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拙文《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在《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发表之后,《学术论坛》先后发表了两篇意见不同的商榷文章,一篇是高兆明同志《物不能作为价值主体》(1989年第5期)的文章(以下简称(《高文》),一篇是黄海澄同志《论价值主体的本质规  相似文献   

2.
曾永寿同志在《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发表《也谈“月亮问题”——兼与李振伦等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曾文”),与拙文《量子力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中的某些观点提出商讨意见。读过曾文之后,感到在关于“哲学实证化是否可能”这一问题上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拙文在“哲学实证化是可能的吗?”这一标题下所讨论的问题是很明确的,中心思想是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人们一直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的提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命题。一九七四年后,有同志还断定“两变”的提法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精辟概括和生动表述”。(张江明同志的哲学小册子《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两变’的命题,表述了辩证唯物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完满解决。”(梁琼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可以理解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科学的表述》,以下简称《表述》,载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学术研究》)这更远远超出了一个认识论命题的范围。然而,这种提法究竟是否科学,这种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我认为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能这样证明“或然律”吗?──与萧哲同志商榷武宏志萧哲同志的《“或然律”─—科学思维必不可少的一条重要逻辑规律》(以下简称《或》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一文主张确立一条“或然律”作为对排中律的补充。但是,其论证却是建立在概念含混、误解排...  相似文献   

5.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马佩,李振江(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了吕国忱同志《悖论本质之吾见——兼与马佩、李振江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吕文”,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之后,觉得其中对问题的论述以及对拙作《论悖论的本质》(载《中州学...  相似文献   

6.
汪辉勇同志在《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一文中(载《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一期,以下称该文为《汪文》)明确提出物也可以充当价值主体。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见解,引入深思,不过笔者不敢苟同。现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汪辉勇同志商榷。一《汪文》断言:“任何物都可以充当价值主体”(第32页)。在《汪文》看来,不仅人,而且与人相对应的物(本文以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物”这一词)都可以充当主  相似文献   

7.
《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问题讨论”栏内,刊载了黄敏兰同志和拙作《马克思论原始公有制转化为奴隶制的规律和东西方奴隶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载《人文》1982年1期)的商榷文章,该文题为《略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和东西方奴隶社会所有制形式——兼与佘树声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因事关对人类社会史发展的有无统一性的理解,因而,笔者认为对我过去曾经提出的观点,仍有进一步加以阐述的必要,并以此作为对《商榷》的答复,是否有当,希望能够得到读者与《商榷》作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8.
《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刊载了拙文《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问题的“情”与“理”》(以下简称郑文)。郭世佑先生撰文《也谈中国近代史上的“情”与“理”》①与郑文“商榷”。拜读之下,颇受教益。但对郭文提出的“疑惑和混乱”有必要作出答复。愚以为,郭文对郑文所说的“情”和“理”没有正确理解,是他产生“疑惑和混乱”的根本所在。郭文说:在郑先生看来,所谓“情”是客观的,“理”却不全是客观的(如“理想”之  相似文献   

9.
丁宝兰同志一九七九年在《哲学研究》第二期上发表了《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以下简称《实质》),认为柳宗元世界观中“唯心主义的东西”是“主要方面”,一九八○年《哲学研究》第三期发表了柯兆利同志的文章,对丁文的基本观点提出商榷。一九八○年《哲学研究》第十一期又发表了丁宝兰同志的答辩文章《略论研究柳宗元世界观实质的方法论问题》(以下简称《方法论》),再次坚持“柳宗元世  相似文献   

