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截止到2012年5月。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TACE单一治疗或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个研究共307例患者。TACE联合索拉非尼为试验组的半年生存率高于用TACE做单一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3~1.25,P=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为试验组的一年生存率高于用TACE做单一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4,95%CI1.21~1.71,P<0.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为试验组的3个月临床获益率高于用TACE做单一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1.15~1.71,P=0.001)。索拉非尼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脱发、食欲减退、乏力、口腔黏膜炎等,其中手足皮肤反应最为常见和严重。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进行口服索拉非尼治疗,相对于TACE或索拉非尼单一疗法可以提高短期生存率及临床获益率。但是由于纳入的文献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尚需更多设计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分为 TACE 联合 CIK 细胞组和 TACE 组。TACE 联合组30例采用 TACE 联合 CIK 细胞治疗;TACE 组30例,单纯采用 TACE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TACE 联合组有效率为33.3%,TACE 组为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 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年生存率36.7%;TACE 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1年生存率60.0%,均优于 TAC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 联合 CIK 细胞治疗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0%甘露醇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按要求分为甘露醇联合TACE组(n=15)和单纯TACE组(n=15),甘露醇联合TACE组:经导管推注20%甘露醇250 ml+灌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单纯TACE组:灌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治疗,分析两组病例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肝功能及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肿瘤体积的缩小值及缩小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5、4.9,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降低(t=4.1,P<0.05),降低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12例、14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6个月,3、6、9、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6.7%、60%、40%、20%和80%、53.3%、26.7%、13.3%。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TACE治疗效果较单纯TACE治疗好,且治疗方案安全,并发症少,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VA)对中晚期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其中55例行TACE联合MVA治疗(联合组),41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和生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术后3种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而联合组术后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逐渐上升,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其中治疗后1个月3种免疫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1月CD4+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为5.5~43.6个月。联合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6%、52.7%、9.1%;对照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7%、14.6%、0。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较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MVA治疗可以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超分割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肝癌前瞻性非随机分组,联合治疗组31例,行TACE联合超分割放疗;对照组30例,行TACE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联合组74.2%,对照组36.7%;AFP下降率联合组85.2%,对照组51.7%,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9%,38.7%,22.6%;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6.7%,3.3%。两组在近期有效率,AFP下降率及1,2,3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TACE联合超分割放疗能提高肿瘤治疗效果,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用于预测中晚期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在亳州市人民医院采用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获益分为未获益组和获益组。统计患者未获益情况,比较未获益与获益患者TACE术前、术后次日空腹血清AFP、CA19-9、VEG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未获益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并对中晚期肝癌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未获益率为40.32%;未获益患者TACE术前的血清AFP、CA19-9、VEGF水平与获益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未获益患者空腹的血清AFP、CA19-9、VEGF水平均高于获益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cm、细胞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多个肿瘤术后次日与血清AFP、CA19-9、VEGF水平均是TACE术后未获益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次日血清AFP、CA19-9、VEGF预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未获益的cut-off值分别为431.00 ng/mL、31.65 U/mL、234.54 ng/mL,3项联合检测预测TACE术后未获益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6.00%、86.49%、0.890,AUC均高于单独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次日未获益患者的血清AFP、CA19-9、VEGF水平较高,与肿瘤直径≥5 cm等因素均为TACE术后患者未获益的危险因素。血清AFP、CA19-9、VEGF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高,可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应用肝复方联合化疗及单纯化疗对其生存时间、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自拟肝复方联合化疗及单纯化疗。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2 a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化疗反应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肝复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健择+顺铂(简称GP)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25例采用GP化疗结合适形放疗(治疗组),29例单纯应用GP化疗(对照组),对比两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为68.0%,对照组有效率为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3,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0%和55.2%(χ^2=5.1725,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4.5%(χ^2=4.685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在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GP化疗,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比较XELOX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老年Ⅳ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XELOX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至少规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临床获益反应。结果 (1)XELOX组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总有效率(RR,分别为58.8%,57.2%)及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2.3%,82.9%)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神经病变等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脏毒性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替吉奥组肝毒性明显(P〈0.05)。(3)两组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7.1%和48.6%)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中位无进展时间(mTTP,分别为5.3个月,5.7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46.9%,51.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XELOX方案和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的疗效显著。(2)毒副反应方面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肝毒性较XELOX组明显。(3)两种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较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ACE术加沙利度胺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中晚期肝癌患者35例,按治疗方法分2组:对照组20例行TACE术;实验组15例行TACE术加沙利度胺治疗。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至少两次,沙利度胺用法为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第1周100mg/d,第2周200mg/d,服用1年或至病情进展。