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关于做好土地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做好土地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事关大局.笔者认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把握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之间的关系;要十分重视遵循土地管理中的客观规律;要在土地征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首批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实践的几点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立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是一项创举。认真总结示范区建设的得失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作出5点结论:第一,土地开发整理必须适应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二,土地开发整理政府投资要体现公益性,其他社会投资要坚持有偿性;第三,土地开发整理应体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第四,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项目实施阶段各项管理工作;第五,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在注重权属调整中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分析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探讨了实现土地供需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搞好微观管理;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大开发整理力度,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强化执法监察,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首先必须理清权属关系并明确其重要性。整理前要依据土地调查和登记资料,做好整理前权属状况的确认。涉及权属调整的要依法和按程序确认调整后的权属,进行变更登记。要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尊重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已成为国际土地科学的前沿领域。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葫芦岛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表明:2003-2009年葫芦岛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是逐年提高的,说明葫芦岛市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据此提出了葫芦岛市未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在资源环境方面,要搞好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方面,要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方面,要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 ,总结了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均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耕地掠夺式经营 ,土地污染严重 ,建设用地占用大量土地 ,城市土地空间发展和利用不充分 ,自然灾害毁地。在此基础上 ,就加强保护吉林省土地资源提出了要严格保护耕地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治理 ,挖掘城市建设用地的潜力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首先必须理清权属关系并明确其重要性.整理前要依据土地调查和登记资料,做好整理前权属状况的确认.涉及权属调整的要依法和按程序确认调整后的权属,进行变更登记.要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尊重原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区废弃区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缓解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我国矿区废弃土地的现状;阐述了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存在技术设施问题,为废弃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胡克 《资源与产业》2004,6(5):21-23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总结了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均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掠夺式经营,土地污染严重,建设用地占用大量土地,城市土地空间发展和利用不充分,自然灾害毁地.在此基础上,就加强保护吉林省土地资源提出了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加强土地生态环境治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的潜力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矿业用地现状及其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结合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探索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合法,分析了矿业用地的范畴、采矿用地特征以及我国采矿用地供应规模和采矿损毁土地规模;基于采矿过程与土地产生的关系提出了矿业用地少占地、造好地、快复垦和利用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并从探矿、可研、采矿、闭矿全程要通过规划、工程节地以及矿业用地改革等途径,实现矿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青海省省情出发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土资源工作。即树立科学的资源利用观和管理观 ;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放松 ;把保护资源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牢固树立保护资源就是保护发展的观念 ;要着眼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源环境问题 ,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新兴而系统的公益性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实现宏观统筹并与其他社会事业相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含义的界定、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社会性及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云南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战略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国土资源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新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服从、服务于新疆经济的大发展。用科学的发展观 ,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增强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其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法律制度规范的总和,是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基础,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能构建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必须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论述了以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经营的方式来突破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瓶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行征地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地保障 ,但同时也存在补偿费偏低、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被征地农民失地失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 ,改革征地制度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 ,严格耕地保护 ,促进社会稳定 ,保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 :应当在征地制度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 ,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农民征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其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法律制度规范的总和,是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基础,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能构建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必须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论述了以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经营的方式来突破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瓶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探索一条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途径,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仅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成为国土部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确保建设用地及时有效供给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建设要开展,而耕地资源有限,就必须加强土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上挖潜,使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得以实现。要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高认识,把土地开发整理看成是顺党心、合民意、求发展的历史选择,看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光荣任务,夯实基础,建立素质高、业务精、技术好的专业队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本质上看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新经济的挑战 ,国土资源管理有必要形成一种新的理念 ,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 ,我国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努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与之相适应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 ,并用以分析和判断经济运行中与国土资源相关的现实问题 ,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对矿区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现状进行对照分析,针对矿区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放到区域经济规划中来定位,进而提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时续性生态复垦的矿区复垦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