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l3+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银杏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选择激发波长λex=436nm,发射波长λem=483nm,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1.27×10-9mol·L-1,线性范围在1.64×10-9~3.63×10-5mol·L-1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1.9313X+0.2705,相关系数r=0.9989,平均回收率99.8%~104.2%,相对标准差(RSD)1.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7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为97.76%,紫外光法为99.10%,前者的RSD值是1.02%,后者的RSD值是0.88%.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尔旦 《中国药学杂志》1990,25(10):597-599
 本文根据伯胺类和荧光胺定量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的原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的含量。结果,在介质pH8.0-8.7时,λex/λem为392、483nm,平均回收率为100.3±0.95%。此外,还初步探索了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的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野葛藤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逢芹  刘田云  李贵海  黄欣  余晓东 《中药材》2005,28(10):895-896
建立测定葛藤中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50nm处测定吸收度.葛根素的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表明,葛藤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52%,葛根素平均含量为0.53%.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新疆桑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采摘期和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回收率为99.25%,RSD=1.38%(n=5);结论:产地和不同采摘期对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荧光光度法测定榕树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A l3 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一种测定榕树叶总黄酮的新方法。方法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榕树叶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采用荧光分光度法,在波长λ=460 nm下,测定榕树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线性范围在0~20μg.m l-1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0.450 0X 17.533 3,相关系数r=0.997 6,平均回收率99.8%~100.3%,相对标准差(RSD)=1.0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标准品芦丁,样品提取液甲醇,检测波长500nm,结果: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4.22mg/g,回收率=100.59%,RSD=2.8%(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玳玳果黄酮口服自微乳剂的薄层色谱鉴别与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硅胶G作为固定相,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对玳玳果黄酮口服自微乳剂进行分析鉴别;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新橙皮苷为指标成分,在284nm波长下,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玳玳果黄酮口服自微乳剂、玳玳果黄酮有效部位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新橙皮苷在0.004~0.024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n=6),重复性RSD=0.97%(n=6)。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可以作为玳玳果黄酮口服自微乳剂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和载药总黄酮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桑叶总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结果:总黄酮浓度在2.0~601a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0.91%;五种桑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相差较大,含量最高的为白桑(45.12mg/g),而含量最低的为黑桑(36.05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适于桑叶总黄酮含量测定;五种桑品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相差较大,以白桑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化橘红中的总黄酮含量时能有效消去样品溶液背景干扰的方法。方法:甲醇超声提取总黄酮;最大吸收波长283nm为测定波长,325nm为参比波长,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标准曲线在0~80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方法稳定性在0~120min良好,RSD%为1.1%;三个浓度水平加样回收率在98%~103%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化橘红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梁燕 《国医论坛》2007,22(2):41-43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药材粉末经60%乙醇提取1h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00nm,对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在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6.2%,RSD=2.6%(n=6),稳定性、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以用于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利宾  王旭东 《中成药》2001,23(11):822-824
目的: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的含量。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波长组合为λ647nm-λ589nm,甲醇作溶剂空白。结果:金丝桃素在1.30μg/ml-29.75μg/ml范围内线性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32%,RSD=1.08%(n=6)。结论:结果较为准确,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四君子汤合煎液与单煎液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11nm,方法中芦丁在40-200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89.35%(RSD=2.74%,n=5)。结果: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的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合煎液中的含量较高。结论:制备单味浓缩颗粒剂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在λex=460nm和λem=540 nm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测得游离蒽醌含量在0.25~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22.81C 46.224(r=0.9996),最低检测限为0.25μg/ml,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且操作简便。结论该研究为测量大黄中活性成分游离蒽醌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蔓荆子生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2批不同产地蔓荆子生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蔓荆子生药材中的总黄酮,测定波长510 nm,总黄酮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精密度RSD 0.25%,重复性RSD 1.83%,加样回收率102.35%.结果不同产地蔓荆子生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可达11.72%,最低的3.26%.结论本研究为蔓荆子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玫瑰花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燕 《中医药导报》2010,16(5):101-10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玫瑰花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玫瑰花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波长500 nm,线性范围为0.014-0.07 mg/mL(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7%,RSD%=2.29%.结论:七个不同产地中样品以山东玫瑰花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金莲花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72±2)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金莲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紫花地丁黄酮含量季节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季节紫花地丁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993,相对标准偏差2.0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准确度较高,为紫花地丁生药与成品药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季节采收的紫花地丁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片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片中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亚硝酸钠为显色剂,于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定了3个产家5个批号的刺五加片中总黄酮含量。结果:0.002-0.024m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25,n=7),加样回收率99.6%(RSD=1.86%);同一产家不同批号及不同产家之间刺五加片中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可为控制刺五加片质量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哈药托布勒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紫外光谱组法检验,分光光度法测定哈药托布勒厄中总黄酮含量。标准品芦丁,样品提取液:85%乙醇溶液,检测波长505nm。结果:测得哈药托布勒厄生药中总黄酮含量为5.42mg/g,回收率=99.8%,RSD=2.78%(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哈药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