10.
政法制度、设施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还是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过去的一些哲学教材,往往把它划入社会意识的范畴。现在有的同志又把它们划入社会存在的范畴。邹永图同志就是持这种看法的。(《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一些理解》,《学术研究》1980年第5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初探》,《哲学研究》1981年第10期,以下简称《初探》;《对“社会存在”范畴的再理解》,《学术研究》1981年第5期,以下简称《再理解》)但我不赞成把政法制度看成社会存在,仍觉得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读到两篇讨论价值概念和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文章,一篇是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上张岱年先生所撰《论价值的层次》;另一篇是《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上刊载王玉樑《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两篇文章都对我有启发,也引发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于“两种生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论界有备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说。孙美堂同志的《关于“两种生产”真正含义的辨析》(载《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辨析》)一文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读后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但是笔者以为,文中一些基本观点仍是值得商榷的。《辨析》认为,以往人们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序言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自觉不自觉地把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刊登了肖作树、方善鹏二同志的《就“绝对成本控制法”与夏应琪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响。我认为,二同志从理论上探讨“绝对成本控制法”(以下倚称“绝控法”)是值得欢迎的。兹就《商榷》所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商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绝控法的实质并不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互相转化,而是产品的个别劳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这说明肖、方二同志并没有弄明白C、V转化的原理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区别。两者讨论的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把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消耗转化论扯到一起,是《商榷》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4.
《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一期发表了汪辉勇同志的论文《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该文认为,“任何物都可以充当价值主体”,包括云水、砖瓦、土石在内。《学术论坛》1989年第五期以《物不能作为价值主体》为题发表了高兆明同志与之商榷的文章,认为只有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主体、客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了“主体性原则”的问题。先是说,认识论的研究必须遵循和贯彻主体性原则;尔后,又把它扩展为整个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到现在为止,主张这一原则中的大多数同志,并未给这一原则以明确的含义。陈志良同志的意见则比较明确。他在《哲学动态》上,先后发表了两篇这方面的文章。一篇是1988年第3期上的《释主体性原则》(下面引用时简称《释》文);另一篇是1991年第2期上的《再释主体性原则》(下面简称《再释》)。这两篇文章对主体性原则的含义、特点和重要性等,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对他的观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这里提出来商榷,并向哲学界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16.
陈振羽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价值的本质不是劳动对效用的关系》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对其中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对恩格斯关于“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理解,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商榷就教于陈振羽同志及广大读者。一究竟怎样确立价值的本质陈文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物化的抽象劳动,不是劳动对效用的关系”的观点,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全面展开,价值问题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997年10月6日至10日,在西安举办了“全国第四届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一步探讨哲学价值范畴、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研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这里,我们主要对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的讨论情况加以评述。 一、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 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如何规定,对价值哲学研究、价值观建构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与会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论入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有: 1.从主客体关系模式入手,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与主体尺度(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观点在当前的价值问题研究中居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人们对“特定关系”的理解不同,所以这种观点内部又有一些分岐。如有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把主体需要的满足看作价值的本质;也有学者认为,主体需要多种多样,其中有健康的需要,也有不健康的需要,对需要本身还有个认识和评价问题,因此主体需要的满足不能作为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本质应是客体对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同志提出认识的本质是选择而不是能动的反映,并在论证时,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作为一个依据,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就此谈点粗浅意见。一有的同志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同化与顺应概念就是“选择”,认识便是“吸收与主体认识结构相同的刺激,排除相异的刺激”,皮亚杰视认识的本质是选择而不是能动的反映。(参见1986年第4期《哲学研究》)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认识结构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是认识结构协调和组合的两种形式,也是主体反映客体刺激的两种机能。同化是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皮亚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与自由     
价值与自由●黄海澄一商品价值与哲学上的“价值”范畴等同吗?叶知秋同志在《超越虚无走向真实》(载《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一文中,对我国新时期以来价值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一笔抹倒,认为“我国学术界既定的价值概念已将价值哲学导向了虚无主义”,而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关于《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的逻辑解析》(载《江汉论坛》1992年第3期)一文发表后,已见到一些反映,如《新华文摘》(1992年第5期)等刊予以全文转载,也读到象周久义同志《也谈列宁的物质定义──与贺祥林、吴晓东同志商榷》(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的文章,本文谨以周久义同志文章涉及我们的《解析》一文的若干议论,作进一步的解析或申辩,以求得问题的深入讨论。我们那篇前文是以确认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下了两个有同有异的物质定义开篇的,为叙述的便当,先不烦引出,第一个物质定义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