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每日2次注射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与预混人胰岛素(BHI)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副作用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52例)和BHI治疗组(68例),观察12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7点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频率、空腹C肽、餐后2hC肽的变化。结果BIAsp30和BHI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B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IAsp30组的早餐、晚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一半,夜间低血糖发作频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需胰岛素量较少,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结论每日2次注射BI—Asp30较BHI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64例,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治疗时间8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低于诺和灵30R组。【结论】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效果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及血糖控制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并内科危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水平。人选后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血清内脂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C肽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良好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差者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波动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积极的控制血糖并降低血糖波动,可以减少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各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Ⅱ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CSⅡ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腺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所致葡萄糖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馒头餐试验,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C肽水平。结果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接近正常,餐后C肽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强化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空腹血糖下降的差值与C肽差值之间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解除葡萄糖毒性作用,改善B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B组于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控制高血糖,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效胰岛素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甘精胰岛素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IG)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降糖效果及对13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FPG)控制不佳的老年rr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IG)联合阿卡波糖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水平。并对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G、HbAlc均下降,IG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较NPH组少,治疗后c肽升高显著,与NP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与NPH比较,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短时间内强化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BG)、住院时间、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FPG、2hPBG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诺和锐30组住院时间较诺和灵30R组明显缩短(P〈0.01)。(3)诺和锐30组在控制血糖效果更佳的同时。全天所需药物的剂量较诺和灵30R组减少约10%(P〈0、01)。(4)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的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2.2)d和(9.5±3.0)d(P〈0.01),达标血精时间分别为(4.6±0.8)d和(7.1±2.6)d(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O.5±0.7)次/人和(1.0±1.1)次/人(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控制血糖快速平稳,胰岛素泵是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索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诺和锐30组(n=60)每日3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诺和灵组(n=60)每日4次重组人胰岛素治疗(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结果 2组相比,诺和锐30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1),胰岛素用量更少(P<0.01),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 诺和锐30每日3次注射可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CSⅡ治疗后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30例,观察12周内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2hPBG)、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诺和锐30组全天所需药物的剂量较诺和灵30R减少约10%(P〈0.05)。结论:诺和锐30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数的影响。方法将45例正使用诺和灵30R治疗的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0.5g3次/d)观察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相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腰围(WC)明显下降(尸〈0.001)。血压无明显改变。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PubMed及CNKI等中、外文数据库,并手检相关文献及美国糖尿病学会等相关会议论文集,追索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共计1 4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率(2个研究):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组优于每日2次注射组[WMD=0.28,95%CI(0.16,0.40),P<0.000 01]。(2)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与诺和灵R(三餐前)+诺和灵N(睡前)每日4次注射比较:①平均空腹血糖水平(6个研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②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5个研究):前者优于后者(P=0.000 3);③血糖达标时间(6个研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④胰岛素用量(4个研究):前者优于后者(P=0.001);⑤胰岛素费用(2个研究):前者高于后者(P=0.02);⑥低血糖发生率(5个研究):前者优于后者(P=0.000 2)。(3)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与口服降糖药物比较,前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后者[WMD=1.19,95%CI(0.47,1.92),P=0.001]。结论目前证据提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作为简单的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系统评价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R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R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PG)、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FPG、2h-PPG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5),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R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治疗相比,有效性相似,但血糖达标快,低血糖风险低,且胰岛素用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达美康缓释片联合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达美康缓释片加诺和锐30治疗组和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R对照组,疗程为6个月,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1、3、6月末抽静脉血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TG、TC、C-P及餐后2hC-P(C—P2h)。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下降值对比除餐后2h血糖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欠佳或初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较高时可以选用达美康缓释片加诺和锐30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诺和锐30R三餐前皮下注射与诺和锐R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注射来得时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风险。【方法】将本科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68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使用诺和锐30R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使用诺和锐R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注射来得时,出院后继续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5个时点(空腹及三餐后2h,睡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胰岛素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和B两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均有效,但A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3次餐前注射诺和锐30R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强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汪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35-2336,233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6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32例)和诺和灵30R组(30例),分别给予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共治疗16周,治疗前后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及计算葡萄糖输注率(M值)等,同时评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2hPBG下降(P<0.05)、M值上升(P<0.05);诺和锐30组治疗后2hPBG、HBA1c低于诺和灵30组,M值高于诺和灵30R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的监测能有效评价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降糖作用。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患者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HbA1c水平<7%及≤6.5%者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结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可改善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血脂代谢,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的诺和锐30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第一时项胰岛素及C肽分泌和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结果诺和锐30治疗后,FPG、2hPG、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窄腹及第一时项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