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宇红 《中外医疗》2013,32(17):112-112,114
目的研究派丽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该院口腔内科近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4例(108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基础治疗组(牙周基础治疗)和派丽奥组(牙周基础治疗+派丽奥)各32例,比较组别间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的阳性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3、6个月PD、GI、BOP3项指标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基础组相比,派力奥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第8周,派丽奥组的GI(0.900.31)、PD(3.710.37)mm、BOP(14.8‰)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局部派丽奥抗菌治疗,操作简单,能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的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探诊出血状况,且药效持续更为长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局部应用新型牙周药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3例共176颗患牙,采用患者患牙的自身对照设计,牙周袋内放置新型牙周药剂,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后的GI、BOP、牙周袋深度的改善、临床疗效的综合评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应用新型牙周药剂治疗慢性牙周炎,可减轻牙龈出血、消除牙龈炎症,该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8,(3):353-355
目的:分析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0例(120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45例。A组根管治疗完成7d后,B组则于根管治疗5周后进行牙周治疗,均采用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不同时间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牙龈指数(GI)、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牙龈附着水平(CAL)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D、BOP、GI、SBI、TM、PLI、CAL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1、3个月PD、TM、PLI、CAL降低幅度高于B组,其治疗后不同时间BOP均低于B组,治疗3、6、12个月GI低于B组(P均<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于根管治疗完成1周后行牙周治疗,疗效肯定,患者近期牙周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潜艇艇员长航前后牙周状况和牙周可疑病原菌的变化.方法 选择78名核潜艇艇员,于长航前后分别检查16、41牙位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并在颊侧龈沟底部采集龈下菌斑样本,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7种牙周可疑病原菌,比较枪出率.结果 与长航前相比,长航后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长航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中间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有增加(P<0.05).结论 核潜艇艇员长航可引起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病原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郑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32例,先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症状改善后再行正畸治疗,随访2 a,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临床附着水平(CAL)变化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正畸结束及2 a后患者PD、BOP、CAL、TD-BD、BC-TD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后与正畸结束后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正畸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且临床效果稳定持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L-17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牙位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17的浓度和总量。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IL-l7浓度和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且IL-l7浓度、总量与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临床附着丧失(CAL)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IL-l7发挥了重要的致炎作用。龈沟液中IL-l7的浓度、总量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7.
凌宁  李峥  叶眉  储昊  姚瑶 《安徽医学》2019,40(9):1017-1019
目的比较瑞士医迈斯(EMS)系统与牙周翻瓣术治疗中重度慢性单根牙及多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同时依据患牙数量分别分成单根牙组与多根牙组,观察组采用EMS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单根牙组、多根牙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退缩长度(GR)、临床附着丧失长度(CAL)及探诊出血阳性率(BOP)。结果观察组单根牙患者的GR及CAL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PD及BOP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多根牙患者PD、CAL水平及BOP阳性率较对照组高,GR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如是单根牙宜选择EMS系统治疗,多根牙则建议使用牙周翻瓣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83-186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肥胖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5所全日制高校的大学生604例,测量每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OP)、牙周探诊深度(PD);分析男女BMI差异,BMI与GI、BOP、PD的相关性。结果:男生BMI与GI、PD均呈正相关(r=0.249和0.247,P<0.01);女生BMI与GI、PD均呈正相关(r=0.116和r=0.163,P<0.05)。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男生、女生全身性肥胖与牙周炎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赵玥  陶李明 《安徽医学》2021,42(6):624-627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行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以每位患者左、右侧2颗同名单根后牙共180颗为观察对象,将左、右侧患牙按随机号码表抽样分为观察组(90颗)及对照组(90颗).观察组在正畸加力后行低强度激光照射颊、舌侧牙槽粘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处理.比较两组激光治疗后第1、3、5、7天疼痛评分(VAS评分),第1、2、3个月复诊时VAS评分,同时比较第1、3、6个月复诊时患牙牙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丧失值(CAL)、牙龈退缩(GR)情况.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PI、GI、PPD、CAL、GR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满足球形假设(P<0.05),主效应方差分析提示两组VAS评分、PI、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R、PPD、C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激光治疗可减轻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情况,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和分析242例牙周炎患者全口余留牙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从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患者中按要求选取242例牙周炎患者,年龄20~65岁,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探诊出血(BOP)的情况。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近颊、正中颊、远颊、近舌、正中舌、远舌)。结果牙周炎的严重程度随患者年龄加重,不同职业成年人牙周炎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农民组牙周炎程度最严重。结论 郑州地区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病治病意识。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晓丽  周嫣  陈燕  韦艺  卢其芳  刘红燕 《广西医学》2013,(12):1601-160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54例(实验组),非糖尿病54例(对照组)。