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再造烟叶在贮存过程中L~*、a~*、b~*及ΔE~*的变化规律,为再造烟叶颜色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色彩色差仪对2个规格再造烟叶产品(RTA和RTB)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生产的3个样品进行颜色检测,研究分析再造烟叶贮存过程中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规格产品间颜色变化差异。【结果】(1)同规格产品存在较小色差,不同规格产品之间颜色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受原料配方、涂布液配方等因素影响。(2)同规格再造烟叶产品L~*、a~*、b~*及ΔE~*值随贮存时间的增长呈现一致的趋势性变化;RTA的3个样品除b~*值呈现下降趋势,L~*、a~*及ΔE~*总体呈上升趋势;RTB的3个样品L~*、a~*、b~*和ΔE~*值均呈现上升趋势。(3)不同规格产品a~*、b~*值变化趋势不一致,即:RTA的a~*值呈先下降后上升,b~*值呈现下降趋势;RTB的a~*、b~*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2个产品的ΔE~*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L~*、a~*、b~*变化的不同都会造成ΔE~*的增大,L~*、a~*、b~*值的变化影响ΔE~*的变化。(4)温度和湿度会对不同规格再造烟叶产品的颜色变化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颜色控制及贮存过程中颜色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深入研究了烤烟晾制变黄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色差仪和叶绿素仪测量云烟87中部叶在不同晾制温度(20、25、30、35和40℃)条件下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和SPAD值的变化,并以亨特Lab值为基础计算总色差ΔE和褐变指数BI等指标,采用零阶和一阶动力学模型对各项颜色指标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随晾制温度升高,各项颜色指标的变化速率变快;不同晾制温度下L~*、△E和BI的变化符合零阶反应,而a~*、b~*和SPAD的变化符合一阶反应;颜色变化速率常数符合Arrhenius方程,建立烟叶晾制过程中预测颜色变化的动力学模型,验证试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R~(2 )0.9)。【结论】动力学模型可较为精准的预测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为烤烟晾制方法、标准及配套工艺技术的制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云南新鲜天麻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彝良县小草坝天麻为试材,以处理1(不涂膜)为对照,研究处理2(2%壳聚糖)、处理3(2%壳聚糖+20μl薄荷精油)对天麻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色差值L~*、a~*、b~*、c~*值、蛋白质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经过80 d的贮藏后,天麻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最高达10%,L~*,c~*值不断下降,a~*,b~*值不断增加,蛋白质含量略微下降,PPO活性增加,最高至25 U/g,POD、SOD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处理2天麻的失重率、POD、SOD活性比处理3低,处理3天麻的L~*,c~*值比处理2高,a~*,b~*值及PPO活性比处理2低。【结论】涂膜处理有利于天麻保存期的延长,不添加薄荷精油有利于保持天麻的水分和抗氧化性酶(POD/SOD)活性,而添加薄荷精油有利于减轻天麻色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砧木容器苗高度、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重比、高径比、含水率、总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16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和曲线分析法,建立了苗木高度与地上干重二次方曲线最优拟合方程为Y=11.740+2.231X+1.880X2,苗木地径与总生物量二次方曲线最优拟合方程为Y=3.143+0.127X+0.002X2,苗木总生物量与地上干重、地下干重二元线性最优拟合方程为Y=-0.002+1.001X1+0.993X2,苗木质量指数与地下干重、含水率二元线性最优拟合方程为Y=0.131+0.026X1-0.003X2,苗木根长与根表面积、高度、地上鲜重三元线性最优拟合方程为Y=-618.227+1.795X1+62.056X2-165.366X3。充分运用最优拟合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测和指导薄壳山核桃砧木容器苗培育和生产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冠层图像可见光颜色分量进行冬小麦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LNC)估算的算法研究,旨在为构建LNC估算模型提供方法借鉴。[方法]用Olympus E-620单反相机采集不同种植条件(2个品种、2个种植密度、3个氮处理)下2年生育期(2013年和2014年)的小麦冠层图像。基于H颜色分量的K-means聚类分割冠层图像,分别提取3个颜色空间HSV、L~*a~*b~*和RGB的3种基础颜色分量值,作为输入参数;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构建LNC估算模型,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评价指标;10×10嵌套交叉验证法分析3个颜色空间下各算法模型的拟合能力与泛化性能。[结果]单颜色空间下,3个算法模型的拟合与泛化性能以HSV空间下最优,L~*a~*b~*空间下其次,RGB空间下表现最弱;其中,RF拟合能力最强,但方差主导了泛化误差,模型过拟合;SVR拟合能力弱于RF,优于MLR,但该模型泛化性能最优;MLR拟合能力最弱,且偏差主导了泛化误差,模型欠拟合且受噪声干扰。融合3个颜色空间9种基础颜色分量的多颜色空间,3个模型拟合与泛化性能相对单颜色空间均更优,其中RF模型最优。与最优单色空间HSV相比,RF在训练集上R~2提高2.67%,RMSE降低11.59%;测试集上R~2提高7.57%,RMSE降低11.49%。多颜色空间下RF较SVR拟合更优,且泛化性能有效提升,提升比例高于SVR。