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英  刘素芳 《海洋预报》2010,27(3):77-79
近几年来,在加大海洋预报电视制作系统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制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包装质量有了很大地提高,制作系统不断的完善,并且自主开发了海洋预报电视制作数据处理系统,解决了电视制作中的手工操作,形成了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洋预报工作的特点,通过综合应用网络、数据库、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设计开发了一套集预报资料采集、管理、分析,以及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等为一体的海洋预报信息产品制作发布系统。该系统自2010年7月起在厦门海洋预报台开始业务化运行,稳定可靠,综合效益明显。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极大的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提高海洋预报的工作效率和公益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气象和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的首要阵地,相对于收视率较高且发展迅速的气象预报电视节目而言,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收视率较低且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要求。当前对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的研究很多,对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研究却很少。文章梳理了气象和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两者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同时借鉴气象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的经验,提出促进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发了福建省智能网格海洋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覆盖西北太平洋海域,在福建沿岸海域、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远海海域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0.5 km、5 km和10 km,与传统站点预报和大面预报相比,该系统在时空上预报精细化程度更优.福建省智能网格海洋预报业务系统已成为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的主要业务系统,至今已业务化稳定运行1a.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海洋预报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芳  张翔  尹建平 《海洋预报》2013,30(4):93-102
海洋预报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需求驱动着海洋预报的发展。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的发展。国际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式有NLOM、NCOM、HYCOM、NEMO、MOM、POM和ROMS等。在GODAE和GODAEOceanView项目期间,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系统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球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最高达到1/32°,预报时效一般为一周,部分海洋预报系统能够预报诊断海洋涡旋和海洋锋等。未来海洋预报系统的分辨率和预报精度将继续提高,预报要素扩展到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海洋数据同化技术、海洋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模式耦合技术是推动海洋预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军海洋业务预报纵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美国海军海洋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海军海洋学业务保障体系,对其科研机构和研发机制以及业务系统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美国海军海洋预报业务系统和总体科研发展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国外海洋气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科研建设的最新成果,对我国海洋气象事业的业务发展和科研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努力将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兴伟 《海洋预报》2005,22(Z1):1-6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未来几年中将从预报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预报业务支撑系统能力建设、强化区域海洋预报系统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和研究,将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并力争在10年内挤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8.
海洋预报广播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预报即将在中央电视台及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为了便于广大用户更好地使用海洋预报;了解各种要素预报产品制作的技术细节以及采取广播的形式和内容,现按预报要素分别简介如下: 一、海 浪 预 报 海浪是海面上一种比较复杂的波动现象,它影响着海上活动诸方面。大浪直接威胁着船舶航行的安全,并影响其航行速度。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利用海浪和其它水文气象要素的预报,选择船舶最佳航线,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在浙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浙江也是全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作为最有效的公众信息传播工具,浙江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在海洋灾害的早期预警和信息宣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而言,海洋预报电视节目仍存在发展缓慢、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表达生硬等问题,无法满足快速繁荣的沿海经济社会,以及海洋意识日益觉醒、海洋兴趣日渐浓厚的社会公众对海洋环境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的获取需求。文章分析了浙江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现状,给出加快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范学炜 《海洋预报》1998,15(4):63-69
