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Ͳ�¶ȷֲ�����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凝析气井井筒温度分布是进行气井节点分析和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参数。根据传热学原理推出了凝析气井井筒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研究了温度计算基础数据求取方法,分析了产气量、产水量、井深及油管直径对井口温度的影响规律。对某一井深为5400m的凝析气井进行了计算,该气井气油比为3000,含23%的H2S和4%的N2;地层温度为134℃。计算结果表明:井口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的相对误差为02%~38%,符合工程精度。气井温度随井深不呈线性分布;气井井口温度随产量、井深增加而增加,随油管直径减少而减少;该公式同时适用于干气井、湿气井和凝析气井的温度分布计算,计算精度符合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凝析气井动态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凝析气井的动态分析,并编制了完整的计算软件。该方法根据生产实际对所需参数的要求和分析问题的不同,可将节点设在井口、井筒或井底。应用该方法对苏桥凝析气井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及节点分析动态曲线确定了气井的最大稳定产能和最佳匹配压力,并对油管直径,井口压力,地层压力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柯克亚凝析气田是以中孔小喉道、低渗储层为主的凝析气田,地层流体以凝析气为主,原始凝析油含量在300.600,0之间,且为饱和凝析气藏,在地层压力稍一下降,地层中马上出现大量反凝析液,这要求凝析气井的油管选择不能与干气井、湿气井类同,必须考虑井筒携液的问题,而气田油气井油管尺寸的选择是根据试采期油气藏产能进行编制开发方案时所确定;随着开发时间的延续,油气藏逐渐进入产能递减期,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井筒的摩阻损失降低、滑脱效应增大,井筒、井底积液情况屡屡发生,油气产能急剧下降,目前采用的油管尺寸显然已不能达到有效携液的目的;为了提高油气产能,通过不同油管粗糙度、流体组分含量、不同井口压力条件、不同油管尺寸对井筒压力损失及合理产气量的影响进行油管优化机理模拟研究,最终确定油管尺寸与油气举升效率、产量间的关系,并在气田成功措施作业2井次,不仅解决了气体滑脱、并底积液的现象.还提高了油气产能。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硫沉积、冲蚀、积液和形成水合物等问题,如果生产管柱管径合理可以延缓或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为此,针对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的生产特点,以现有生产管柱优选方法为基础,通过分析高含硫气井临界携硫颗粒流量、临界携液流量、冲蚀流量和井口水合物生成条件,确定不同尺寸油管的合适产气量范围,再结合气井配产和井筒压力损失,优选出高含硫气井生产管柱的合理管径。利用该方法,对普光气田的高含硫气井P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管柱管径下,P井产气量大于冲蚀流量,井筒会发生冲蚀,为保护生产管柱,延长修井周期,将该井的产气量调整到当前生产管柱管径的合适产气量范围内,调整后该井生产稳定。采用该方法不但可以优选生产管柱管径,而且可以在现有生产管柱情况下,将产气量调整到当前生产管柱的合适产气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产量递减、气井高含水及井筒积液等问题,以渤海某凝析气田关停气井为研究对象,利用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结合气井的系统测试资料,明确了关停气井井筒中的积液段,利用经验公式法及Pipesim软件计算了临界携液气量、优化了气井生产管柱。为保证关停气井复产后正常生产,提出气举、涡流排液、泡排、小直径管等排液采气措施建议及实施步骤。对E4、E5、E6井井筒积液进行分析,其中E6井根据建议措施复产后,初期日产气2.3×10~4 m~3,日产油15 m~3。根据前期生产动态,预测五年累产气约584×10~4 m~3。该方法可为海上凝析气田井筒积液分析及关停井复产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预测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优化气井防垢措施,指导气井后期生产制度选择,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垢物颗粒直径、油管尺寸等因素对临界携垢流量的影响,并对海上T-C1井临界携垢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变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油管直径的增加而变大;T-C1井中100μm垢物颗粒的临界携垢流量为10.2×104 m3/d,当实际产量略低于临界携垢流量时,井筒会积聚垢物颗粒,导致产量持续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垢物积聚,造成气井很快出现停喷现象,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和作业情况相符。可见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的气井井筒临界携垢流量计算方法准确、可靠。所得结论可为优化气井防垢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气井完井效率及延缓气井生产见水时间,根据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的发展需要,对连续油管作为速度管柱完井技术开展了理论研究。结合气体携液理论、井筒多相流理论及生产动态分析,提出了CT(连续油管)速度管柱完井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探讨了气井CT速度管柱完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通过安装小直径CT管柱实施一次完井或在现有生产油管内安装CT速度管柱实施二次完井,有利于增加生产流速、预防井底积液、提高气井无水采收率、增强积液井排液能力及确保气井正常生产。