[结论]基于3种算法构建的LNC估算模型,在融合3个颜色空间的9个基础颜色分量多颜色空间下,RF拟合与泛化性能最优,可为估算冬小麦LNC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UHT乳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以原料奶体细胞数、嗜冷菌数、耐热蛋白酶活性、贮藏温度等指标来预测UHT奶货架期的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原料奶加工UHT产品的货架期。【方法】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煮沸试验、酒精试验结果作为UHT乳货架期的判定指标,以感官评分分数和蛋白水解度值作为辅助,监测不同品质原料奶经UHT加工后产品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试验得到UHT乳货架期(Y)与体细胞数SCC(X1)、蛋白酶活性(X2)以及温度(X3)三因素在编码空间的回归方程为:Y=53.94-3.46X1-6.56X2-3.52X3+0.89 X12+2.67X22+0.19X32-2.75X1X2+1.50X1X3+2.0X2X3。三因子对货架期影响显著,其中X2对货架期的影响最大(P =0.0002),其次是X3(P =0.0160),最后是X1(P =0.0173)。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得到优化的UHT乳货架期(Y)与SCC(X1)、嗜冷菌数(X2)、PL活性(X3)、总菌数(X5)、贮藏温度(X6)的模型方程Y=103.752+0.0297X1-0.0000597X2- 3.661X3-0.000316X5-0.469X6(R=0.8870,R2=0.7867)。【结论】模型通过回归系数t检验、回归方程F检验、回归标准差检验、拟合优度检验、D.W检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10,模型2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采集大量烤烟样品,测定其颜色特征值与质体色素含量,继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烤烟的颜色特征值进行代表因子提取,并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对烤烟质体色素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0个颜色参数中提取出L~*(正面)、b~*(正面)、h~*(正面)、L~*(背面)、a~*(背面)及C~*(背面)共6个颜色参数作为代表性因子。相关分析显示,烤烟的颜色特征值与各质体色素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显示,烤烟颜色特征值中背面a~*值与背面C~*值对烤烟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背面a~*值升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降低;随着背面C~*值增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增加;烤烟颜色特征值中正面L~*值和正面b~*值对烤烟中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正面L~*值和正面b~*值升高,β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黄素含量增加。综之,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生产中可以利用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的高低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32-936
为揭示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全国5大烟区的X2F等级初烤烟叶为材料,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53.76~65.09,红度(a~*)为14.12~15.56,黄度(b~*)为39.91~53.52,颜色饱和度(C~*)为41.13~53.50;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存在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烤烟X2F表面颜色的明度L~*、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X2F等级表面颜色的明度L~*、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烟区;烤烟X2F等级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条件的差异是造成烤烟X2F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品种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探析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榉树叶色形成的化学机制,为选育、培育榉树优良株系提供理论依据。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榉树叶片为材料,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叶色与色素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秋季叶片转色期,红色系榉树的色相a~*值最高,在10月25日达到最大值,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绿色系榉树a~*值较低,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转色后期,黄色系榉树的b~~*值显著大于红色和绿色系榉树,但其在秋季变色期存在返绿现象。明度L~*值、彩度C~*值与色相b~*值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不同色系榉树都含有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不同色系榉树3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红色系榉树花青素含量百分比最高,为22.1%~44.6%;绿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3.0%~80.5%;黄色系榉树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24.7%~3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与榉树的叶片呈色密切相关。