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大彬六方》为经典款式,全手工制作而成,做工严谨,且上手极佳。壶身呈六棱柱型,壶盖与壶口相就对亦呈六方圆形,有对合半弧纹的小圆钮,不规则六棱形弯流壶嘴以及五棱型壶把,壶的所有部位与壶形体相称,整体线面挺括平整,有棱有角,给人明秀挺快,干净利落的阳刚之美,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  相似文献   

2.
"传炉壶"作为紫砂壶中的经典器形,久盛不衰,体现着它独特的人文魅力。"六方传炉壶"由传统"传炉壶"继承创新而来,方中带圆、圆中寓方、形神兼备,传递给大家积极的精神信仰和艺术向往。  相似文献   

3.
《浑方掇球壶》从外形结构上看,方中带圆,圆中有方,壶身体现着方与圆的融合和相符相称,从而体现出无比的质感和浑厚。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成就紫砂方圆之器之美。  相似文献   

4.
《长四方抽角壶》整体造型方中寓圆、圆中寓方,兼有方器和圆器的共同点,气场十足。壶身线条曲韵委婉,充满动感的旋律,六方壶盖与壶口严密吻合,壶钮棱线清晰,妙趣自然,壶流顺畅,简洁有力。此壶融入传统与创新的诸多元素,既流露着浓郁古韵,也呈现出现代艺术的优美。  相似文献   

5.
六方壶是紫砂壶中十分经典与耐看的一种造型,通常容方器与圆器特征为一体,圆润饱满不乏棱角,有着多样化的欣赏角度。本文将以一件"六方金砂壶"为例来具体谈谈其造型特点与六方壶的制作工艺,并简要说明其所结合的陶刻纹样的特点,具体感悟六方壶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6.
《大彬仿古》身桶用泥片镶接而成,线条简练大方,颇有方中藏圆,圆中有方之韵。壶把和壶流均为六方体设计,使身筒的线条得以延伸,整体效果更老味十足,气韵高雅。壶盖与身桶经娴熟技术加工,配合严密,保证了该壶在使用中茶汤不会溢出。  相似文献   

7.
《香玉》壶身筋囊状,简练流畅,体态丰腴,简洁并富有力度。块面清晰,线条柔和,壶盖与壶身吻合,方中带圆。这件作品质感润泽,雍容华贵,大气沉稳,壶体乳脂似玉,曲线优雅,腹部饱满丰润。  相似文献   

8.
戴耀忠 《江苏陶瓷》2012,45(2):34-34
2011年5月22日在嘉德春拍会上,由顾景舟、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盘壶"以1150万元摘得桂冠。此壶1988年由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该壶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畅;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整体制作形成圆中有方、方中带圆的构图特色,充分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刻有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之铭  相似文献   

9.
许士群 《江苏陶瓷》2010,43(6):53-53,55
2009年,我在学习借鉴传统经典造型的基础上,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技法设计创作了"六方掇韵壶"(见图1)。"六方掇韵壶"是在借鉴古代传统经典之作"掇球"、"掇只"的造型基础上创作的。"掇球"、"掇只"的造型是以壶的钮、盖、身三圆套叠的手法制作而成,造型圆润可亲,端庄大度。众所周知,圆在诸造型中是最简练的一种,所以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紫砂壶的造型中也应用得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艺,从明代中期开始就受中国儒家、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甚深,紫砂经典名作"僧帽壶"就是受中国佛教文化影响的典型代表作品。曾经临仿过"六方僧帽壶",对该件作品的文化及工艺稍有领悟,现就对"僧帽壶"的体会做一浅谈。1"僧帽壶"的造型特征"僧帽壶"顾名思义,就是茶具造型借鉴佛家僧帽的形态设计制作而成的紫砂壶。"僧帽壶"有三种基本造型:"六方僧帽"、"圆僧帽"、"菱花僧帽"。在这三种基本造型中,又有高和矮的区别,因而又衍生出几种不同的造型,但不管是圆是方、是高是矮,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壶身的上端都有一圈莲花  相似文献   

11.
储立强 《江苏陶瓷》2014,47(5):29-29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方器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紫砂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形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也有人在处理时将方器与圆器、筋囊器配合起来制作紫砂壶,使壶器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盏圆、口圆盖方、身圆嘴方、身方嘴圆,又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形状。  相似文献   

12.
《四方如意壶》,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四方的壶身方中带圆,气质沉稳大方。壶整体上用于装饰的线条清晰醇厚,给人以历史的沉重感。壶身有四个典雅的如意图案装饰其中,线条柔和婉转,形态优美。  相似文献   

13.
葛家佳 《江苏陶瓷》2014,47(5):62-62
宜兴紫砂壶造型多变,争奇半妍,“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是陶瓷器造型中变化最多的一类器型。宜兴紫砂壶从初创期始,方壶和圆壶就同时出现。紫砂巨匠时大彬,是一位对宜兴紫砂有极大贡献的制壶大家。他所流传至今的作品不仅有圆壶“鼎足盖圆壶”、“如意纹盖三足壶”、“调砂提梁壶”、“书扁壶”、“高执壶”、“龙蛋壶”等,还有方壶“六方壶”、“四方执壶”、“开光方壶”、“印包方壶”、“僧帽壶”等。圆壶是用拍打身筒成型的,方壶是用泥片镶接成型的,这两种技法在时大彬创作时已基本完善,以后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顺六方》身桶用泥片镶接而成,线条简练大方,颇有方中藏圆,圆中有方之韵,简约中透出不简单的创作思路。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挺秀庄的重沉稳之感。壶把和壶流均已六方体设计,使身筒的线条得以延伸,整体效果更老味十足,气韵高雅。  相似文献   

15.
《六方青玉》壶就是一把经典集会的壶,其中包含古色古香的青铜重器的味道,同时也包括方器的粗犷和立体,更包括了壶身上陶刻的精美设计,体现了壶的风情万种,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16.
方壶,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有细,形成形态不一的造型,展示了千变万化的方器壶式。在其形式方面,可以做到上方下圆,上圆下方;也可以做到身方嘴圆,盖圆身方,身圆嘴方等等。总之方壶造型变化可以随着制作者对形体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圆和方,或者方和圆相接的处理,使之形式更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17.
这款八方提梁虽为方器,但巧妙地运用了方圆相融的制壶手法,壶身八平面镶接,壶肩修平,与壶身连接处修圆,巧用创新意识使此壶显得别有逸趣。  相似文献   

18.
<正>以古之传炉,化今之砂壶,整体"方中带圆,圆里寓方",方圆本色毕现,流露生活哲学。壶身以镶身筒技法上下左右逐一拍圆,三弯壶流与圈把前呼后应,灵动轻盈,壶盖为方型圆南压盖,四面通转无碍,且面面俱到,能接续全壶气韵,壶钮的处理則顾及与器身的整体搭配,显得格外协调。壶肩及盖钮上的五色土装饰,色泽艳丽而华贵,变形的回纹线条,更营造出辑和福气的美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方器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壶器形态。也有人在处理方器时,借助于圆器、筋囊器等不同造型进行配合,做到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或口方盖圆,或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或身方嘴圆,  相似文献   

20.
江晓燕 《江苏陶瓷》2011,(5):42-42,44
传统的"如意壶"(见图1)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是紫砂壶的一种经典壶型。"如意壶"飞起的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深受壶友的喜爱。"如意"是吉祥的化身,自古就受到人们喜爱,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