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诊PCI术STEMI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后行PCI,对照组抽吸后直接行PCI。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术后TIMI及CTFC。检测术后CK-MB峰值水平,术后1周NTProBNP,LVEF,LVDd,术后1个月MACE以及处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PCI术前,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TIMI3级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CTFC帧数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NT-Pro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LVDd指标与MACE事件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处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TIMI血流,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山莨菪碱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观察组在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后,即刻注射山莨菪碱,PCI术后90 min和7 d时比较两组患者STEMI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血栓积分,并在PCI术后90 min测量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灌注缺损区(PDA)面积.结果 PCI术后90 min,观察组ST段抬高振幅总和的差值(ΣSTE)高于对照组,同时CTFC、TMPFC、IMR、ST段抬高振幅总和以及PDA占左心室总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2.234~7.053,P<0.05).7 d复查时,观察组TMPG 3级比例、血栓积分3~5分比例、TIMI血流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873~11.090,P<0.05),同时CTFC和TMPFC低于对照组(t=2.985、4.803,P<0.05).结论 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结合山莨菪碱可改善STEMI患者行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降低微循环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流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入院36例STEMI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PCI术前开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3级发生率为(94.4%),常规PCI的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为(83.3%),P0.05。结论 在对STEMI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血栓抽吸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血流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抽吸后无复流、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患者例数及使用支架数量的构成比、病变血管支数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血流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的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7天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不良心脏事件、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入院、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NSTEMI患者于PCI术前采用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可明显降低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的峰值,有效缓解病情,显著改善微小血管阻塞及预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预处理罪犯血管达心肌梗死溶栓(T1M1)3级血流后行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罪犯血管中进行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治疗,当罪犯血管血流达T1M1 3级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慢血流1例,无复流0例;对照组:慢血流6例,无复流4例;实验组发生慢血流及无复流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预处理罪犯血管后进行延迟支架植入术,可以减少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照组采取替罗非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PCI的269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269例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19.0%)出现MACE,包括支架内再发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预后良好组(P <0.05),术前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血管梗死位于近段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 <0.05),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P <0.05)。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60、0.853),三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出现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 <0.05)。结论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实行直接PCI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46例,对照组40例;成功的PCI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分级评价梗死相关心外膜冠脉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判断心肌和微血管灌注情况,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以及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和肌毒性发生情况。结果①PCI术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的TMPG分级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分别χ2=25.514,P<0.001;χ2=8.348,P=0.039),但阿托伐他汀组TMPG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χ2=8.374,PPP==00..003399))。。②②随随访访的的3300天天内内,,共共1199例例患患者者发发生生MMAACCEE,,占占2222..11%%,,其其中中阿阿托托伐伐他他汀汀组组66例例,,占占1133..00%%,对照组13例,占32.5%(χ2=4.706,PPP==00..003300));;阿阿托托伐伐他他汀汀组组内内PPCCII术术后后TTMMPPGG33级级的的患患者者发发生生MMAACCEE3/27例,而对照组6/14例(42.9%vs.11.1%,χ2=5.423,PPP==00..002299));;在在达达到到TTMMPPGG33级级的的患患者者,,对对照照组发生MACE的危险度大约为阿托伐他汀组的3.857倍(RR3.857,95%CI:1.131~13.149)。③随访期间,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均无肌毒性和肝毒性事件发生。结论直接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改善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微循环灌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型ST段改善率、CTF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脉血流改善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穿刺点血肿、牙龈出血、尿隐血、便隐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有增加作用,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组在进行PCI之前进行血栓抽吸,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指数(左心射血分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数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28%,高于治疗组的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