本文详细介绍了海洋预报产品计算机发布系统和服务系统两套软件的系统功能及组成,并对软件设计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作了说明,这两套软件的产生使各种形式的海洋预报产品通过计算机向用户传送和用户通过计算机查看预报产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沿海欠发达县域在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全国沿海地区基本都存在欠发达县域,这也是许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的辖域和面临的工作局面。县域海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海洋预报事业全面铺开的基石,而区域经济欠发达成为阻碍推进海洋预报工作的根本因素。由于县域是各省市防汛工作实施的重点和焦点,也是精细化海洋预报业务的关键突破点,研究县域海洋预报工作对发展海洋预报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霞浦海洋预报台为例,分析研究沿海欠发达县域的区域特点和海洋预报工作难点,根据实践总结其海洋预报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扩展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沿海欠发达县域在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全国沿海地区基本都存在欠发达县域,这也是许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的辖域和面临的工作局面。县域海洋预报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海洋预报事业全面铺开的基石,而区域经济欠发达成为阻碍推进海洋预报工作的根本因素。由于县域是各省市防汛工作实施的重点和焦点,也是精细化海洋预报业务的关键突破点,研究县域海洋预报工作对发展海洋预报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霞浦海洋预报台为例,分析研究沿海欠发达县域的区域特点和海洋预报工作难点,根据实践总结其海洋预报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扩展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解放前,我国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65年以前,沿海气象台站开展了一些近海海洋气象预报,当时的海浪预报仅是海上风预报的副产品,即根据浦氏风级、浪级对照表查算出来的。开展得比较早的海洋预报项目要算潮汐预报,但也仅限于几个主要港口。1965年以后,海洋预报任务主要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前为总台)和青岛、上海、广州三个海洋预报区台(前为中心站)承担,各项预报业务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扩充。军事部门和国家气象局系统的沿海台站也在海洋气象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我们不但能做渤、黄、东和南海的海洋预报,而且许多项目的预报范围已经延伸到西北太平洋或者更远一些。预报项目日益增加,预报时效也在延长,不少项目已能做到长、中、短期预报结合。预报方法也逐渐多样化、经验外推、数理统计和动力数值方法在预报业务上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几个主要项目谈谈预报业务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预报中心声像技术的发展动态预报中心的海洋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已经11年了,自1995年以后,预报中心声像室已将计算机数字视频技术与声像录像设备结合,制作出色彩丰富,真彩色图像,使预报中心海洋电视预报节目在制作和节目内容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海洋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福建省区域性海洋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例,阐述其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服务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等方面的建设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从基础能力、技术研发和支撑能力、预报产品、综合应用和服务系统以及信息发布和公众服务等方面,介绍福建省区域性海洋业务化预报系统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目前存在的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为导向,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海洋预警报技术、不断丰富海洋预报产品以及健全海洋预警报信息服务系统的系统建设发展方向,旨在为其他地区的区域性海洋业务化预报系统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目前是基于两站多星的业务运行系统,今后还将增加地面站,本文给出一个自主研制的我国海洋卫星的两站多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推广到未来多站多星的管理,系统利用ORACLE8i关系数据库和HP服务器作为软硬件开发环境,在客户端用VC++6开发完成。实现了北京地面接收站和三亚地面接收站的业务运行信息(包括:北京地面站数据接收情况、三亚站数据传输情况、两站产品生成情况等)自动入库,为业务值班、业务管理人员提供了实时监控的平台;通过自动产生的实时业务运行报表、历史业务运行报表,值班人员可及时掌握业务运行情况;技术维护人员可获得任意时间段地面接收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对比的第一手资料;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可随时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从而为海洋预报、海洋赤潮监测、渔场快速报等提供实时的信息查询服务,整体提高了我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预报工作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发展、防灾减灾以及国防安全对海洋预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2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慰问极地大洋考察队员并视察海洋预报等工作,在视察预报中心时,李克强副总理听取了预报中心关于海洋环境预警报等的工作汇报,视察了预报业务平台,听取了相关预报人员的介绍,询问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预报工作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发展、防灾减灾以及国防安全对海洋预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2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慰问极地大洋考察队员并视察海洋预报等工作,在视察预报中心时,李克强副总理听取了预报中心关于海洋环境预警报等的工作汇报,视察了预报业务平台,听取了相关预报人员的介绍,询问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运维复杂度逐渐增大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给出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而研究分析了数值模式业务流程调度监控和模式运行性能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环节,实现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平台的主要功能,并针对全球海洋预报系统开展了有效的示范应用,为各数值预报业务中心设计开发自动化运维值班工作平台提供了一个高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预报减灾事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海洋预报减灾体制机制建设、海洋观测能力、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水平、海洋减灾综合管理能力、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海洋防灾减灾国际治理能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形成有机有序业务体系和提升海洋环境保障工作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