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闻钟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7):45-45,47,49,50
2009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12月26日新华社快讯:"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时速350公里创世界高铁运营速度之最。"列车运营时速,从200公里、300公里、直到350公里。高铁列车飞行在高速铁路上,如同半空飘过的巨龙,瞬间而来、转眼而去。列车运行必须确保安全第一。高速铁路的质量能保障高铁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海城市地面沉降除了与超采地下水资源有关外,还与城市地面建筑物大量堆积有关,本文通过典型地区调查研究认为:在一定的区域内,①建筑规模与地面沉降关联;②建筑容积率与地面沉降关联;③集中建设和分散建设与地面沉降关联;④新增建筑与地面沉降关联;⑤市政工程建设对地面沉降也会产生影响。由此,对城市地面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铁道部:京沪高铁即将开工建设9月9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上表示,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投资估算1300多亿元,预计静态投资每公里为1亿元人民币,全长1318公里,途经京、津、沪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运营后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除受软土本身性质影响外,主要受沿线地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影响。结合DInSAR与地面精密水准测量结果,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西青区杨柳青镇沉降异常区(火电厂深部抽水井所致)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抽水井所在部位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变化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不同开采量、开采时间下的地面沉降量,得出京沪高速铁路穿过部位的沉降量预测,为高铁安全运营采取处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回灌试验表明地下水水位对地面沉降有直接的影响,当进行地下水回灌时,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地面产生回弹。地面沉降规律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为一致,水位回升越大,地面回弹也越大。地面沉降和回弹较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与所在点周围的地面沉降具有较好的时空对应关系。基坑降水设计可采取地表水回灌措施有效抑制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工程降水引起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地面沉降,基坑降水中选择坑内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对坑外回灌井通过密闭管道在还原环境下实施回灌。  相似文献   

6.
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概算投:2209.4亿元,设计行车时速达350公里。京沪高铁2008年4月18日开工,预计2011年末.争取2011年6月通车,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飞机、汽车上有安全带,为什么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上却没有?总结起来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高铁对稳定性的控制极其严格。我国高铁使用的无砟轨道严格控制了轨道的平顺性,保证了列车不能有大的横向和竖向震动。所以正常情况下,你可以在列车上自如行走,而不用一直把自己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第二,高速列车发生事故时,安全带  相似文献   

8.
受地下水大面积开采或抽取影响,郑徐客运专线沿线地下水降低引起了严重的区域地面沉降问题,形成了多个以城镇为中心的大型降水漏斗。通过对沿线地层及含水层特点、地下水开采状况、地面沉降现状、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渗流场变化等调研分析,依托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地下水水位变化,分析地下水流场及降水漏斗范围,并通过建立地面沉降数学模型,来预测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根据评估结果对沉降严重的重点地段建立了沉降监测系统,综合监测以及预测评估成果分析评价沿线区域地面沉降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和应对措施,供类似高铁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养护阶段决策应对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区持续扩展,抑制了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本文评价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的现状,研究了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采用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面沉降变化趋势与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地下水水位变化是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保障供水的同时提高地质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疏导井+深井管井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深基坑降水工程方案设计中,滞水层问题是一道技术难题,尤其是在地下水水量大、水头高和同时存在多层地下水的不利地质情况下,若再遇有滞水层,则深基坑降水问题更加复杂.在建筑物密集地区进行降水施工,还会出现因长时间降水引起过大的地面沉降问题,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东郊地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50多年来,随着首都北京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城市用水量的日益增多,再加上过去没有相应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机构,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位长期持续下降,导致东郊工业区地面严重沉降。东郊地面沉降已成为北京市的主要公害之一,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用大量图表概述了东郊地区沉降的历史和现状,说明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
地面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狭义的地面沉降是指由于抽汲地下流体,如地下水、天然气(水溶性的)、石油等引起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于地面沉降,天津市区内涝基本无法从海河排出;由于地面沉降,华北一些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质恶化。事实上,我国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几十年来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相关防治措施也在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渗流将会使基坑周围形成降水漏斗.随着开挖的进行,地下水自由面不断下降,从而使坑外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墙后土体将发生不均匀沉降.为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的沉降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这是一个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计算的一体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水头计算值与工程现场的实测值吻合,此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实际工程.还用该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祖德 《南京市政》2007,(2):39-44,31
我国已有70多个城市因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地面严重下沉,沉降中心超过2米的有上海、苏锡常地区、天津、太原、西安等城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沉默的土地危机”、“久治难愈的顽疾”似乎已经成为地面沉降的代名词。本文依常州市区为例,论证了只要控制、限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完全可以被遏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于地面沉降,海河泄洪能力大大下降,天津市区内涝基本无法从海河排出:由于地面沉降,华北一些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质恶化。根据对上海40多年沉降历史的研究,自1921年发生地面沉降以来,至今沉降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6米,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千亿元.也就意味着地面平均每沉降1毫米,损失就高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8)
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当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不再简单的关心吃饭穿衣,而是利用闲暇时光出去旅游,高铁作为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从建成以来即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高铁建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高速增长期,高铁旅游也是时下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我国高铁发展的前景如何?高铁的建成是否会带动周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乘高铁出行是否会在日后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第一选择?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FLOW的地面沉降模型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得出北京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所致的结论 ;而后运用Modflow软件 ,建立了基于分布参数的地下水流模型和地面沉降土水耦合模型 ,以北京 1995年开采水平为基础 ,预测了 2 0 0 5年、 2 0 10年研究区地面沉降分布范围。为今后开展地下水开采控制、建立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某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面沉降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搜集了该区域的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及历史钻孔资料等。初步了解r沉降区的分布范围、沉降量大小以及当地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对沉降区的地下水、房屋的变形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并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基本查明了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足周边养鱼场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土层固结排水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1号,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近日继京津城际之后,环渤海地区又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从北京到石家庄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