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术后高效避孕方法落实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给予PAC服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半年内再次意外妊振(1.5%)低于对照组(17.0%);人工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比例(96.2%)高于对照组(18.4%);避孕知识得分60分以上比例(98.8%)高于对照组(30.3%);观察组使用高效避孕措施(75.0%)高于对照组(29.8%)(均P0.05)。结论:PAC服务可有效提高人工流产妇女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和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少年性行为特点及避孕现状,分析青少年非意愿妊娠原因,为青少年优选避孕方法提供意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人工流产的14~19岁青少年共2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8-2022年青少年妊娠流产占比为3.9%;240例中未采取避孕措施101例(42.1%),采取避孕措施者139例(57.9%);主要采用男性避孕套避孕74例(53.2%),其次为口服紧急避孕药物23例(16.6%)、安全期避孕22例(15.8%),体外射精20例(14.4%)。未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为避孕药具获取不方便(47.5%),其次为既往不舒服的性体验(38.6%)及心存侥幸心理(33.7%)。对青少年人工流产者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咨询教育服务后,避孕知识问卷评分优级的占比明显提高,避孕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咨询教育服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青少年的避孕措施使用率低和缺乏科学避孕节育知识、接受性教育不足是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呼吁教育部门、学校、医院和社区加强对青少年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可及性及流产后服务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70例意外妊娠人工流产者,问卷调查获取可逆避孕认知情况。结果:调查对象宫内节育器知识得分(42.9±25.2分)高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6.6±3.4分)和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6.0±3.4分)(P0.001);不同年龄、居住年限、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本次医疗付费方式、妊娠次数、现有子女数、人工流产次数、今后生育计划、是否已避孕及使用过可逆避孕等知识得分存在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和婚姻状况是避孕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意外妊娠并行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水平较低,主要受年龄和婚姻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流产后妇女相关知识宣传及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宝应县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现状,探讨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方法对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 082例妇女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其避孕情况及意外妊娠原因。结果意外妊娠原因主要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未避孕177例(16.36%),其中未婚及45岁以上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失败866例(80.04%),依次为避孕套(43.99%)、宫内节育器(25.14%)、安全期(6.38%)避孕失败。结论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育龄妇女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正确掌握避孕方法,提高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方式选择、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因意外妊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人工流产后采取PAC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流产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及时避孕、术后6个月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情况。结果:两组本次意外妊娠原因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1±1.2 d)低于对照组(9.0±1.1 d),术后及时避孕率(100.0%)高于对照组(91.7%),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90.0%)高于对照组(75.0%),流产术后6个月内再次妊娠(3.3%)及重复流产(1.7%)比率均低于对照组(15.0%、11.7%)(均P<0.05)。结论:PAC服务可提高育龄女性流产后高效避孕方式选择、避孕措施及时落实率,对降低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人工流产状况、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采用避孕措施、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3 260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合格问卷3 056份。收集调查对象的婚育史、流产史、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避孕方法的使用、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意外妊娠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未婚人工流产1 449例(47.41%),已婚人工流产1 607例(52.59%);避孕失败2 177例(71.24%),其中采用避孕套失败的653例(21.37%),未采取避孕措施879例(28.76%);两次以上的重复人工流产2 067例(67.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为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避孕失败是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未婚女性所占比例与已婚女性相近;应对未婚女性施以正确、专业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教育;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对重复人工流产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翠芬 《卫生软科学》2014,(2):102-103,105
[目的]了解蒙自市人工流产患者年龄、流产次数情况,探讨避孕失败原因,为保障妇女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蒙自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并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收集人口学特征和人工流产信息。[结果]获得患者680例,平均年龄30岁,64.71%为2次及以上流产,避孕失败主要原因为未避孕(58.24%)和体外排精(21.32%)。[结论]蒙自市人工流产患者总体年龄偏小,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造成重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是生殖避孕知识的缺乏和不准确,流产后未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04-3205
