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郑心  杜玖玉  于渤洋 《电源技术》2021,45(8):1082-1086
燃料电池、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高电压等级充电系统等应用场合需要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常见的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升压比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开关双Boost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在分析该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并设计了双闭环PI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C/DC变换器升压比可达到8以上,适合宽输入电压范围和高增益的要求.在系统效率方面,与传统Boost变换器相比,所提出的三开关双Boost结构DC/DC变换器最高效率可达到95.18%,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效率变化范围远小于传统Boost变换器.在双闭环PI控制系统下,该DC/DC变换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以及锂电池化成分容等领域。针对低压大电流双向功率传输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宽范围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2个相同的两级式DC/DC变换器组成,前级采用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作为直流变压器,以实现电气隔离;后级采用交错式Buck/Boost变换器,保证宽范围电压输出和高动态性能。所提变换器能够实现功率的双向传输,且采用了一种功率方向改变时,无需进行功率流向判断与开关逻辑切换的调制策略,简化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并提高可靠性。设计了1台3 kW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工作在硬开关状态时,因开关损耗大、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电流大等缺点导致的系统效率下降问题,采用了一种软开关Boost变换器,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大大减少了变换器工作中的开关损耗,并且降低了开关管所承受的压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变换器的主、辅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均能实现软开关,从而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LC串联谐振式双向DC/DC变换器,在负载加重时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增加,带来系统效率的下降的问题,以一种LC串联谐振式带变压器隔离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变流器的近似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在宽范围负载变化下,DC/DC变换器逆变侧和整流侧的开关器件均能实现软开关的控制策略,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三半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零电压导通和关断,进一步提高变换器的性能,本文探讨了三半桥拓扑双向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研究了影响三半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条件的因素。结果表明,三半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条件与其控制变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双向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隔离型双向软开关DC/DC变换器。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并且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上述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开关损耗,电磁应力和电磁干扰。在简要介绍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推导出各开关元件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并得到了实现软开关的通用条件。试验结果证明根据该通用条件设计的实验样机能够在大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  相似文献   

7.
单级隔离升压半桥DC/DC变换器软开关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单级隔离型升压半桥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工作条件.对其工作原理和换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稳态参数计算、开关管关闭工作模态的等效电路解析以及微分方程运算,指出了其软开关过程本质上是变压器漏感和开关管并联电容准谐振过程,并获得了实现软开关应满足的特征阻抗与变换器稳态参数之间的不等式关系,该不等式可以作为设计该变换器...  相似文献   

8.
张子涵  祝龙记 《电工技术》2023,(22):119-121
为了适应不同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扩宽输入电压范围,设计了一种宽输入电压的双向DC/DC 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级联式拓扑结构,前级由四开关Buck-Boost变换电路构成, 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控制策略, 后级由L-LLC谐振变换电路构成,采用脉冲频率调制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前级变换电路的占空比和后级变换电路 的开关频率,达到扩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为 100~1000V,并具有良好的稳压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能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分布式发电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新型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实现软开关的机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得到了变换器的输出特性和实现软开关的通用条件.利用不同的仿真软件对变换器的输出特性分别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将软开关技术和移相PWM控制技术以及双向DC/DC变换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降低了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为双向DC/DC变换器提高开关频率、效率以及降低尺寸及重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保持了常规的硬开关全桥PWM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简洁、元器件电压和电流应力小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1.