结果近期疗效两组均无完全缓解(CR)病例。对照组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60.0%;实验组PR10例,有效率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疾病进展期对照组3~6个月,平均4.8个月;实验组4~8个月,平均6.1个月。随访12个月,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为80.0%,1年生存率为55.0%;实验组6个月生存率为86.7%,1年生存率为60.0%,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CE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与TACE术相比,能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对提高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索拉菲尼单药与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经皮局部氩氦刀消融(PLCT)综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索拉菲尼单药或索拉菲尼联合 TACE、PLCT 治疗。其中索拉菲尼单药治疗32例,联合介入和氩氦刀消融治疗32例,随访时间6~3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肿瘤进展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手术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6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CR)11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其中单药治疗组 CR 3例,PR 11例,SD 12例,PD 6例;联合介入和氩氦刀消融组 CR 8例,PR 20例,SD 2例,PD 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0.00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20周和5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73,P=0.000)。结论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索拉菲尼联合 TACE 和 PLCT 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肝癌术后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肿瘤完整切除后一组患者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者行腹腔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灌注+TACE(治疗组),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疗效,包括比较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前后血清ALT、AST、尿素氮、肌酐及白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微,能自行缓解或者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热疗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HIFU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HIFU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受益率、肿瘤标记物CA19-9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生存率及12个月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2%(16/21)和42.9%(9/21);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4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0.0%(10/20)和15.0%(3/20),实验组12个月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实验组临床受益率76.2%(16/21)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率66.7%(14/21)较对照组的45.0%(9/20)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5、6个月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5、2.133、1.743、2.599、2.278,P均〈0.05)。结论HIFU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较单纯应用HIFU治疗疗效为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脉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前后CT灌注参数变化.方法 选取PHC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观察组给予动脉内恩度联合TACE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CT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2组间客观缓解率(R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受益率(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值(ALP)、肝脏灌注指数(HPI)参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脉内恩度联合TACE术治疗PHC患者能显著提高CBR,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增加,且CT灌注参数变化显著优于单纯TACE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单独TACE或RFA治疗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关于TACE+RFA与单独TACE或RFA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和RFA组无显著差异;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TACE组(均P<0.01).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远期疗效较单独治疗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保留肝容积率CT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对评估肝癌介入治疗前肝储备功能与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2008年行经导管栓塞化疗(TACE)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术后信息,所有病人术前均采用双期增强CT扫描,测量CT保留肝容积率,与术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生存时间对照研究。结果介入保留肝容积率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率呈中度相关(r=-0.516,P0.05),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变化率呈轻度相关(r=-0.331,P0.05);介入保留肝容积率50%组和≥50%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和59.0个月,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5.9,P0.0001)。结论 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对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与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并于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只在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对观察组的术前化疗疗效和2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根治性切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到74.4%,有37例患者(86.0%)进行了胃癌根治性手术,而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65.1%)进行了胃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道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6.7%和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反应的比例分别为9.3%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给予对症治疗后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1.6%和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90.7%和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可有效控制进展期胃癌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利于肿瘤的切除,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延缓复发时间并提高生存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且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自体DC-CIK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40例和TACE治疗(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给予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学指标、不良反应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细胞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56+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235, P=0.0439,P=0.0298),CD4+、CD16+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3+、CD4+/CD8+、CD4+、CD56+、CD16+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乏力、失眠、纳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组KPS评分提高72.5%,对照组提高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组有效率(RR)36.84%,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8个月,对照组13.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6)。治疗组3例患者输注DC-CIK细胞后出现畏冷、寒颤、发热、2例患者回输后出现乏力、四肢肌肉酸痛.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自体DC-CIK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As2O3和TACE对肝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48例肝癌根治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s2O3组(AN)24例和TACE组(B组)24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药物毒副作用、肝癌复发率。结果As2O3组,1年复发率低于TAC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2O3实验组的Ⅰ/Ⅱ级,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ACE对照组(P〈0.05);两组均出现轻一中度肝功能异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肝癌复发方面,三氧化二砷组略优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