目的:了解女性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方式。方法:对428例青少年非意愿妊娠行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情况及其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8例非意愿妊娠中,未婚307例,占71.73%;未采取避孕措施136例,占31.78%;避孕失败292例,占68.22%。结论: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生殖健康受到威胁,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避孕知识宣传,使青少年获得必要的、系统的性生殖健康知识及有效的避孕方法,降低青少年非意愿妊娠发生率,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自觉行动起来,维护青少年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少女的性行为和避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以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作为研究现场,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对年龄≤20岁的人工流产少女525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未避孕(67.6%)和避孕失败(25.2%)。未避孕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偶尔无避孕性行为不会妊娠,导致避孕失败的方法依次为体外射精、避孕套、安全期和紧急避孕药。在过去6个月内,每次性行为都使用避孕措施的占4.2%,25.2%研究对象从未使用过任何避孕措施。研究对象与男伴同居的比例非本市户籍(58.1%)高于本市户籍(41.1%),农村(59.8%)高于城镇(47.9%)(P<0.05)。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重复性流产的因素,发现年龄和收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和P<0.01)。结论:未婚同居、收入水平低、年龄小、避孕措施使用率低和方法低效是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可及性及流产后服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闵行区对≤25岁未生育人群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上海市闵行区计划生育门诊手术点行负压吸引手术且≤25岁的未生育女性3 500例,分析重复性流产的原因。严格按照《闵行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规范2015修订版》对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咨询及随访服务。分别在人工流产后2~3个月及人工流产后6个月两次以电话随访形式进行干预,内容包括了解随访对象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具体避孕方法,以及有无再次妊娠或人工流产,对未落实避孕措施对象督促其落实有效避孕方法。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对生殖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包括生殖健康、流产后注意事项、紧急避孕、避孕方法、避孕药具、性传播疾病6个方面的知识。分析研究对象干预后的有效避孕率、再次人工流产率。结果重复性流产组女性饮酒史、吸烟史、同居时间≥1年、多性伴侣、避孕不当占比分别为7.23%、7.86%、75.47%、18.55%、76.42%,均显著高于初次流产组女性的3.08%、4.02%、62.76%、11.28%、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殖健康、流产后注意事项、紧急避孕、避孕方法、避孕药具、性传播疾病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 500例患者中,干预后有3 195 (91.29%)例患者避孕有效,305 (8.71%)例避孕失败,其中再次人工流产263 (7.51%)例。结论闵行区≤25岁未生育人群重复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饮酒史、吸烟史、同居时间≥1年、多性伴侣、避孕不当有关,采取健康宣教措施后患者对生殖保健知识的了解更多,且有效避孕率较高,再次人工流产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未婚人流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选择接受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3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未婚人流女青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人工流产史、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统计分析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300例未婚女青年中,重复人工流产94例,占31.3%;生殖道感染157例,占52.3%;有256例对避孕方法不了解,占85.3%;44例了解避孕方法,占14.7%;268例因未采用避孕措施而致意外妊娠,占89.3%;仅有32例由于避孕失败造成意外妊娠,占10.7%。结论:为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及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预防未婚青年生殖道感染和意外妊娠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市女青年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探讨人工流产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郑州市年龄≤25岁1100名人工流产女青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22.50±1.68)岁,平均月收入为800元,职业以公司职员为主(29.4%),大部分未婚,流动人口占75.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和常住人口相比有统计学意义;34.9%的女青年经历过流产,首次流产未婚者占72.6%,且随着年龄增加,重复流产率逐渐增高;本次妊娠原因67.9%的女青年未采用避孕措施,32.1%为避孕失败,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避孕套(44.5%)、安全期(25.2%)和体外排精(15.9%);过去3个月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是避孕套(82.3%),其次为紧急避孕(28.5%)、安全期(27.7%)、体外排精(22.7%);谈及避孕知识,深入到避孕措施具体使用方法回答正确率较低。结论: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未采用避孕措施,而使用避孕措施的女青年中,坚持使用和正确使用有效避孕措施率低,且流产女青年掌握的避孕知识有限,应加强未婚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避孕知识宣教和咨询,内容侧重坚持、正确使用高效避孕措施的宣传,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从而避免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年龄≤25岁青少年人工流产现状和PAC服务前后对避孕方式的选择,分析LARC在该人群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对2018年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年龄≤25岁青少年实施术前问卷调查和术后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服务,统计分析该人群对避孕方式的选择。结果年龄≤25岁青少年占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总人数的38.43%。实施PAC服务后避孕意识增强,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较PAC服务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选择高效避孕措施的比例明显增高,如复方口服避孕药(76.46%vs 1.03%),LARC(12.13%vs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25岁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高;PAC服务后青少年能更好地选择高效的避孕措施,但目前LARC在该人群中并不受青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北京户籍重复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宣教内容及形式。