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9月因肺癌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入院时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6,-10.869;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56,P=0.630),术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5.150;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其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61,2.603,2.503;P0.054)。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8月住院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模式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WHO)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抑郁和焦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状况;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前,各项评分均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中心理健康(t=2.264)、社会关系(t=2.309)以及环境融洽度(t=3.09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t=-2.257)、睡眠质量(t=-2.081)、关节功能评分(t=-2.4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t=-2.136)、SAS评分(t=-2.16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关系和环境融洽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负性心理、病耻感、心理弹性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9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并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干预,观察组给予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价病耻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病耻感得分、CDRISC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3个月干预,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时的SAS评分(t=-11.283,P0.001)、SDS评分(t=-7.851,P0.001),病耻感得分(t=-9.242,P0.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RISC评分(t=6.793,P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认知干预在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和病耻感,并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家庭干预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营养情况、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60例C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家庭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调查生活习惯的依从性,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1,-3.898;P0.01),观察组不吸烟/戒烟、合理运动、按时入睡、合理饮食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5,7.564,6.154,5.699;P0.05);观察组干预后ALB、Hb、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8,3.249,2.154;P0.05)。结论:系统性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CRF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维持良好生活习惯,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心理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身心健康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78例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FTS组45例、对照组33例,前者实施FTS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差异有显著性(t=-6.859,-4.948,-5.646,-5.130;P0.05)。FTS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χ~2=4.728,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30,0.052;P0.05),干预后FTS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7,-4.598;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104,0.075;P0.05),但FTS组术后7d、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889,5.226;P0.05)。结论:FTS联合心理护理对降低髋关节置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及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干预对稽留流产患者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因稽留流产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61,P0.001),两组患者入院前的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χ~2=1.000,P=0.317),而出院时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无或轻度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35,7.985;P0.01)。结论:心理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稽留流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焦虑、抑郁的疗效,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孕期心理干预指导)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指导),比较两组分别于入组时、产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产后7 d、15 d及30 d爱丁堡产后抑郁领表(EPDS)评分。结果两组入组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个月,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8,-8.836;P0.05);研究组产后7 d、15 d及30 d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3.201,-2.640;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及健康保健指导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整体性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整体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DS、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后行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Piper修订疲乏量表(PFS-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CPSS、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SS、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t=8.808,8.459,9.361;P0.01);两组干预后CPS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8.662,-7.217;P0.01)。干预后,对照组PFS-R、PSQ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R、PSQ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9.436,9.971;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565,-8.808;P0.01)。结论:正念减压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对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急诊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HTN)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老年HTN危象患者为受试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心理疏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规范化药物降压治疗以及基础护理措施,心理疏导组患者在日常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定期心理疏导。心理疏导3个月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并测量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HTN患者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t=3.871,P=0.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19)。护理前两组HTN病人的SDS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t=3.571,P=0.0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72,P=0.001)。护理后两组HTN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护理前大幅度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急诊科老年HTN危象患者能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同时有利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使血压得到了改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着重心理干预,并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测定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778,-3.738;P0.05);干预前,两组GSE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1,-4.569;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2.451,9.568;F组间=18.726,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抑郁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t=5.1372,P=0.0000;t=7.6616,P=0.0000),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3.2612,P=0.0019;t=5.1975,P=0.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2,P=0.0873;t=1.8691,P=0.0667)。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MHD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得分。结果:两组的SDS和SAS得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267,P0.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211,P0.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语言能力得分、逻辑能力、记忆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12.221,6.961;P0.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ADL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381,P=0.002)。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3月118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认知组(59例)和常规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认知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变化;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及干预后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认知组患者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常规组患者,CD8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8.148,5.312,3.900,-6.466;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认知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94,-6.837;P0.001)。认知组患者总满意度(96.61%)高于常规组患者(7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1,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科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干预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150例陪同患者住院的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陪同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住院病情指导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科的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变化,干预1个月后自制问卷调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干预1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住院1个月后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43,5.132;P=0.000);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78.67%(59/75)较对照组61.33%(46/7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P=0.021)。结论:心理科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消除负性情绪,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20例,根据住院期间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入院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程度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18.39;P0.05);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入院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