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PICC置管自我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进行PICC维护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PICC维护指导,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自我维护指导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研究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全程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全程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5.83%(P<0.01)。研究组患者对护士宣教PICC知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宣教PICC知识满意度70.00%(P<0.01)。结论:微信平台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可以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裴晓贤 《大家健康》2017,(11):289-290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应用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8例PICC带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9,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9,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相关评分及PICC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网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12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门诊PICC维护;另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122例为观察组,行信息化网络平台PICC维护网进行维护管理,包括成立PICC维护小组、建立PICC维护网点、建立PICC患者信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网路平台PICC维护网运行与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2%、护理满意度为97.5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PICC维护网应用于PICC肿瘤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微信群在降低PICC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出院PICC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实验组PICC专科护士建立微信群,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置入PICC导管的出院患者实施微信群质量监控,并于实施前后比较PICC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后,PICC管出院患者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P0.05)有显著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信平台为PICC管维护,质控交流平台,并有效地降低出院PICC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最后还可以提高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对出院后留置PICC患者应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从拉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158例PICC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实验组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出院后留置PICC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在脑卒中间歇经口至食管置入营养管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二区2016年12月‐2017年8月脑卒中后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以下简称IOE)带管出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未加入微信群患者,实验组将患者加入微信群,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及视频等功能对IOE患者进行置管操作指导、营养指导、预防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和停止置管时机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比较3个月以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2%(3/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12/25)(P0.05);实验组患者置管期间护理满意度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18/25)(P0.05);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置管操作熟练程度、并发症处理以及发生意外时与护士联系不上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信对IOE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及时判断停止置管时机,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CC专科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PICC置管患者,按时按顺序分为实验组(107例)在PICC专科门诊进行PICC置管与维护;对照组(107例)在病区进行PICC置管与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PICC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设立PICC专科门诊可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PICC置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循证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论 PICC置管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56-15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