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00例老年肺癌患者(观察组)和100例非肺癌患者老年人(对照组)进行一般资料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结果59.4%的老年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差,其平均得分为(8.15±3.34)分,而非肺癌老年人中仅有24.2%有睡眠障碍,其平均得分为(4.31±3.52)分;且老年肺癌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较非肺癌老年人为低;影响老年肺癌患者睡眠的因素为疼痛、呼吸困难和夜间觉醒。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因此,加强老年肺癌患者的睡眠管理至关重要,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睡眠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心内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实施心理疏导,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满足睡眠习惯和行为,有关催眠药物知识宣教,干预前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别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和比较。结果:患者人院时、入院后1周、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别为(10.29±4.79)分、(8.34±3.22)分、(7.17±2.22)分,积分呈下降趋势(F=7.34,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分别为25.00%(30/120)、49.17%(59/120)、66.67%(80/120),患者睡眠质量提高(x^2=12.68,P〈0.05)。结论:老年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差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睡眠护理,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94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患者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294例患者中67.3%存在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得分分别为(9.17±2.54),(1.55±0.64),(1.43±0.68),(1.48±0.7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563,-10.467,-7.856,-7.998;P<0.01);PSQI量表其他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躯体不适为主要影响因素,占38.4%;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消除陌生感、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患者的睡眠习惯、健康教育、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教(PSQI)量表、自编影响睡眠因素问卷对117例呼吸内科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7例呼吸内科病人PSQI得分为(9.17±2.50)分;其中83例睡眠质量差,占70.9%。且病人睡眠质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睡眠时间颠倒、疾病影响、活动量减少、睡眠环境、医源及非医源性噪声和心理因素。[结论]大部分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住院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癌症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的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160例癌症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0例癌症住院病人PSQI总分为(7.575±3.209)分,57.5%的病人有睡眠质量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经济负担,手术、放疗或化疗的恐惧等。结论癌症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总体评分高于正常人组;癌症住院病人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应探讨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睡眠护理模式,提高癌症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SGA)测评248例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关系。结果248例COPD患者中正常或轻度营养不良占65.0%,中度营养不良占32.2%,重度营养不良占2.8%;PSQI总分>7分者占92.7%,PSQI总平均分为(10.01±2.87)分;正常或轻度营养不良患者PSQI总分(8.86±1.71)分,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PSQI总分(11.24±1.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3,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与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关( 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状况越好,其睡眠质量则越好,加强营养状况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0例住院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肝炎患者PSQI总分为(8.80±4.64)分,53.3%的患者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失眠。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身体不适、心理因素、病房噪声、环境改变、医源性因素。提示住院肝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肝炎患者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加强患者的睡眠护理,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上海远郊泥城社区失眠人群进行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为使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治疗失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泥城社区116位18~60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泥城社区失眠人群生活质量四个维度得分为生理领域(10.62±2.1)分、心理领域(12.55±1.2)分、社会关系领域(12.10±1.3)分、环境领域(11.48±0.9)分;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泥城社区失眠人群的生活质量差。社区护士应采取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士睡眠质量的调查,了解妇产科护士的睡眠状态,为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护理工作信息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在专人指导下采用整体抽样法对2012年8月1-30日在职的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护士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2.71%。睡眠障碍组的主观睡眠质量(1.65±0.67)分、入睡时间(3.68±1.60)分、睡眠时间(1.73±0.69)分、睡眠效率(0.62±0.76)分、睡眠障碍(1.30±0.52)分、日间功能(2.57±0.69)分,总分(11.70±2.80)分,分别高于正常组的(0.86±0.35),(1.09±0.87),(1.00±0.62),(0.05±0.21),(0.68±0.48),(1.68±0.95),(5.36±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5,6.98,4.07,3.47,4.53,4.14,10.48;P<0.01)。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年龄、婚育状况、翻班无相关性( P>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的睡眠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可能与其工作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83%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CRF水平越高。患者术前疲乏总分为(4.72±0.88)分,术后为(5.44±1.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1)。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总分为(11.00±3.85)分,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影响其CRF的水平,肺癌患者的CRF总分与睡眠质量的得分呈正相关(r=0.234,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的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设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问卷,对广州市146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睡眠质量总分为(6.27±2.99)分,有46名(31.50%)实习生睡眠质量总分>7分。实习生认为作息时间的改变(84.93%)、睡眠环境欠佳(72.60%)、工作压力大(65.75%)等因素对睡眠质量有影响。结论实习生睡眠质量较差,临床教学管理者应重视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与睡眠质量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144例稳定性CHF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堪萨斯城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社会人口学特点和心力衰竭特点。结果 144例稳定性CHF患者的KCCQ总分为(71.7±22.9)分,其中症状得分最高,心理得分最低;PSQI总分为(9.5±4.8)分,49.3%的患者睡眠质量差,其中入睡时间得分最高、催眠药物得分最低。相关分析发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NYHA分级、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与KCCQ相关。结论 CHF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KCCQ各领域以心理问题最突出,且KCCQ与睡眠质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NYHA分级密切相关;加强心理护理、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睡眠综合护理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入住本院的216例哮喘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相同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 n =110)行哮喘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干预组( n =106)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调整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合理应用睡眠药物及心理护理等睡眠综合护理干预。入院后1~2d内及出院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出院时干预组PSQI得分(6.87±1.27)分较入院时(9.01±1.73)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9.00±1.9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但对照组前后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睡眠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骨科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制的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3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潜在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平均得分(8.38±3.52)分,57.4%患者睡眠不良,影响睡眠的因素分别为疼痛、被迫体位、担心预后、经济负担、病房噪声、生活习惯改变。结论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差,需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士工作狂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以指导她们的工作模式和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狂问卷(DW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横断面调查了644名四川省绵阳市三甲医院护士。并根据工作狂问卷得分中位数,将其分为轻松组、强迫组、刻苦组和工作狂4组。结果①在全部样本中,轻松工作组232人(36.0%),强迫工作组128人(19.9%),刻苦工作组98人(15.2%),工作狂组186人(28.9%)。②护士PSQI总分为(7.83±3.5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88±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7.P0.01)。270人(41.9%)存在明显的睡眠质量问题。③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混杂因素以后,工作狂总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存在正相关性(r=0.327,P0.01)。结论护士工作狂可能引起主观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日间功能差等睡眠质量问题,针对工作狂的行为干预和认知治疗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的原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为(9.99±3.70)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4.29%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为入睡时间长和睡眠效率低.躯体症状、心理压力及生活节奏的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连续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癌痛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癌痛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3个月的疼痛管理社区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癌痛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14.78±3.17)分,存在睡眠障碍。干预后干预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紊乱两个因子较干预前恶化(P0.05)。结论对社区癌痛患者进行社区疼痛管理的连续护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17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7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为(7.45±4.58),52例(44.44%)患者睡眠质量较好,65例(55.56%)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中33例(28.20%)睡眠质量极差。不同性别患者在入睡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水平和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综合营养评分不同的患者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可能有性别、营养状况、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部潜艇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知觉压力量表(PSS-1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尊量表(SE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134名潜艇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潜艇官兵PSQI总分为(4.88±3.12)分,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19.4%。2潜艇官兵PSQI总分与SF-36各项目分值绝大多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及PSS总分,消极应对,负性事件和工作问题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L分、SES呈显著负相关(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依次为精神质、神经质、精神健康、工作问题、躯体疼痛。结论培养健全的个性,改善健康状况,减轻工作压力是改善潜艇官兵睡眠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