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0例2009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对照组,选择500例2010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28.534 0,P<0.01),家长满意度提高(χ2=27.512 2,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将近两年在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100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的满意度。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接种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28.534 0,P<0.01),家长满意度提高(χ2=27.512 2,P<0.01)。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可以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中心接种的96例社区儿童作研究对象,予以预防接种,并按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就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17%,儿童家长满意度是100.00%;对照组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75%,儿童家长满意度是91.67%;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儿童家长满意度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崔燕妮 《妇幼护理》2024,4(1):130-132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在疾控儿童预防接种临床护理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实施预防接种儿童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接受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接种依从性,接种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接种理论知识、疫苗安全管理、安全注射操作、人文关怀服务、接种反应报告处理),接种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来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467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后来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489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优于对照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在本社区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6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3—12月的预防接种儿童32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对免疫接种的满意率为98.45%,对照组为89.54%,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庄银丽 《妇幼护理》2023,3(24):5879-5881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2 月我院接种的 84 名儿童,以随 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家长满意 度和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家长满意度和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儿童预防接种,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儿童家长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象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2组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49,P=0.001),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791,P=0.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免疫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刘洁 《妇幼护理》2023,3(18):4404-4406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22 年 2 月至 2022 年 11 月于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 童 84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儿童实施细节护 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儿童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24%vs78.57%)(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模式用于预防接种儿童中可明显提高依从性, 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妇幼护理》2022,2(22):5158-5160
目的 评价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本中心预防接种 的 110 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 55 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观察组施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接种依从性、不良反应率、服务质量以及接种及时率。结果 观察组接种依从性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儿童呵护、护理服务、医疗态度 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 防接种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依从性,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儿童康复病房的专科护理质量及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240例脑瘫患儿按住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六关键”管理(即关键护理人员、关键护理制度、关键时段、关键患儿、关键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静脉穿刺成功满意度、家长运动功能训练方法掌握程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士静脉穿刺成功满意度、家长运动功能训练方法掌握程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P〈0.01;Z=4.04,P〈0.01;Z=4.21,P〈O.01;x^2=66.41,P〈0.05)。结论“六关键”管理实现了重点护理环节的有效控制及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管理,有效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及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士应用互动模式引导家长参与肺炎患儿的护理对家长疾病应对能力的影响。 方法 对入选的患儿家长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双向性的互动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传统单向性的护理模式。 结果 家长心理压力水平观察组分值为(26.087±2.639),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家长参与护理的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14.692,P<0.01);出院后子女患病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 护士应用互动模式比传统的单向性护理模式能更有效的提高家长在患儿生病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患儿家长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的满意率,患儿住院时间及惊厥复发次数。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小儿预防接种满意度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需预防接种的小儿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行各项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长接种时配合满意度、接种后满意度和小儿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难治性癫痫坚持生酮饮食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给予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配制及管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家庭护理指导、疾病的管理、心理干预等方面;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结果:6个月、12个月时干预组坚持生酮饮食治疗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果: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系统的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妇科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志愿者护理服务方案。比较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前、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志愿者咨询护理服务实施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由实施前的80.3%,提高到实施后的97.8%(P〈0.01),病人的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81.1%,提高到实施后的99.5%(P〈0.01)。结论: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后,护士有了专门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及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之相关制度的实施及运作,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家长为患儿吸痰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肺炎婴幼儿护理对家长为患儿拍背吸痰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婴幼儿人院顺序对入选的患儿家长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传统单向性的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参与护理的程度及对患儿吸痰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家长对患儿吸痰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