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简式联合评估与超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简式联合评估与超前护理实施前(2017年1月~11月)和实施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尿病足简式联合评估与超前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糖尿病足风险主动评估率、足部护理知识及足部自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年内糖尿病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糖尿病足简式联合评估与超前护理进行糖尿病足预防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糖尿病足风险主动评估率,促进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知识及自护行为水平的提高,降低糖尿病足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支持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血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血透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给予自我效能支持,试验组加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及饮食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支持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可显著改善血透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行为转变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广州某社区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行为转变理论与行为转变阶段匹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足部知识教育.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足部自护行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因素与随访时间存在交互效应,说明随着随访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显著.两组足部皮肤干燥皲裂、甲沟炎、皮肤损伤干预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有促进作用,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情况.  相似文献   

4.
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在广州某老干大学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糖尿病足部护理自我效能、糖尿病足部自护行为能力以及足部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 患者在干预后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自我效能、足部护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干预前,足部干燥皲裂、损伤以及甲沟炎有明显改善(P<0.05),足癣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血糖代谢指标、自护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8例患者在入院第1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干预组1例失访,有4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3例失访,共46例患者纳入研究。干预组利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新推出的"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进行教育,对照组利用PPT进行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教育,分别在第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度、血糖代谢指标和自护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应用"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和自护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的FPG、2 h PB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足部知识掌握度,改变足部自护行为,有效改善血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护行为现状。方法对北京市50所三级医院门诊就诊的331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足部护理知识、糖尿病足部护理行为。结果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中足部日常护理知识和足部问题处理知识两个维度掌握最差,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每日检查鞋子内部和每日泡脚执行较差。结论针对所有糖尿病足患者和存在足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其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其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4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足部自护能力评分、足部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各项足部自护能力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足部麻木、皮肤皴裂、鸡眼胼胝、足藓等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有效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足部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院外延续宣教对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自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足部自护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在2011年1~5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采取远程延续信函结合电话强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时和出院2年后的足部自护行为、血糖值及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足部自护行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血糖值、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评分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对性的远程宣教,可以提高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的足部自护行为,但宣教模式还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半年后患者的知识了解情况、自护行为、足部溃疡的数量、SAS评分、SDS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低及对疾病知识了解深入、自护行为得分较高,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链式专案管理在糖尿病足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首发糖尿病足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首发糖尿病足患者50例为试验组,采用链式专案管理,比较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干预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糖尿病足患者干预后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评分、糖尿病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年内因糖尿病足恶化再入院率、坏疽及截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链式专案管理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延续护理中,能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疾病自护知识与自护行为能力,降低病情恶化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图应用于糖尿病足预防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足伤口图片、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方法的图片共12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2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图画作为媒介,结合小组讨论进行教育;对照组参与医院的常规集体讲课及电话随访。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足部自护行为状况及足部皮肤状况。结果组内比较:干预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自护行为水平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自护行为总分和足部皮肤5方面得分在干预6个月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图结合小组讨论,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水平,改善足部皮肤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基于250定律的延续护理平台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并顺利出院的老年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基于250定律的延续护理平台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在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度评分、康复技能掌握度评分、康复行为依从性、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250定律的延续护理平台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病例的康复知识、技能水平及康复行为依从性,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宣姗姗  张敏  邓璐 《当代护士》2021,28(9):70-73
目的 基于Orem自理理论,对糖尿痛足高危患者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改善其自护能力及自护依从性,降低糖尿病足进展率.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常规教育和指导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结构化健康教育,观察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足部自护行为评分、自护依从性及糖尿病足进展情况.结果 .两组足部自护行为评分及自护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糖尿病足进展情况比较,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Orem自理理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有效改善其自护能力及自护依从性,最大化延缓糖尿病足进展,提升前期预防成效,降低后期治疗成本,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模式(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足部变化情况(溃疡创面愈合面积、伤口疼痛下降程度),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足部功能(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自护行为(采用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评估量表)及生存质量[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面积、伤口疼痛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足部功能、自护行为、DSQ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加快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病情和足部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自护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把手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糖尿病足自我护理的教育与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把手教育方案,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模拟操作,现场示范,辅助操作和独立操作。5周后,通过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技能测评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把手教育提升了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患者足部保护行为的改变,有利于提升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变农村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认知及足部自护能力的作用.方法:对80例农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足部自护能力和行为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与教育前比较,本组患者在教育后糖尿病足的认知水平及足部自护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患者糖尿病足认知水平,增强防范意识,改变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9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对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采用调查表和随访方式调查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自护知识、足部自护能力及足部健康状况。结果:干预12个月后患者在足部自护行为、自护知识得到提高,干预后足部健康状况较干预前得到改善。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上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足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病人自护行为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诊T2DM病人1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自护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合理饮食、按时运动、监测血糖、规范用药、处理高血糖、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初诊T2DM病人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及自护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和行为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内分泌科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入院次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预防护理知识及行为调查表进行评估,进行足部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PBL教育模式。出院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干预管理6个月,了解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足部预防护理知识及行为测试评分、足部患病情况及遵医行为等。结果随访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防护知识及行为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足部评估11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遵医行为6项指标差异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PBL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足患病风险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维自我效能促进性活动在化疗性骨髓抑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3月收住于我院的恶性肿瘤化疗病例7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作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化疗及骨髓抑制常规模式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维自我效能促进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恶性肿瘤化疗研究样本干预后化疗性骨髓抑制知识掌握度评分和安全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骨髓抑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维自我效能促进性活动对化疗性骨髓抑制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该类病例的化疗性骨髓抑制知识掌握度与安全治疗依从性,降低骨髓抑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