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热电厂 2 2 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职业危害状况。 [方法 ]按照GBZ2 -2 0 0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 0 0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计算各测试项目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 [结果 ]粉尘合格率为 91 67% ,噪声合格率为 82 3 5 % ,其他项目合格率均为 10 0 %。 [结论 ]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 ,但在个别作业岗位应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的效果,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卫法监发[2002]6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点合格率提高了40.0%,CO、NH3测定点合格率分别提高了29.1%和50.O%,噪声测定点合格率提高了22.2%。结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得到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2000-2002年宁波市职业卫生监测与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掌握宁波市的职业卫生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职业卫生工作。[方法]对2000-2002年我市职业卫生现场监测状况以及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类有害因素监测点平均合格率为64.59%,其中物理因素、粉尘的监测合格率较低,仅为48.52%和49.05%;各类企业中,乡镇企业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最低,为56.93%。全市有害作业人员健康体检38787人,检出职业病124例,平均检出率为0.32%,其中尘肺检出率最高,为0.42%;乡镇企业职业病检出率最高,为0.66%。[结论]应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大监督监测力度,降低物理因素、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并把我市的乡镇企业作为职业卫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国卫通[2016]1号现发布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 5-2016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5-2002)该标准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GBZ 5-2002同时废止。特此通告。2016年1月18日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国卫通[2017]17号》发布了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1)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4-2017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代替GBZ 24-2006);GBZ 54-201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代替GBZ 54-2002);GBZ 294-2017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2)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18-2017职业病诊断标准编  相似文献   

6.
任平平  何鸿先 《预防医学论坛》2012,(10):748-750,754
[目的]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依据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规范,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等方法对某氧化铝厂300kt/a氧化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等,其中,粉尘检测点TWA合格率为75.00%,毒物检测点、噪声检测点各有5个超标作业点。[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实施以来,石狮市“三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及作业场所监管状况。[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三苯”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GBZ/T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采样检测。[结果]女职工的职业禁忌检出率(10.3%)高于男性(2.1%),在岗期间职工的职业禁忌检出率(5.3%)高于上岗前(3.5%)。[结论]依法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与作业场所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某石化公司二加氢联合装置试运行阶段职业危害现状及其控制效果。[方法]2003年8月7~9日对该车间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根据职业卫生标准,采用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粉尘和毒物全部合格,高温和噪声达标率分别为76.74%和93.02%,综合指数为0.5085。[结论]该车间分级标准属Ⅰ级,联合装置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控制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氧化铝厂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定量分级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辐射热、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等;粉尘检测点TWA、STEL合格率分别为87.2%和82.1%;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3.3%;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标准化法计算菏泽市2001~2003年食品合格率,正确评价菏泽市3年来食品卫生质量。[方法]应用杨树勤教授主编的《卫生统计学》中提出的标准化法,直接法计算出2001~2003年菏泽市食品卫生合格率。[结果]2001~2003年原食品平均合格率分别为67.9%、65.2%、69.5oA.标准化后2001~2003年的食品合格率分别为59.5%、61.8%、71.6%。[结论]应用标准化法评价菏泽市2001~2003年食品卫生质量情况,消除了用计算平均合格率的办法而得出的2002年食品合格率低于2001年的错觉.真实地反映了几年来食品卫生质量逐年提高的动态。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过"国卫通[2017]5号"文,发布了11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 53-2017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的诊断(代替GBZ53-2002);GBZ 63-2017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63-2002);GBZ 84-2017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84-2002);GBZ 90-2017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90-2002);  相似文献   

12.
李春燕  李翠香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40-1340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莱芜市某冶金有限公司委托我中心对该公司炼铁高炉工程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评价方法1.1评价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③《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④《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⑤《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检测方法》(GBZ1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市售速冻米面食品卫生现状,探讨制订速冻米面食品国家卫生标准的必要性。[方法]2002年8~10月。抽取杭州市萧山区8家超市/商场出售的速冻米面食品36份,检测9项卫生学指标,按SB/T10289-1997《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评价。[结果]全部样品感官正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50.00%和58.3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酸价、过氧化值均合格,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苯甲酰的合格率分别为97.22%、83.33%,未检出二氧化硫。[结论]《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的部分指标不够合理。对控制速冻米面食品卫生质量存在松紧失度现象,有必要制订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化工厂全封闭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防护措施效果综合分析。结果该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丙酮、噪声。丙酮检测点STEL、TWA合格率分别为77.8%、90.0%,卷曲机单元丙酮STEL最高为1146.2mg/m^3。卷曲机单元噪声强度合格率为66.7%,其余单元均合格。结论在该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中,空调通风系统需改善,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建不锈钢西餐厨具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三氯乙烯、氨、噪声、粉尘、汽油、柴油和润滑油,试运行期间粉尘、毒物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1]的要求,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2]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钼矿行业矽尘危害现状,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作业场所粉尘测定依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设置粉尘检测点。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进行职业卫生评价。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各钼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同程度的超标,粉尘浓度总超标率为80.8%,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超过10%,粉尘中粒径小于5斗m的粉尘颗粒所占比例达77.0%~98.1%,粉尘分散度(〈5μm)较高。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监护体检,未检出尘肺病患者,无尘肺0^+者(即疑似职业病)总检出率为7.60%。此外,粉尘作业工人尿常规、血常规异常率分别为22.34%、20.91%,分别占据作业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一、第二位。结论各钼矿生产作业场所矽尘职业卫生状况及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宁波市江东区食用冰块的卫生状况。[方法]抽检江东区42家有制冰机的饭店和酒吧自制的食用冰块,按GB2579.1-2003《冷冻饮品卫生标准》评价。[结果]饭店合格率为71.4%(20/28);酒吧合格率为57.1%(8/14)。饭店与酒吧合格率差异无显著性。样品未检测出致病菌。[结论]江东区餐饮单位和酒吧食用冰块卫生质量有待提高,需加强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拟定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2000-2003年消毒灭菌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用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和综合指数比较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所得结果并不一致。2002年度的消毒灭菌监测总合格率高于2003年度,但由于权重较大,灭菌器灭菌和无菌物品合格率低,所以2002年度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排序退居第2位。各年度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依次为2003年(99.29%)、2002年(98.36%)、2001年(98.19%)、2000年(97.11%)。  相似文献   

19.
<正>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之前的职业卫生容许浓度包含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内,绝大部分采用苏联模式的最大容许浓度(MAC)。2002年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弃用苏联模式,改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除少部分急性刺激性毒物仍然保留MAC标准外,其他绝大多数毒物改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1]。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同时颁布了GBZ 159-200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项目综合指数Ⅰ=0.5,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