现场完井设计时,除了考虑CT管柱自身(与材料及性能相关)的成本外,还应重点考察CT管柱尺寸、抗腐蚀性、疲劳寿命、减阻性能等参数对气井完井生产的影响,以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前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仍在沿用常规气井的方法,由于对井筒相态考虑不充分,计算精度无法满足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为此,从关井瞬间井筒相态分析出发,结合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井筒的压力、温度分布变化,以气液平衡计算为基础,建立了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井筒相态变化规律及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和计算。从计算结果看,该计算方法考虑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的相态变化,因而井底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可以解决压力计无法下入产层中部或不能正常测试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替代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测试,从而节省测试所需的大量入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仍在沿用常规气井的方法,由于对井筒相态考虑不充分,计算精度无法满足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为此,从关井瞬间井筒相态分析出发,结合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井筒的压力、温度分布变化,以气液平衡计算为基础,建立了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井筒相态变化规律及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和计算。从计算结果看,该计算方法考虑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的相态变化,因而井底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可以解决压力计无法下入产层中部或不能正常测试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替代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测试,从而节省测试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小直径油管排水采气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属于低压低产气藏,气井生产中后期,因井底压力和产气量低,气井携液能力差,导致井筒积液不断增多,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部分气井甚至出现积液停产现象。为提高气井携液能力,依据管柱优选理论,结合苏里格气田井筒实际情况,优选适合该气田的小直径油管作为生产管柱,在原φ73mm油管内下入φ38.1mm连续油管。采用小直径油管生产后,产气量产水量均明显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排水采气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已超过7年,井筒积液、油管腐蚀穿孔、管柱堵塞等问题逐渐显露,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为提高涪陵气田页岩气井异常判别的准确性,基于"U"型管原理,建立气井生产过程合理油套压差计算方法,从8种组合方式中优选出H&B—B&B组合模型作为井筒多相流流动计算模型,并优选了振荡式冲击携液模型计算临界携液气量.结合各...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便的凝析气井合理产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烈辉  严谨 《天然气工业》2005,25(10):79-81
不同开采时期合理调整凝析气井的产量,可使地层中凝析油的损失减小,提高凝析气的采收率。凝析气井合理产量的确定,是提高凝析气田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文章应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以井底为节点,以单井整个开采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入、流出以及最小携液量曲线的分析比较,确定出凝析气井的合理产量,该产量应保证井底积液最大程度地携出。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简便性和实用性,对实际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井稳定试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凝析气藏开采特征入手,分析了稳定试井在高凝析油含量凝析气井中的适应性,提出了适应高凝析油含量凝析气井开采特点的试井方法,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型等时试井方法可有效消除反凝析现象对试井结果的影响,获得准确的试井结果,为气井的合理配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种确定带底油凝析气藏气井合理产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由常规方法确定的带底油凝析气藏气井合理产量进行生产,使得锦州20-2凝析气田某些气井在投产后很快出现了底油锥进。通过对带底油凝析气藏气井系统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产气量和压力平方差之间、压力平方差与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确定气井射孔底界到气藏油气界面的距离计算出气井的合理产量。锦州20-2凝析气田2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方法确定的气井产量指导气井生产,可以有效地控制气井底油锥进速度,延长气井的稳产时间。  相似文献   

15.
含液气井采气管柱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管柱的选择对气井生产的影响很大,合理的生产管柱可以提高气流带水能力,排出井底积液,从而延长含液气井稳定生产能力。从现有的管柱优选方法出发,针对含液气井生产情况,提出了含液气井采气管柱优选方法,即运用Hagedorn和Brown模型进行管柱压力损失研究,运用Turner模型进行临界携液流量研究,运用Beggs模型进行冲蚀流量研究,然后运用节点分析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从以上4个方面对油管合理内径的选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含液气井采气管柱合理内径。  相似文献   

16.
