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医学的形神治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中医学认为,形、神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临床治疗时,通过调形可以治神,通过调神亦可以治形。历代中医古籍文献不乏相关记载。如明·周于蕃《仙传男女小儿科推拿秘诀》采用按摩鱼肚穴的方法治疗小儿昏睡不醒,清·何贵孚《伤寒论大方图解》以大、小承气汤治神明昏乱、谵语如狂,清·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用挑刺两肩、艾灸肛门之法治流涕心痛、昏迷不醒等,均属调形以治神的典型代表。而宋抄本《天医符录》、明·高濂《遵生八笺》、清抄本《天医祝繇科流传奥旨》等书中的诸多祝由符咒,又是调神以治形的历史见证.加之明·吴惟贞《万寿仙书》、  相似文献   

2.
道、释两教,一直把“虚静”、“静心”作为养生理论的核心,并视此法为人体养生之要诀。所指“清”与“清虚”的含义,医道两家亦有辨析。其“清”,明·高濂在《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中引证:“《仙经》:‘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真仙直指》说:“清谓清其...  相似文献   

3.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经审证,得其要旨;立论气化,申易发经义;论开合抠,重视扬枢三个方面对清·陈修园的《伤寒医诀串解》进行了学术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消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首次将消法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进一步丰富了消法的使用范围。至清·程钟龄明确提出消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确立了消法在中医治法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汉蜀医涪翁及其弟子程高、郭玉,是祖国医学史上有贡献的人物。但是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却不多。历代医史书籍,如南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和张杲《医说》,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以及解放后出版的陈邦贤、严菱舟《中国医学人名志》和现行的几种医史教材等,对他们的评介,基本采自《后汉书》郭玉传。近年,笔者在阅读四川方志和  相似文献   

7.
陈文中生卒年与《小儿病源方论》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中生卒年与《小儿病源方论》的成书年代陈文中,字文秀,是晚宋时期著名儿科医家。其代表作是《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关于其生卒年代,一直没有明确,《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称生活于“十三世纪”,语焉不详。从陈...  相似文献   

8.
理瀹     
《中国全科医学》2011,(4):39-39
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日:‘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瀹也,瀹者养也。'”以此命名者有,吴师机改《外治医说》为《理瀹骈文》,其自跋云:“《外治医说》刊既成,时贤皆云不甚解。其欲得吾之说者,则取其方而已。  相似文献   

9.
胸痹是指以胸膺部闷塞及疼痛为主的病证。祖国医籍对于胸痹心痛的记载甚多。《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同篇还有“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  相似文献   

10.
试论女子以肝为先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分类号R271.1清·叶桂创“女子以肝为先天”,是说明治疗妇科病应重在治肝。王孟英在《柳州医话》中说:“肝主一身之里。”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肝为传病之源。”从《黄帝内经》直至现代《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有关妇科病的阐述,偏肝脏者居...  相似文献   

11.
郁证是指由情志不舒,气机郁结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以心情抑郁,情志失常,胁肋胀痛为特征。可见易怒善哭,喜太息,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女子月经不调等症状。对此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达之”,王履《医经溯源集·五郁论》中载“...  相似文献   

12.
《医学统宗》,明·何柬编撰。何柬,生卒年不详,字文选,号一阳子,海陵(今江苏泰县)人。此书约成于明代晚期(15 6 9年以前) ,最早记载见于明·殷仲春《医藏书目》(16 44年) ,书中记有“《医学统宗》八卷”。明末医家孙一奎(15 2 2年~16 19年)《医旨绪余》亦有论及。而日人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记为“未见”,《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未见。此书现存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为百百夏太郎氏寄赠本。目前国内可在郑金生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四册》中查阅本书。书末的《医学统宗·附杂录》题为“海陵一阳何柬撰”,此部分记载了明代…  相似文献   

13.
在《水浒传》、《醒世姻缘传》及其他古典小说中,我们常常见到绿林好汉利用"蒙汗药"劫掠朝廷官员钱财的故事。不少人认为,蒙汗药纯系子虚乌有。实际上",蒙汗药"确有其物。而古人用来制作蒙汗药的主要原料就是曼陀罗花。南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介绍"睡圣散"  相似文献   

14.
程玠,字文玉,号松崖,安徽歙县槐塘人,明·成化甲辰(1484年)进士。业儒精医,医著除《松崖医径》外,尚有《程松崖眼科方》一卷。《眼科方》载方凡31首,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用法涉及内服、外擦、外熏、外洗、外点以及治眼吹耳等,足见程氏治疗眼科疾患颇多巧思,为发掘并继承前人钓医学遗产,兹据常州长年医局,清·光绪辛巳(1881年)刊本,对程氏《眼科方》的制方特点及其学术见解,撮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对痛证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对痛证的论述张延昌甘肃中医学院李林,王琴甘肃中医学院《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中简牍共92枚,其中关于“痛”(简文中用作“恿”,“痛”的异体字)的简牍文就有17枚,文中涉及到对于诸痛证的用方、用药、调护及禁忌等。其内容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籍考》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籍考》评介邢安菊马涌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50014关键词中国医籍考丹波元胤评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17《中国医籍考》原名《医籍考》,系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胤编撰,约成书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全书共80卷,著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  相似文献   

17.
《扁鹊心书》是宋代医家窦材所撰写。窦材擅长针灸疗法,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临症时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同时注重配合灸法的诊疗思路,可谓是一部灸法专著。通过分析《扁鹊心书》的学术思想,对现代灸法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古籍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国史·经籍志》等古代综合性书目对中医古籍的归类和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反映了编者对古代医籍内容属性的不同认识。中医药学著作的现代分类方法,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回顾曾经使用过的医籍归类和分类方法,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药图书文献整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阴黄"理论的发展中,《内经》、《伤寒论》奠定了黄疸及"阴黄"的理论基础,巢元方等隋唐医家始创"阴黄"的理论,宋代韩祗和、窦材两位宋朝医家将其推向成熟,明代张介宾使"阴黄"理论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0.
张介宾(公元1563年——公元1640年),字会,号景岳,明·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医学家。《浙江通志》论其医求“以扶元气为主,谓河间、丹溪立论稍偏,后世寒凉之弊多减元气。”《会稽县志》述其“医法东垣立斋”喜用温补,乃“医求中杰士也”。所著《类经》、《景阳全书》、《质疑录》等书,凡二百数十万言,其论综覈百家,剖悉微义,平正通达。对于中医基本理论,颇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