其中花青素含量与a~*值呈正相关,与L~*、b~*、C~*呈负相关,说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红色度增加,同时明度、黄色度和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与L~*、a~*、b~*、C~*均呈负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的明度、红色度、黄色度以及彩度均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未被引入方程,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颜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可以使叶片变红;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将维持绿色;若花青素与叶绿素同时降低,则将使叶片变黄。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及百分比是榉树呈现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不同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特征,采用L~*a~*b~*C~*颜色空间表征方法对14个省份三种香型烤烟不同部位烟叶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表面颜色红度a~*在浓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中变异程度较大,中间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的饱和度C~*变化幅度大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烤烟。(2)中间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的明度L~*最大,在中部叶和上部叶显著高于清香型烤烟;清香型烤烟下部叶表面颜色的红度a~*显著高于浓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颜色饱和度C~*在不同香型烤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同一香型烤烟表面颜色均呈现下部叶的明度L~*最高,上部叶的最低,且在不同部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同一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的红度a~*均表现为上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4)浓香型烤烟表面颜色的红度a~*与黄度b~*、颜色饱和度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的相关性都很小。  相似文献   

11.
设置300、450、600、750和900只/667m~2,5个密度梯度每个梯度3次重复,选用23.1±0.8 g/只的雌蟹和20.8±0.7 g/只的雄蟹按照1∶1投放稻田,研究不同放养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扣蟹投放密度增加,成蟹回捕率呈下降趋势,成蟹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成蟹规格呈下降趋势,水稻单产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扣蟹投放密度与成蟹回捕率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6,回捕率之间差异显著(P 0.05),回归方程为Y=-0.000 2X+0.785 2(R~2=0.675,P 0.01);扣蟹投放密度与单产水平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8,单产水平差异极显著(P 0.01),回归方程为Y=-0.035 4X+10.18(R~2=0.953,P 0.01);扣蟹投放密度与成蟹规格呈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雄蟹为-0.792,雌蟹为-0.800,雄蟹和雌蟹规格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归方程雄蟹为Y=-0.029X+114.6(R~2=0.598,P 0.01),雌蟹为Y=-0.017X+84.62(R~2=0.613,P 0.01);扣蟹投放密度与水稻单产回归方程为Y=-0.000 6X2+0.822 7X+286.84(R~2=0.871,P 0.01)。根据试验结果,盘锦地区稻田成蟹养殖中规格为20~25 g/只的扣蟹最佳的投放密度是450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杏子干燥品质及市场竞争力,【方法】本文将热风技术应用于杏子的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风速对杏子干燥收缩特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杏子干燥收缩率随干燥温度或风速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干燥温度为50℃,风速为6 m/s时,杏子的干燥收缩率达到最大值45.25%;考虑收缩计算的杏子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干基含水率的减少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不考虑收缩相比其值小一个数量级;杏子收缩活化能为20.67 k J/mol;温度对干燥后杏子的色泽变化有重要影响,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a~*值和b~*值逐渐增加,而L~*值逐渐减小,但风速对L~*、a~*和b~*值的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对杏子干燥后体积的留存及色泽变化的规律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微冻液快速冷冻与常规冷冻2种冷冻处理猪背最长肌对加工调理猪肉饼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宰后24 h的猪背最长肌为原材料,采用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分别将猪背最长肌冷冻至中心温度-18℃,并在-18℃冻库内冻藏45和90 d后解冻,加工成调理猪肉饼,测定2种不同冷冻处理对其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出品率、真空贮藏损失、色差(亮度L~*、红度a~*、黄度b~*)和质构(回复性、弹性、胶黏性、硬度)的影响。[结果]与常规冷冻相比,冻藏45和90 d时,微冻液快速冷冻能显著提高调理猪肉饼的出品率,降低真空贮藏损失(P0.05)。