24 h:0.37±0.03,48 h:0.29±0.08, P<0.05);与miR-122 阴性对照转染组比,miR-122模拟物转染组细胞miR-122水平显著增加(178.45±30.62对12.18±2.39,P <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iR-122模拟物转染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采用TGF-β1处理HST-T6细胞,与miR-122 阴性对照转染组比,miR-122 模拟物转染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肝纤维化组织细胞miR-122水平下调,而过表达miR-122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可能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DNP)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扶正化瘀组(0.415 g/kg),DNP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采用50%四...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原肌球蛋白1 (TPMl)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第2、4、6、8周(每组各6只)门静脉采血及取肝组织标本; HSC-T6细胞设对照组及刺激组,刺激组以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 β 1)作用48h.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与细胞中TPMl,TGF 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TPMl在肝组织中的定位.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TPMl在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于汇管区血管内皮上,在模型组TPMl强表达于增生的肝纤维间隔,TPMl及α-SM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均逐渐升高,6周时高于其他各组,8周时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F β 1先升高,4周时高于其他各组,6周时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PMl与o-SMA和TGF β 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688和rs=0.692,P<0.01); HSC-T6细胞中,TGF β 1刺激组TPM1及α- SMA的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l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Ⅰ(Annexin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阐明AnnexinⅠ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肝纤维化模型组24只,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组2、4、6、8周各6只大鼠门静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AnnexinⅠ、TGFβ1、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nnexinⅠ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随损伤时间延长逐渐升高,4周达高峰,6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有AnnexinⅠ、TGFβ1、αSMA低表达,2周即升高,4、6周较明显,8周下降,肝纤维化模型组与对照组在2、4、6、8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Ⅰ对肝脏可能有保护作用,为临床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焦黎  武希润  王琦 《肝脏》2011,16(2):116-119
目的 探讨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培养液中加入PAI-1后LX-2细胞的增殖变化,确定PAI-1的最佳干预浓度.将LX-2培养液中加入PAI-1培养12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高糖环境下(25 mmol/L葡萄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给予10、100、1 000 μg/L利拉鲁肽进行干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预利拉鲁肽处理后的HUVECs,观察eNOS、iNOS、NF-κB p65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SLD分析.结果 与普通培养基(7 mmol/L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环境下HUVECs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增高(t=2.79、5.75、4.32、4.85、7.12,均P<0.05).与0μg/L组相比,1 000μg/L利拉鲁肽干预组HUVECs的eNOS mRNA、eNOS蛋白表达均上调,iNOS mRNA、iNOS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磷酸化蛋白表达均下调(t=5.12、9.34、6.70、5.50、8.94,均P<0.05).与单独使用利拉鲁肽组相比,TNF-α联合利拉鲁肽组HUVECs的eNOS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上调(t=3.33~7.87,均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增加eNOS表达、降低iNOS的表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