方法:2011年10~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抽取6个区县18家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对在门诊行早期人工流产的非京户籍重复流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5例调查对象中32.4%调查对象存在人工流产的高危因素。本次人工流产原因59.9%因为避孕失败,而其中32.6%使用的是传统避孕方法。前次人工流产后首次性生活38.4%未采用避孕措施,其中70.9%的人认为不会妊娠。人工流产后首次性生活是否避孕与对该次流产服务的满意度及避孕宣教有关,对服务不满意者、流产后未被告知需避孕是没有使用避孕措施的危险因素。有50.4%的人在使用避孕方法时遇到过问题。结论:北京地区非京户籍重复人工流产者高危流产比例高,避孕知识缺乏,因此应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流动育龄妇女能接受的健康宣教形式,内容上应更注重具体的避孕方法,保证避孕措施落实,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避孕措施的改进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确诊早期妊娠并自愿行人工流产的女性806例进行避孕现状调查,并对避孕措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6例人工流产女性中未婚615例(76.30%);避孕频率较高(每次/经常采用避孕措施)的311例(38.59%);避孕措施以低效避孕方法为主,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564例,达69.98%;重复人工流产258例(32.01%);生殖道感染694例(86.10%)。未婚女性避孕频率[20.33%(125/615)]低于已婚女性[97.38%(186/191)],重复人工流产率、低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34.96%(215/615)、78.86%(485/615)]高于已婚女性[22.51%(43/191)、41.36%(79/191)](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学历低、避孕知识得分低、人工流产危害得分低、男友对避孕知识不了解、男友的避孕态度为不关心,均是影响避孕频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未婚及流动人口女性进行人工流产危害和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高效避孕药具的使用率,并引导男性积极参与避孕,是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计划生育门诊实施个体咨询对女性人工流产后即时避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4年3月到本院东、西院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人工流产女性1036例,其中西院366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服务;东院670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人工流产术前一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给予一对一个体咨询。结果:两组人工流产女性流产后即时避孕的意识、避孕方法的落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流产后立即避孕率(100%)高于对照组(85.0%);高效避孕方法立即落实率(85.6%)高于对照组(15.9%)(P0.05)。结论:个体咨询可以提高门诊女性流产后立即避孕率,显著提高高效避孕落实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人工流产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因意外妊娠自愿行人工流产且年龄46岁妇女120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0例)与观察组(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CNP随访,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随访依从性(78.8%)、对服务满意度(95.8%)、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得分优良率(93.5%)及高效避孕率(72.9%)均优于对照组(47.2%,80.6%,53.9%,25.0%);不安全避孕率(3.2%)及未避孕率(1.1%)、不良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和重复流产率(4.1%)低于对照组(46.4%,14.6%,26.9%)(P0.05)。结论:CNP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可有效提高随访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增长妇女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有效避孕,改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以便给育龄妇女提供更加优质的流产后服务,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到我院做人工流产的68例意外妊娠妇女,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干预一年后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人工流产后主动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两组也有所不同,且均为干预组(97%)高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能进一步提高她们对再次发生意外妊娠的防范意识,在一定成程度上提高育龄期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进而采取相关的避孕措施,为自身的生殖健康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需求现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接受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少年586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性健康知识需求,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5±1.1)岁,65.02%的人首次性交时未做避孕措施,91.30%的人首次性交为自愿进行的,39.25%的人存在流产史,39.42%的人不知道人工流产所带来的危害性,56.31%的人所采用的避孕措施无效,43.86%的人不明确避孕措施和使用方式,100.00%的人均有了解避孕知识的需求,59.56%的人希望从医护人员或医院获取到性健康和避孕知识。避孕方式上,使用避孕套占31.91%、安全期占23.21%、体外射精占16.21%。结论分析后得知,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人群首次性行为年龄有所提前,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较高,对女青少年人群加强性健康和避孕知识普及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面对面访谈了解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状况,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080例对象中有431例(39.9%)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99例(46.2%)采取非高效避孕方法,150例(13.9%)采取高效避孕方法。本次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为未避孕(75.3%)和避孕失败(24.7%)。认为接近绝经期不需要避孕和偶尔一次性生活不会妊娠、避孕方法使用不规范、未按时随访长效避孕措施及采用效果较差的避孕方法为导致本次人工流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对特殊的生理原因及认知不足,避孕意识薄弱,避孕方法选择和使用不当,长效避孕措施随访管理不到位较为突出,存在未被满足的避孕服务,应关注围绝经期妇女避孕及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