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去势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外,予以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职护士分别于干预前、术后7天及1个月(门诊复查时)与患者进行访谈,填写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术后7天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5,P0.01;t=2.39,2.08,2.51;P0.05),而SAS及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2.44;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记录术后尿频、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失禁持续时间;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尿频、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4.013,4.381,4.114;P0.05);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尿失禁持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3,-12.519,-8.813;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6.375,P0.01)。结论: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术后尿频、尿失禁发病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9月因肺癌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入院时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6,-10.869;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56,P=0.630),术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5.150;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其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61,2.603,2.503;P0.054)。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化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7.373,-14.357;P0.05);化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心理宣教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术前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术后1、3、7天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105,2.825;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62,3.086;P0.0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4.75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2)。结论: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配合心理干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为对象,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110)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实施认知干预配合心理干预,n=150),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焦虑抑郁情绪[Zung氏焦虑自我评价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我评价量表(SDS)]变化,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心率、SAS、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仅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穿刺前30min、术后仅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升高(t=16.781、17.543、5.528,F=12.065、14.361;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前30min、术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2.908,-12.695,-4.007,-8.076,-5.249,-13.091,-5.719;P0.05);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χ~2=4.23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00%,较对照组18.18%明显低(χ~2=6.096,P0.05)。结论:认知干预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并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术后SAS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干预前:t=-0.270,P=0.788;干预后:t=-7.110,P=0.000);干预组对疼痛的耐受性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χ2=6.631,P=0.036)。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术前1天、术后2天及术后2周进行焦虑状态评估。结果对照组术前1天和术后2天SAS得分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t=5.79,6.36;P0.05),2周后患者SAS得分较术前1天和术后2天显著下降(t=-6.61,-7.17;P0.05)。而干预组术前1天和术后2天SAS得分较入院时无显著差异(t=1.85,1.61;P0.05)。入院时干预组和对照组SAS得分无显著差异(t=-0.31,P0.05),而干预组术前1天、术后2天以及术后2周SAS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60,-4.26,-2.77;P0.05)。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的焦虑,积极有效的认知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因素分析及跨理论模型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76例中晚期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入选对象的负性情绪,并按跨理论模型指导进行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负性事件频数及刺激量、生活事件总频数及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t=23.030,22.489,11.009,9.690;P0.05);而两组正性事件频数、正性事件刺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恐慌、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7.123,19.487,18.528,23.791,13.847,19.083,14.969,14.877;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10,-43.054;P0.05)。结论:在中晚期肺癌手术中,针对肺癌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开展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着重心理干预,并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测定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778,-3.738;P0.05);干预前,两组GSE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1,-4.569;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2.451,9.568;F组间=18.726,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焦虑、抑郁的疗效,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孕期心理干预指导)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指导),比较两组分别于入组时、产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产后7 d、15 d及30 d爱丁堡产后抑郁领表(EPDS)评分。结果两组入组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个月,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8,-8.836;P0.05);研究组产后7 d、15 d及30 d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3.201,-2.640;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及健康保健指导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自护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83例,对照组患者在所患疾病临床治疗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其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1)研究组干预后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4.976,6.155,6.454;P0.001);(2)研究组干预后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0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3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χ~2=9.035,P=0.003)。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作为青光眼手术治疗首选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缓解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9.620,P0.001)、SDS评分(t=-8.79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无或轻度焦虑或抑郁患者人数比例(χ~2=4.596,7.350;P0.05)显著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χ~2=8.292,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F(t=18.315,P0.001)、RP(t=17.070,P0.001)、BP(t=15.766,P0.001)、SF(t=12.868,P0.001)、RE(t=17.404,P0.001)、MH(t=15.654,P0.001)、VT(t=15.600,P0.001)、GH(t=14.698,P0.001)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与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112例,对照组患者1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进行健康、社会、家庭、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入院时两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术后半年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4.49;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7.08,9.52,8.96;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有关性方面的改变,结果显示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自信心、性欲、性唤起所需时间、性高潮出现频率、阴道干燥以及和爱人交流性问题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8,88.72,114.59,55.45,49.33,102.89;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后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焦虑与抑郁的症状,提高性生活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其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前适应性训练,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情绪、术后疼痛感等具体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4.107,5.090;P0.001);(2)研究组患者术后1h、12h、24h、48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8111.643,9.093,0.771;P0.001);(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χ~2=6.986,P0.01)。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用术前适应性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其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首选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共236例,按照是否采用团体心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115例,对照组121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天、3天、2周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应激反应指标NO、ET、IL-6和CRP,对比患者入院时和术后2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干预组患者的平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144,P0.01),两组术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3天和2周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27,5.902,8.991;P0.01),两组术前的ET、NO、CRP和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3天干预组患者的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314,P0.01;t=4.584,P0.01),术后2周两组之间的E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3天和2周干预组患者的NO、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942,4.083,8.288,4.084,4.016,8.695,2.688,4.027,4.117;P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焦虑,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8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分。依据评分改变情况判断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治疗2周后HAMA评分显示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HAMA评分显示研究组与治疗前比较评分显著降低(t=4.43,P0.01),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21,P0.05)。治疗2周后HAMD评分显示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t=2.26,P0.05),研究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t=4.43,P0.01),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34,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t=2.49,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优于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