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方法,根据瓦斯地质特征描述及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出东风煤矿井田内各种因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及影响,确定了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作为影响67#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初步预测划分67#煤层上覆基岩891m以深划分为突出危险区,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地质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瓦斯是煤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地质体,其生成、运移、保存都受控于地质构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为了研究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集贤煤矿9#煤层西二采区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地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李村煤矿地质勘探钻孔资料、试井资料及井田地质条件的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李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李村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质构造在局部构造部位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和富集,煤厚、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掌握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是有效防治瓦斯灾害和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科学依据。为了研究漳村煤矿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并结合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底板、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漳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6.
晋城成庄井田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是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防治瓦斯灾害的前提和科学依据。结合成庄煤矿3#煤层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通过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有随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的总体规律,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图,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其它地质因素影响其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瓦斯地质学理论,根据平岗煤矿瓦斯地质资料,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构造煤分布等因素对平岗煤矿瓦斯赋存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基岩厚度与瓦斯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平岗煤矿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瓦斯含量随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依据煤层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厚度的线性回归关系对矿井深部的瓦斯含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控制瓦斯矿井煤层瓦斯赋存的不均衡性,提出了煤矿煤层瓦斯富集区概念,给出了煤矿瓦斯富集区的一般特征,并基于赵固一矿井田具体地质条件,通过对其瓦斯地质特征的讨论,分析了厚黄土薄基岩煤层瓦斯富集区形成机理,确定了根据上覆基岩特征识别煤层瓦斯富集区的方法。以上覆基岩特征为判识标准,对赵固一矿井田煤层瓦斯富集区进行了初步的判识,井田煤层上覆基岩厚度>50 m且煤层上覆基岩梯度>0.06或煤层上覆基岩厚度>150 m的区域为煤层瓦斯富集区,井田内煤炭开采验证了煤层瓦斯富集区识别与实际瓦斯赋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对赵庄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出煤层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赵庄煤矿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它地质因素影响煤层瓦斯的局部变化.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区域、矿区、矿井构造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岩溶陷落柱、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泥岩厚度、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11.
采空区瓦斯地面钻孔抽采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淮南矿区张北矿地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的试验成果。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优化了地面钻孔布置参数及结构的设计。在现场进行了抽采效果的考察试验,并对抽采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章对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梦熊 《矿山机械》2006,34(12):43-45
柴油机排气系统一般包括排气管弯头、净化器、消声器及一些附件。柴油机排气系统的设计就是包括上述部件的设计,排气阻力计算,排气系统的正确连接与布置。一般柴油机排气系统零部件,柴油机生产厂是不提供的,而是由地下采矿运输车辆制造厂自己设计。如果设计不正确,要么造成排气阻力过大。致使发动机过热,这就会大大降低发动机的使用性能,甚至无法使用;要么造成废气净化效果不理想。因此,柴油机的排气系统的正确设计,是保证柴油机性能正常发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瓦斯涌出量预测是矿井初步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做好矿井的瓦斯管理及相应的通风、抽放等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分源预测法对近距离煤层开采时的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在煤层瓦斯地质覆存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近距离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研究发现邻近层瓦斯排放率是影响近距离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杜春雨 《煤矿机械》2001,(12):39-41
介绍了小型液压风扇的组成、工作原理,并对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瓦斯抽采孔孔距及煤层透气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先朝 《煤炭学报》2009,34(11):1470-1474
为合理确定瓦斯抽采孔孔距,探讨测定煤层透气系数新方法,在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瓦斯抽采数学力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推导出抽采孔孔距和煤层透气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以河南焦作九里山煤矿15051工作面作为应用实例,通过对掘进巷道周围的煤体瓦斯进行抽采试验,求算并验证了抽采钻孔和煤层透气系数等瓦斯抽采基础参数;根据工作面2个钻场实测的抽出量和抽放负压,得出了抽出量和抽放负压的关系.建立了精确的渗流抽采模型,利用计算机求解方法,求解的速度快且不易出错.应用结果与实际值相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力割缝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前程  王兆丰  杨利平 《煤》2007,16(5):1-2,38
文章以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低透气性416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深入研究了水力割缝增强煤层透气性的作用机理,试验表明了水力割缝的确是一种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放的有效措施,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大量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资料基础上,总结出瓦斯涌出量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瓦斯涌出量预测新技术及新方法的比较,总结出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存在问题及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永城 《煤炭技术》2007,26(8):37-37
针对高寒地区瓦斯发电,就低温复杂环境下煤层气安全输送发电降温脱水、系统压力控制、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寒地区瓦斯发电,就低温复杂环境下煤层气安全输送发电降温脱水、系统压力控制、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张玉莹 《煤》2015,(6):18-21
将煤体看作双重孔隙单渗透率的特殊多孔介质,考虑煤层变形引起的孔隙率及渗透率变化,瓦斯的渗流扩散及吸附瓦斯解吸过程,建立了煤层瓦斯抽采固气耦合数学物理模型。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钻孔抽采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层中某一位置的渗流速度变化曲线会随着其与钻孔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钻孔越远渗流速度达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越长,渗流速度最大值也越小。研究结果对治理煤层瓦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