调查两组牙龈指数(GI)、茵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CAL)及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体重指数(BMI)的差异;调查两组口腔健康意识、行为等(性别、饮食习惯、规律运动、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知晓率、每天刷牙次数)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牙周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病牙数、缺牙数也多于对照组(P〈O.05);对照组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次数多于实验组(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BI、CAL、BM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与2型糖尿病有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牙周病牙数、缺牙数较多,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意识不强,应当引起医患双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细菌性阴道炎和47例阴道健康患者.采集其阴道分泌物和牙周龈下菌斑,通过DNA提取和二步PCR的方法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sdenticola,T.d)、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intermedia,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nigrescens,P.n)、微小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P.m)、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F.n)和直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rectas,C.r)在其中的分布情况.同时记录社区牙周指数规定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结果 实验组的牙周病患病率、PLI、BOP和C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在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均检测出8种牙周致病微生物;T.d在实验组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7种微生物在2组之间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较高;8种牙周致病菌可能是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的常驻菌群.T.d感染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各30例,方法:①比较两组间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异(包括牙周指数-PD、GI、PL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龋病牙数);②比较两组间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数和产黑色素茵群数的差异;③调查两组间与口腔健康和冠心病相关因素的差异(包括每天刷牙次数、口腔健康和冠心病关系知晓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嗜成食、规律运动习惯)。结果①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PD、PL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龋病牙数、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可培养菌总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天刷牙次数、规律运动习惯及嗜成食方面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两组的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可培养菌总数和牙周袋探诊深度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状况尤其是牙周的健康状况与冠心病高度相关.应将牙周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口腔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都应将宣传、防治牙周病的知识作为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4.
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的牙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烤瓷冠修复前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需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再作烤瓷冠修复的患者91例135颗牙,修复后1年复查牙周情况,分析患者术后1年牙龈成形效果、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结果: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1年5.9%患者出现牙龈增生或退缩;牙龈指数轻度上升,有显著性差异;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其后烤瓷冠修复基牙牙龈成形效果良好,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Janti Sudiono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379-1381,1386
Objective:To know elderly oral and dental health status. Methods: The population (n = 202 ) was elderly from Government Health Center in South and West Jakarta. Oral and dental health examination based on oral hygiene index simplified (OHI-S), decay, missing, filling teeth (DMFT) index, the presence of periodontal and oral mucous lesions, mastication function that was considered by anamnesis, mobility and number lost of maxillary teeth, and occlusion contact. Results: Most respondents had caries lesions (84%), denture prosthesis needs (97%), periodontal lesions (79%), mastication dysfunction (51%), sublingual varieosities (52%) , and a small number of oral mucous denture related lesions. Conclusion: Many cases needed promotion, curative, and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s; therefore it was suggested to encourage oral and dental health care education as a part of general health care promotion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elderly health care service with the considerat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y aspec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症对牙髓感染的影响及重度牙周炎患牙的牙髓治疗时机和方案。方法 将443例重度牙周炎患牙分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及牙髓敏感干预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髓敏感患者40例共计108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经6个月随访,通过对比分析基础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牙髓活力检查(冷测、电测)及牙周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患牙牙髓敏感度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至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患牙牙髓敏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根管治疗对于患牙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指标较非根管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础治疗对于牙髓敏感症状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而根管治疗对于改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周基础状况作用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联合AH-plus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方法:84颗牙体牙髓牙周病患牙,随机分两组。实验组Vitapex略超充封药后1个月,去Vitapex,改AH-plus糊剂加牙胶永久充填;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永久充填。观察比较两组在第3、6个月时牙周袋深度(PD)、探诊出血(BOP)、牙龈指数(GI)的改变,并拍X线分析牙周骨缺损(CEJ-BD)和牙槽嵴顶(CEJ-AC)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PD、BOP、GI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牙周缺损区骨量增加显著(P<0.05),两者牙槽嵴顶骨量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联合AH-plus糊剂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进行治疗,可取的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e)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6例糖尿伯伴重度牙周炎患者,于牙周基础治疗前(不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AL),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牙周指标尤其是附着丧失(AL)高度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牙周破坏与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3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位患者至少有8颗天然后牙。每个象限中至少有2个牙牙周袋深度≥5mm,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以设A、D区后牙为对照组,共102颗;B、C区后牙为实验组,共107颗。观察这些牙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临床指标如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OP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