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阳 《寻根》2013,(4):98-102
卢光照(1914-2001),字春塘,别号"三不子老人",生于河南卫辉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932年在河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肄业,1934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业于齐白石、溥心畲、黄宾虹诸名家。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他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参加张自忠所部五十九军,历任艺术干事、宣传队长、抗敌剧团副团长。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的结发妻子是位贤慧女人.名叫陈春君。她13岁就到了齐家做“童养媳”。那时,齐白石才12岁,什么也不懂。 说来也怪,父母包办的也并非对对都不幸。齐白石和陈春君从小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虽  相似文献   

3.
笺纸的制作     
正齐白石晚年,曾给北平的一些南纸店如荣宝斋、松华斋、清秘阁等绘制过不少笺纸样张,至今,荣宝斋也还在出售印有齐白石所绘花果的笺纸。其实,早在青年时期,齐白石就开始绘制笺纸了。张次溪在《齐白石的一生》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两个诗社(指齐白石加入的罗山诗社和龙山诗社)的社友,都是爱漂亮的少年,认为诗写在白纸上或普通的信笺上面,不很美观。有了他这个会画画的人,就去跟他商量,想请他制造花笺。  相似文献   

4.
据考证,齐白石先生涉猎工笔草虫可溯至19世纪末。约于1899年,齐白石得长沙一位沈姓老画师所画的草虫底本,始绘工笔草虫;20世纪最初的10年,他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徐改编著的《中国名画家全集·齐白石卷》,特别提及近年发现的一部二十四开草虫册中,包括齐白石绘制的《莲蓬蜻蜒》《稻穗螳螂》《油灯秋蛾》《芙蓉蝴蝶》《皂荚秋蝉》《枫叶螳螂》《蝴蝶兰飞蛾》等佳作,可一睹其早年工笔草虫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5.
说起书法艺术话题,一个是传统毛笔书法,另一个是现代硬笔书法。毛笔的笔锋特点是柔软而富弹性,硬笔笔尖则刚硬而富力度。尽管两种书写工具材质不同,但都有不少名家名作。环顾书坛,能够打破书法工具的材质局限,在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艺术两界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书法家屈指可数,而素负盛名的杨开金先生却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代名家。  相似文献   

6.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鸾翔凤翥,沧海桑田,一代又一代的志人高土书字写志,在我国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竖起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秦之古、汉之拙、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元之态、明清之朴,成为不同历史的审美表征,永远地嵌刻在历史时空中。去年11月11日,“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开幕式暨名家书法系列作品集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相似文献   

7.
一本齐白石画册放在桌子上,这是朋友送来的,看见它就不想再做别的事了,便坐下来欣赏。思绪一会儿跟着画面上游嘻的虾儿奔向那自由驰骋的广阔世界,一会儿伴随小蝌蚪们去领略美丽的田原风光,一会儿又由小鸡争虫联想到他日相呼的场面……。齐白石的画,以前在展览会上、荣宝斋的画廊里  相似文献   

8.
刘经富 《中国文化》2008,(1):120-123
龙榆生(名沐勋,别号龙七,1902-1966)是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的现代三大词学家,生前曾享有大名。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知之甚少了。我们都受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大量再版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和《唐宋词格律》的影响,可惜三书都不介绍编着者龙榆生的生平。  相似文献   

9.
<正>齐白石(1863—1957年),湖南湘潭人。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别号白石老人,遂以齐白石之名行世。他工诗文、篆刻,擅画花鸟虫鱼、人物和山水,造型简练质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波普艺术作品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名家作品的成交价动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可以说,波普艺术作品形成了一种国际时尚。但国人对波普艺术的了解,却仍感新鲜和陌生。  相似文献   

11.
佛武寿     
《寻根》2006,(3):F0002-F0002
释行锋(刘锋),1967年生,河南太康人,嵩山少林寺三十二代弟子,“金至尊”世界武术名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音乐名家如繁星璀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大师不断涌现,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感受着来自欧洲大陆的艺术气息,与此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音乐艺术家们快快成长,从而使得英国音乐得以复兴,在欧洲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以“粉墨登场”为题的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荟萃南北,其首展选择上海,是对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中国戏画”开山者关良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水墨戏画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浦区图书馆“名家谈曲艺”系列讲座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和上海市曲艺家协会成立50周年,4月20日上午,上海曲协联手上海黄浦区文化局、黄浦区图书馆推出“聚焦曲艺,传承发展——名家谈曲艺”系列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5.
如果只用一个字概括一些20世纪大家的作品的话,那么,吴昌项是“苍”,齐白石是“趣”,黄宾虹是“润”徐悲鸿是“雄”,李可染是“厚”,傅抱石是“秀”,林风眠是“雅”,潘天寿是“霸”,刘海粟则是“狂”。 当然,这种“狂”不是狂妄,也不是疯狂,而是“狂放”。是豪情激荡,是内力外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盛大敦煌     
由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于戊子春节之前,以颇大的规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名为《古韵新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创作展》和《面壁生华——艺术名家与敦煌》的两个展览,也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同时展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画坛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画派纷呈。30~40年代,由张善子和张大干兄弟始创的“大风堂”画派(其名源自张大干画室名)即其中之一。无论成员组成,还是历史角色及艺术建树,该画派均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8.
肇庆启聪学校是一所专门对聋哑少年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学校开设的工艺美术班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的工艺美术技能为目的的一个职业教育班。在2000年初,学校与肇庆市制砚名家陈日荣先生合作,工艺美术班正式开设了端砚制作教学专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6-17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四大主题之一的“中国与世界”部分的重要展项——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先生的专题展《吴作人展》10月15日在布鲁塞尔市政厅开幕,共展出吴作人近百幅作品,既有《任重道远》《齐白石像》和《熊猫》等经典作品,也包括他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期间的珍贵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驻华的外交使团中,对中国了解最深的恐怕莫过于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先生了。早就听说他曾为许多新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作过翻译,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有着广泛的交往,加上他父亲在中国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因而我一直想亲眼目睹这位外交名家的风采,听他讲述那令人追慕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