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场意外惊喜。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会在中国待这么久。"2000年初,26岁的英国牛津大学博士马克·巴特兰姆(Mark Bartlam)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访问学者,马克受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的邀请来到清华大学进行为期数月的学术访问,随后回到英国。同年下半年,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马克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长期邀请,作为外籍专家来到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这时的他,心中也只是思量着在中国待两到三年。  相似文献   

2.
米卢2000年执教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01年10月7日率领中国队从亚洲预选赛中出线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一圆中国足球44年来冲进世界杯的梦想,完成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米卢提倡的快乐足球实际上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朱熹曾经说过“教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必须先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去探索掌握。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它可以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由服从的客体向主动的主体转变这也是当代体育教学所希望的即快乐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陈润吾祖籍江苏,1949年出生。同年随其父赴台,在台湾度过了俭朴贫寒的青少年时期。1973年,陈润吾从台湾来到美国,闯荡硅谷,迄今已有29年。这29年中,硅谷从默默无闻到名重全球,陈润吾自己也从白手起家,到功业有成。他所经历的创业之路,相信对于现在或将来有志于闯荡海外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硅谷经受磨练陈润吾是23岁那年,在台湾念完大三,带着一年的学费来到美国的。到了假期,与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陈润吾开始打工积攒学费。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在餐馆洗碗,直洗得满手都是裂开的口子。干完餐馆的活儿,再去糖果店…  相似文献   

4.
从哪里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还是跟中国人交朋友?鱼和熊掌兼得当然是再理想不过了,或许还有人会说,这两者唇亡齿寒,密不可分。不过请让我在这里先花点笔墨自我嘲弄一下吧。自从2010年9月我来到中国,到如今我在浙江一所小大学任教已经一  相似文献   

5.
中哥之战说明什么? 我从来关心中国足球,也爱看国际高水平的足球比赛,算得上是个83岁的老球迷。但是由于谁都知道的原因,多年来中国足球提不起我的兴趣,干脆不看。本届世界杯赛不同,因为中国足球多年改革、努力,又重金聘请了一位有经验的洋教头米卢。比曾经吹得很响的施拉普纳和霍顿有所不同,他终于帮助我国足球冲出亚洲,直奔世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编辑的新闻稿件曾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他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离开众人心驰神往的美国。他在年逾花甲的时候选择来到中国。他用亲身经历向世人宣告:生活在别处。在许多中国人还在对"美国梦"孜孜以求的时候,约翰·莱顿(John Lydon)带着另一种憧憬来到中国工作,那个时候他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在许多人满以为事业有成而肆意享受生活的时候,他放弃了美国这个报  相似文献   

7.
艾迪·史蒂芬·米尔斯(EddieStephenMills)来自美国的阿拉巴马州,他自称是阿拉巴马的“乡村男孩”。他是典型的美国南方人,高大的身躯,红润的面容,爽朗的精神,散发着阳光般的快乐。11年前,米尔斯在一个朋友的劝说下,试着给中国几个地方发去自己的简历,希望能在中国一展才华。海南不是第一个邀请他的地区,但却同意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一同落户。于是,这个美国人便怀着对中国的神奇向往和对中国人的美好感情来到了海南这片孕育着生机的热土。艾迪·米尔斯一到海南,便被这里美丽旖旎的热带风光深深吸引了,但当了解到海南的英语教学,尤其是海南大…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我来到郑州。在此之前,从郑州到柏林的一个好友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他的家乡和郑州大学的事情。他告诉我,郑州大学最近开设了德语系,正在招聘德语教师。我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几年前,我在上海和北京求学、生活,也饱览了中国这个神奇国度的许多处胜地。在我眼里,中国一直是个神秘的国度,  相似文献   

9.
唐纳德·库默菲尔德的人生经历极不普通.从第一波士顿公司副总裁到纽约市第一副市长,从美国新闻出版公司总裁再到国际期刊联盟主席,这位足跨政界、商界和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凭借出众的敬业和开创精神,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2005年11月底,唐纳德·库默菲尔德来到中国,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畅谈了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及他对中国期刊业的信心和期望.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他一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国王被他扰得不能安静,但始终想不出办法来。船上有位哲学家说道:"您若允许我试一试,  相似文献   

11.
沙博理先生,1915年生于美国纽约。他在美国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了几年律师。后来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汉语水平,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自费深造汉语。1947年他来到上海,后来又到了北平。不久北平和平解放,他被派到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与叶君健一起办英文《中国文学》季刊。1953年他到外文出版社工作。1963年他加入中国国籍。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2.
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简称UMKC)的Patrict A.Randolph.JR,是该校的法学院教授。1994年,Randolph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作为美国法学教授到中国访问,并且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访问教授。从那时起,他就为推动和促进北京大学法学院和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法学院乃至美国法学界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开始辛勤工作,并为之作出了卓越贡献。Randolph已经把自己当作北大法学院的一员,每当有了建议或想法,直接就去找院长谈;为了工作,可以和中国同事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位襟怀坦白的美国老人,和他合作,你不必担心哪种…  相似文献   

13.
王选 《人才瞭望》2011,(11):84-84
老外买柿子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材,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人,牛津大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华记者。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却有一个普通的中文名字:何伟。这似乎体现出他的一种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许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变化,以及什么样的改变。何伟1996年来中国当英语老师,那时他27岁;到2007年回美国时,已经成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并且娶了一位华裔妻子,那时他38岁。他在中国的10余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10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中国巨变  相似文献   

15.
不速之客 今年5月3日,上海浦东机场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个子不高,秃顶,面色红润,沿上嘴唇留着一横道整齐的白色短胡子。客人是中国有关部门请来的法国纺织老专家。不过,原先约好的行程是在5月8日,接待单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不打招呼提前5天独自一人光临上海。 老专家名叫波纳德(WELSCHBILLIGBERNARD)。此行是他第三次来中国。 他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是1990年,当时在浙江湖州的一家纺织厂工作了1个月;8年后,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山东的一家纺织厂指导1个月。这一次,他要到浙江新昌毛纺织有限公…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让-弗朗索瓦·唐泽尔,已过了67岁,他却从没想过退休,目前在法国水资源国际办公室担任总经理.2010年以来,他参与了中法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这一项目有一支由60余人组成的中法科学家团队.唐泽尔认为,中国的开放和技术的发展令国际交流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开放的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才来到这片土地,成就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正谢里,这位年仅45岁的噪声专家,来中国商飞已经3年多了。关于他来到商飞的故事,他的中国夫人可是充当了关键角色。早在2008年,还在波音民机公司任职的谢里,在新闻里看到,研制大型客机的中国公司成立了,他颇为激动地和同事们讨论这件事,"这真是个创业的好机  相似文献   

18.
沙博理(Sidney Shapiro)从未想到,他当了一辈子的翻译。
  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的沙博理,做过律师,也曾加入美国陆军服役,还阴差阳错地学了中文。1947年4月,沙博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上海,这一年,他32岁。就在这一年,沙博理与凤子相遇,从此一生没有分离。  相似文献   

19.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0.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