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对猪肉饼的L~*、a~*、和b~*值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冻藏时间对调理猪肉饼TBARS值影响显著,常规冷冻处理加工的调理猪肉饼TBARS值显著高于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随冷冻时间延长由猪背最长肌加工的调理猪肉饼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回复性显著性降低,但微冻液快速冷冻下降趋势小于常规冷冻。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可显著改善调理猪肉饼的回复性、弹性、胶黏性,但硬度值较大。[结论]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猪肉可提高猪肉饼产品品质,在调理肉品加工行业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及与植烟土壤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烟叶烟碱含量与总氮、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2)烟叶烟碱含量与土壤中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呈显著正相关。(3)得出相应的定量关系式。烟碱(Y)与总糖(X1)、总氮(X3)和蛋白质(X4)的逐步回归方程式为Y=-0.559+0.046 X1+6.27 X3-1.14 X4,决定系数为R2=0.88。烟碱(Y)与pH值(X6)和施氮量(X7)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1.33+0.465 X6+0.11 X7,决定系数R2=0.36。  相似文献   

15.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7个彩叶草品种为试材,对其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珊瑚红、晚霞色品种彩叶草颜色最为艳丽,色素含量高;各品种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影响叶色表达参数,其中类胡萝卜素与亮度值L*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花色素苷与叶色参数饱和度b*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油菜新品种"卓油058"高产栽培需肥规律,2019年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N、P、K3种因子不同配比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回归拟合得出产量与施肥量方程式:Y=81.830+7.568N+1.445P+13.581K-0.683N~2-1.155P~2-0.421K~2+2.510NP-0.422NK-0.839PK,R2=0.9489,P=0.02860.05;同时得出N、P、K单因素拟合方程式为:Y_N=89.235+20.482N-0.767N~2,R~2=0.9193,Y_P=-1.703P~2+24.960P+135.126,R~2=0.9099,Y_K=0.569K~2+6.843K+203.783,R~2=0.4185。分别求出最大产量施肥量N=13.35,最大产量Y=225.97kg·667m~(-2);最大产量施肥量P=7.33,最大产量Y=226.58kg·667m~(-2);最大产量施肥量K=6.01,最大产量Y=224.36kg·667m~(-2)。  相似文献   

17.
运用相关、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健优388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Y=3.5010+0.0345*X2+0.0012*X3-0.0868*X4-0.0639*X5+0.1192*X6-0.1456*X7+0.2027*X8。结果表明,健优388的产量构成因子中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穗总粒数通过穗实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SLIC的光照干扰下茶树冠层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环境下获取农作物图像时极易受到光照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方法,以[L~*,R,G-S,x,y]作为聚类向量对茶树冠层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提取超像素块的R、G、B、H、S、V、L~*、a~*、b~*、熵、能量、对比度、逆差矩等13个图像特征参数;将超像素块分为正常区域、反光区域、背景3类,分别选择线性、多项式和RBF核函数的SVM进行分类,得到仅包含正常区域的茶树冠层图像,进而提取正常区域的图像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变化情况下,改进的SLIC与RBF-SVM结合得到的图像特征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试验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播期,日均温对玉米(强盛49)的出苗速度及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玉米的出苗速度以及生育期之间有真实的线性回归关系:Y=9.8335*EXP(-0.019806*X),r=:0.9118*;Y=131.0100*EXP(-0.003249*X),r=0.9884*;日均温和玉米的生育期也存在真实的线性关系:Y=464.2999-14.2397X.r=0.9849*.上述方程可以为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室内自然光、氙光和紫外光辐射下桦木染色单板的变色过程及颜色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各色度指数对色差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光源辐射下,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规律基本一致,a*、b*比L*对辐射光的反应更强烈,Δa*、Δb*对染色单板光变色的影响显著;染色单板在氙光、紫外光辐射下的光变色度与自然光辐射之间存在关系式:ΔE*X=1.095ΔE*N+3.005,ΔE*U=0.651ΔE*N+1.458。通过回归分析推导出方程K加速因子=TN/TX=EX/EN,论证了加速因子的实质是光辐射度的比率,从而可将不同光源辐射下染色单板光老化程度的评价基础由辐射时间转化为辐射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