This book is a comprehensive textbook in the areas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It consists of 17 chapters and two appendices. Some of the topics covered include: buck PWM DC-DC converters; boost PWM DC-DC converters; buck-boost-PWM DC-DC converters; half-bridge and full-bridge converters; push-pull PWM DC-DC converters; open-loop small-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boost converters for CCM; current-mode control of boost converters; silicon and silicon carbide power diodes; and soft-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Appendix A is an introduction to SPICE and Appendix B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MATLAB. Answers to problems and the index are also included at the end of the book. The book is recommended for senio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but also for practicing engineers working with switch-mode power supplies, within applications such as computer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ial electronic systems, automobile electronics, medical equipment, radars, and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类新型软开关相移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这些变换器均由一些简单的开关单元组合而成。变换器中的功率传输为相移式控制。在正向工作模式和反向工作模式中变换器都可实现软开关工作。通过一个实例电路具体介绍了新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并提供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车载充电PWM软开关DC-DC变换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车载充电机的关键部分,DC-DC变换器直接影响其运行效率,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PWM软开关DC-DC变换器开展研究并已取得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旨在实现DC-DC变换器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高效运行。针对车载充电系统,首先指出DC-DC变换器设计要求,并分析传统原边移相控制全桥DC-DC变换器固有的不足,再从主电路拓扑、驱动方式和控制策略三个方面,详述车载充电机中PWM软开关DC-DC变换器研究进展。最后,剖析现有PWM软开关DC-DC变换器技术方案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未来工作方向以实现DC-DC变换器系统效率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全桥移相式零电压零电流开关(FB-PS-ZVZCS)PWM DC-DC变换器在实现滞后桥臂开关管零电流开关(ZCS)的过程中,存在着辅助谐振电路附加损耗较大、软开关实现方式复杂以及功率开关管电压和电流应力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通过辅助无源钳位网络来实现软开关的全桥ZVZCS PWM DC-DC变换器.采用UC3875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变换器控制系统.通过一台1kW,25kHz的样机验证了这种软开关变换器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全桥移相式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PWM DC/DC变换器在实现滞后桥臂开关管零电流开关(ZCS)过程中,存在着辅助谐振电路附加损耗较大,软开关实现方式复杂,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高等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输出耦合电感实现软开关的全桥ZVZCS PWM 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实现软开关的原理,并采用LPC2214型ARM芯片作为控制器,设计了变换器数字控制系统。通过一台1kW,50kHz样机验证了这种软开关变换器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全桥移相式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PwM DC-DC变换器在实现滞后桥臂开关管零电流开关(ZCS)的过程中,存在着辅助谐振电路附加损耗较大、软开关实现方式复杂以及功率开关管电压和电流应力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通过辅助无源钳位网络来实现软开关的新型全桥ZVZCS PWM DC-DC变换器.分析了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原理,并采用TMS320F240 DSP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变换器数字控制系统.通过一台0.8kW,60kHz的样机验证了这种基于数字控制的软开关变换器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无源软开关技术在PWM变换器上应用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无源软开关(PSS)技术应用于DCDCPWM变换器上可以解决硬开关电路的缺陷。应用于DCDCPWM变换器的PSS技术有多种类型。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的PWM变换器中工作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最恶劣,要求PSS技术能使电力电子器件的开通与关断都处于软开关状态。为此,建立了PSS技术的性能评价体系,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此体系结合理论分析对4种典型的PSS技术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于PS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出的PSS技术性能评价体系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能对电路性能特性进行评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讨论了大功率电镀电源中PWMDO—DC移相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包括ZVS与ZVZCS两种方式,讨论了ZVS拓扑中滞后臂实现ZVS、减少副边占空比丢失以及抑制整流桥寄生振荡的各种有效措施,并ZVZCS拓扑中滞后臂实现ZCS的方法从原边和副边两个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负输出罗氏变换器——先进的电压举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方林 《电气传动》1999,29(4):31-39
电压举升是一项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设计的技术,受寄生元件的影响,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传递效率受到限制,电压举升技术为改善电路特性提供了好方法。负输出罗氏为换器和正输出罗氏变换器相对应的另一类DC-DC升压变换器系列。它正输入负输出,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效率,简单廉价的拓扑结构,不同于任何已有的DC-DC升压变换器,拥有输出电压高,纹波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正输出罗氏变换器——先进的电压举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方林 《电气传动》1999,29(2):47-54
电压举升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传递效率受到限制,电压举升技术为改善电路特性提供了好方法,正输出罗氏变换器是DC-DC升压变换器的一个新系列。它输入,输出正,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廉价的拓扑结构,纹波小,输出电压高,因此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工业产品,特别是高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