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指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1]。临床常用的PI检测方法是视觉皮肤评估(visual skin assessment,VSA),然而这种方法无法早期预测PI的发生[2]。目前,国外使用表皮下水分(sub-epidermal moisture,SEM)扫描仪检测早期PI的生物标志物SEM。  相似文献   

2.
正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MDRPI)是指为了诊断和治疗而有计划地使用医疗器械,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患者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通常完全符合器械的式样或形状[1]。2010年,Black等[2]首次提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MDRPU),2014年欧洲压疮学术年会首次明确了MDRPU的概念,2016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对压疮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赛肤润配合安普贴预防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97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赛肤润配合安普贴局部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8.75%)低于对照组(3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舒适度评分[(4.13±1.55)分]低于对照组[(6.89±1.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配合安普贴进行局部皮肤护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正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MDRPU),是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压迫部位器械形状一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临床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常见的压力性损伤上,却忽视了使用在病人身上的这些医疗器械,同样能引发压力性损伤。当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  相似文献   

5.
正压疮(pressure ulcer,PU)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继而产生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受损和坏死~([1])。医疗器械是医疗环境中的固有部分,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常会引起患者皮肤损伤。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医疗器械所引起的皮肤损伤,Pittman等[2]提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MDRPU)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  相似文献   

6.
正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由于强烈或持续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与医疗设备有关[1]。因此,骨隆突处或医疗设备接触处PI的防护成为临床预防护理关注的重点,临床护士对于如骶尾部、两侧髋部、内外踝、足跟以及肩部等骨隆突处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有足够认识,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护理。由于护理人员容易忽视对非骨隆突部位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认识不足。防护措施无  相似文献   

7.
正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造成[1]。压力性损伤是一个突出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以及晚期癌症的增多,卧床患者以及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家庭护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2]。据国外的文献报道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为4.3%~22.9%[3-6]。在我国,有研究显示压力性损伤的现患率为1.58%[7]。由于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特殊的社会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临床交接班时对压力性损伤风险病人(Brade≤18分)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方法]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设计压力性损伤预防床边核查表,交接内容分为两大块,即皮肤情况和护理措施。用于压力性损伤风险病人每日3次的临床床边交接班中,并评价护士交接班的质量。[结果]护士根据压力性损伤预防床边核查表中的项目进行床边交接班,全面地完成压力性损伤风险病人的各项预防措施交接。[结论]应用压力性损伤预防床边核查表对压力性损伤风险病人的交接班质量及预防临床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雪姣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40-1142
<正>压疮(pressure ulcer,PU)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的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出部位[1]。护理集束化是一组以证据为基础的、针对特定患者群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保健设施,其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明显好于单项措施的应用,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方法[2-3]。现将住院患者压疮预防集束化管理模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住院患者压疮发病率及危害加拿大和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压疮在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恶性肿瘤病人癌痛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将压力性损伤管理与癌痛管理相结合,建立癌痛-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小组,由护理管理小组成员根据恶性肿瘤癌痛病人相应癌痛评分等级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实施后(2016年4月—9月)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及住院第10天时Braden评分变化。[结果]实施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后恶性肿瘤癌痛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2%实施前为6.32%(P0.05);病人住院第10天时Braden评分中身体活动能力、体位改变能力得分较实施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病人实施癌痛-压力性损伤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正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ies,PI)是指骨粗隆处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在压力、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局限性损伤[1]。但一直以来,压力性损伤都被称为压疮(Pressure ulcer),直至2012年澳大利亚伤口处理协会、新西兰伤口处理协会、香港造口治疗师协会和新加坡伤口愈合协会联合修订了"环太平洋地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指南"才将压疮修订为压力性损伤。压疮又称压力性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科手术病人影响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11 004例病人,应用"3S"手术病人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评估和筛查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发生皮肤颜色、皮肤形态、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578例为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占5.2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皮肤颜色和形态改变的高危因素包括空腹时间、体质指数、受压部位皮肤、全身皮肤(低蛋白)、术前肢体活动情况、手术体位、术中压力、术中体温、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时间、受压部位皮肤是发生术中皮肤颜色、形态改变和压力性损伤的共同危险因素(P0.01)。[结论]骨科手术病人发生术中皮肤压力性损伤涉及多个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做好术前评估,给予受压部位皮肤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中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增加了医疗需求、治疗费用和患者痛苦。2007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更新了压疮定义,指出"压疮是身体局部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而导致骨隆突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1]。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而缓解局部组织压力,手术患者已经成为院内压疮  相似文献   

14.
正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以下简称压伤),即皮肤/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损伤,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一个开放的溃疡,可能伴有疼痛,通常发生在骨突部位、相关医疗或其他器械压迫部位,损伤的发生是由于较强/长时间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受微环境、营养状况、灌注状况、合并症及皮肤软组织状况的影  相似文献   

15.
正压疮是局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通常发生在骨突处,是压力和(或)剪切力综合作用的结果[1]。压疮是全球性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把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放在首位,对患者早期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组织进行评估并做出预防措施是防治压力性损伤的关键。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系列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压疮是指皮肤或深部组织由于压力或压力混合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引起的局部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难题,由于大多数压疮患者普遍存在活动障碍,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在实际操纵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2]。因此在压疮的临床护理中发掘高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压疮,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有显著作用~[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的压力性损伤预防的集束化护理管理策略。[方法]以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进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术前(风险评估、减压预防、气垫床等)、术中(体温管理、体位微调、被动按摩、动态观察)、术后(常规治疗)的集束化护理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的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可褪色红斑、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期间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1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人数、愈合时间、压力性损伤分期、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护理水平[采用自制护理技能评分量表]及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压力性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MDRPI相关知识、医疗器械操作、健康教育、皮肤微环境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减轻患者压力性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靳辞辞  王惠琴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46-949
正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s,MDR Pus)也可称作医疗器械相关院内压疮(device-related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Device-related HAPUs)指由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引起的,组织受压形状符合器械构造的压力性损伤[1],可出现在皮肤、黏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张允  陈建芬 《全科护理》2020,18(25):3387-3390
[目的]了解目前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通过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降低ICU住院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的816例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Braden量表对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采集所有新发压力性损伤病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共新发压力性损伤病人33例(4.04%),危重病人在入ICU后7 d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46%),压力性损伤以2期为主(84.85%),最常见部位为骶尾部(55%)。ICU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有Braden评分9分、APACHEⅡ评分≥15分、禁翻身和低蛋白血症。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病人被动体位、医嘱制动、意识障碍和低蛋白血症、护士流程制度执行不到位、防压力性损伤意识不够强以及缺乏特定的压力性损伤防护用具。[结论]ICU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ICU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管理,加强监督床位护士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落实到位,对ICU病人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