凝析气井在生产中常常会出现反凝析液析出的特殊现象,单井生产系统因而表现出与常规气井不同的生产特性。凝析气井生产系统优化分析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反凝析特性反映进生产优化过程。文章提出了以防止储层出现反凝析液析出并避免气井积液为凝析气井生产优化目标,认为生产系统优化应根据井底流动状态分别考虑;引入了两相拟压力函数来建立气液两相流入动态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凝析液对储层渗流的动态影响,而常规单相气或修正方法往往是高估或低估了气井无阻流量;在井筒流动模型中考虑了凝析气相态变化影响,与常规多相流或拟单相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气液相变的多相流模型有助于正确分析井筒流动状态。利用提出的优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并对两口凝析气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优化分析方法有助于正确制定凝析气井合理工作制度,从而确保单井在最佳状态下生产。  相似文献   

17.
凝析气藏地层中产生油气两相渗流后,对气井的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常出现二项式产能方程的系数B为负数的异常情况,难以有效评价气井的产能,进而影响对气井生产动态的准确预测。为此,基于拟单相渗流方程和油气两相渗流方程,在气井的流动达到拟稳定阶段后,建立了拟单相稳定点产能评价方法(以下简称为拟单相法)和气液两相稳定点产能评价方法(以下简称为气液两相法);采用塔里木盆地牙哈气田的基础参数,应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计算气井在生产气油比相同、地层压力在露点压力以上及以下时的无阻流量;针对牙哈、塔中Ⅰ号、千米桥潜山、迪那2等4个凝析气田,应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计算凝析气井在不同生产气油比情形下的无阻流量,并选取典型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因地层中油气两相流的产生导致经典产能评价方法无法计算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情况;(2)当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地层流体以单相流体为主,可以采用拟单相法;(3)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地层中出现油气两相流动时,应采用气液两相法;(4)随着生产气油比增大,采用拟单相法和气液两相法计算的无阻流量的差异逐渐减小;(5)对于凝析油含量较高、生产气油比较低的凝析气井而言,采用气液两相法计算的无阻流量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8.
基于涪陵页岩气田多段压裂水平井的特点,总结了页岩气井合理配产的原则,并针对各项配产原则给出了相应的配产方法,最后对每种方法进行对比和适应性分析,优选出了适应涪陵页岩气田地质特征和工艺特点的合理配产方法。优选结果表明,类比经验配产法、采气指示曲线配产法和不稳定产量分析配产法适用于综合修正配产系数和配产值;临界携液流量和临界携砂气量配产法分别用于确定配产的下限值和上限值。若修正配产值在上下限值范围内,则取修正配产值作为合理配产值;若大于上限值,则取临界携砂气量作为合理配产值;若小于下限值,则取临界携液流量作为合理配产值。  相似文献   

19.
�������������Ծ������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目前已发现凝析气田7个,凝析气藏28个。截至1996年底,对凝析气储层及相近特征流体的储层已完成测试139井次,取得了大量的凝析气井试井资料,形成一套适合于塔里木特殊地质条件的试井管柱、试井设计及试井方法。针对塔里木盆地超深凝析气井具有井深、高压、高产高温等特点,通过对大量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塔里木特点的深井凝析气井试井管柱、试井设计原则以及试井方法的优选准则;对不同类型的气井,提出了估算试井时间的方法,提出了确定设计参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提出的方法在塔里木油气区凝析气井试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可靠、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模拟凝析气井筒相态变化和温度压力变化时,采用的都是等温瞬时平衡的概念。而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气相的高速流动,气液相并不充分接触,液相析出后运动滞后而逐渐沉积,部分液相组分会因高速气流夹带而呈气相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变成液相析出,也就是说液相析出量的多少要受到平衡时间的影响。在凝析气井井筒模拟中考虑非平衡时间的影响,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导出了综合考虑井斜角、井筒和地层的热物理性质沿井深的变化,压力温度耦合以及非平衡气-水-油三相相变的井筒多相非平衡流模型(NM),通过对实例的计算验证,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凝析气井的流动规律和动态,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