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从病因病机与治疗两方面探讨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阻脑窍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血管性痴呆多继发于中风等脑血管疾病,乃本虚标实之证,以久病气血两虚,肝肾不足为本,痰浊内生,瘀阻脑窍,神机记忆受损为标,标本互结为基本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痰瘀蒙窍引发中风的疗效。方法:对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涤痰通络。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结果: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化痰通络法,连服50余剂,语言能说简单语调,神智转清、手足软瘫减其大半,结论: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用行瘀导滞,涤痰通络开窍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敬霞教授认为,痰瘀互结而蒙蔽脑窍是引起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病机关键,逐瘀化痰开窍治法对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学习记忆能力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上以化痰逐瘀开窍法为主,兼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再根据患者的具体兼证佐以加减,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以化痰逐瘀、补气活血通络、开窍醒神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痰瘀论治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医痰瘀理论提出血管性痴呆的一个主要病机是痰瘀阻络,并从痰浊阻络,神机失用、瘀阻髓窍,清窍失灵两方面阐述其致病机理,提出通窍、涤痰、化瘀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治则,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介绍赵京伟教授从脾胃论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经验。赵京伟教授认为,脾胃虚损则运化不足,脾 胃枢机不利则五脏受损,脾胃不足则痰瘀内生,蒙蔽清窍,脾胃功能失调是血管性痴呆致病的关键,临床上可 分为脾胃虚衰证、心脾两虚证、脾肾亏虚证、痰蒙清窍证、痰瘀互阻证5 个证型,脾胃虚衰证选用香砂六君 子、四物汤、补中益气汤等;心脾两虚证选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脾肾亏虚证选用还少丹;痰蒙清窍证选用 涤痰汤、指迷汤;痰瘀互阻证选用开心散、指迷汤、颠倒木金散、四物汤等合方加减,据证遣方,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病机多样,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表现为脾肾两虚,标实表现为痰浊、瘀血或二者互结,病程前期多为标实之象。祛痰开窍、健脾化瘀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涤痰汤以祛痰开窍为主,根据病程加减兼具健脾化瘀之功。本文拟从血管性痴呆中医痰浊阻窍型探讨涤痰开窍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毒损脑髓的病机。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分析并归纳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结果:肾气虚衰为VD病因,五脏失调、痰瘀互阻为VD发病关键,痰瘀互阻、蕴结成毒是VD核心病机,补肾祛瘀为治疗VD的精髓。结论:痰瘀互阻脑络、蕴裹致毒、毒邪侵蚀脑络、败坏脑髓是VD的核心病机,补肾逐瘀攻邪为其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8.
李秀林教授认为中风病急性期病机关键在于肝风挟胃之浊气上扰清窍,治疗当清肝泻胃;偏瘫多属痰瘀阻络,治疗当逐瘀化痰通络;失语多为痰阻廉泉为患,治以开窍化痰,临床疗效卓。  相似文献   

9.
化痰逐瘀法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因病机与治疗两方面探讨痰瘀互结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血管性痴呆多继发于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乃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补肾活血、化瘀逐瘀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中风(脑梗死)与鼾眠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是脏腑虚损,肾精亏少,气机不畅,水津输布不利,聚生痰浊,阻滞经脉致血行不畅,使痰瘀互结,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机窍,痰瘀同病。痰瘀同治是基本治法,痰湿重者,宜温脾醒脑;痰火盛者,宜清肝熄风;风痰盛者,宜豁痰通络;肾亏夹痰者,宜滋肾化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