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鼻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丽  焦会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F0003-F0003
目的鼻出血是以在鼻腔、鼻窦或鼻咽部出血为主要表现,由局部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鼻部症状,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为了解鼻出血的可能因素,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因鼻出血住院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出血的原因,总结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各种治疗措施在处理鼻出血中的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8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800例均治愈,治疗手段包括前后鼻孔填塞、内镜下电凝、微波、药物烧灼手术等。结论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赖淑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04-205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3例,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合并有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及对照组。评估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与饮酒、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程以及收缩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收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3例,其中发生继续出血21例,继续出血发生率为13.7%。本组对脑出血再出血相关因素中发现,再出血组酗酒例数以及收缩压≥60 mmHg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饮酒与收缩压≥160 mmHg为导致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饮酒史与收缩压≥160 mmHg为导致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深部鼻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与微波凝固术联合治疗深部鼻出血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方便,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年,原出血部位无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深部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出血部位明确、一次性止血治愈率高、术后鼻腔不用填塞、患者痛苦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陈月华  杨莉萍  蔡丽 《河北医药》2012,34(17):2641-2642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出血者还可危及生命.隐蔽部位鼻出血是经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难于明确的反复鼻腔出血,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或顽固性鼻出血[1],隐蔽部位鼻出血有效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出血部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在鼻内镜下治疗了110例隐蔽部位鼻出血患者,对其出血部位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诊治的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予以双极电凝止血、局部填塞和鼻腔结构处理来进行治疗,分析本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再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出血微波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患者鼻出血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效果。结果 85例患者中,77例鼻内镜微波2次愈合治疗,8例再出血鼻内镜下微波治疗二次愈合。结论鼻出血内镜下微波凝固技术治疗,能准确、迅速且有效的处理鼻腔出血点,治愈率和治疗效果都较为理想,是一种可靠的治疔鼻出血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各6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性别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出血量、血小板、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水平、活动性出血情况、休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再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9.
吴蔚 《中国医药科学》2014,(9):178-179,185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治疗,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采用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的12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个月内再出血率、总出血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以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7.5%、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3.5%、总有效率为89.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展开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再出血症状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展开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得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出血位置、手术时机、术中止血是否彻底以及术后血压波动等因素有关(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手术时机、术中止血是否彻底以及术后血压波动等(P<0.05)。结论为有效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就应选择最佳手术时间,在手术过程中做好彻底止血工作,并在术后对患者血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促进其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电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42例中,鼻内镜电凝止血术后4l例未再出血,再出血l例,经综合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止血准确、迅速,止血效果好,损伤和痛苦小,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耳鼻喉科患者经常出现鼻出血的症状,据有关的研究表明,耳鼻喉科患者出现鼻出血的几率大约是60%,这些患者中有80%均是在鼻中隔靠前的地方出现的出血情况[1]。鼻孔填塞的方式能够让多数患者得到止血。可是有些患者的鼻出血无法通过鼻孔填塞来进行治疗,其出血情况得不到控制,这些患者属于难治性鼻出血,本文就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来进行治疗的相关事项进行探讨分析。2008年~2010年本院选取了11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来进行分析,现有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病例,按照患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A组(术后未发生再出血)和B组(术后发生再出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的作用.结果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岩 《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86+18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应用等离子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3月~2012年3月,3年来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6例中一次性治疗成功54例,2例两次治疗成功。均未发现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未发生再出血。治愈率达到100%。结论治疗鼻出血关键是寻找出血点,鼻内窥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12年6月共20例鼻出血患者施行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法。结果 18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经单极电凝治疗一次性成功,1例患者术后仍有渗血,经应用止血药物后渗血停止,1例患者术后9d再发出血转上级医院。结论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法治疗鼻出血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规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的出血点的高血压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150例鼻内镜未发现出血点的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采用短期强化降压治疗,其中48例患者加用改良前鼻孔填塞法。观察鼻出血的止血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140例一次性止血。5例拔出填塞物后再出血,重新填塞并延长填塞时间并强化降压后治愈,5例最后通过手术止血,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半年未鼻出血复发。结论 短期强化降压治疗并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是治疗鼻内镜难定位的高血压鼻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原因,研究其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42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予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止血术成功,另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术后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鼻出血与高血压及饮酒关系密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损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重症,难治性鼻出血指经前鼻孔填塞治疗无效,反复多次的出血。包括前鼻孔填塞期间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前鼻孔填塞48h以上撤出填塞物后,再次鼻出血等情况。难治性鼻出血的原因较复杂,通常出血量较大,来势凶猛,严重会危急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2-2005年共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43例,对其出血原因及治疗的特点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有时处理十分棘手。查出病因、判明出血部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迅速有效止血,防止再发的关键。本文选择我院1999年以来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00例(不包括肿瘤、外伤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现就其病因、出血部位、年龄、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出血系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尤其是难治性鼻出血,80%的止血失败源于此[1].迄今为止,对鼻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手段的讨论颇多,但对治疗过程中影响止血效果的有关因素均重视不够.对我院1997年至2007年住院治疗的32例鼻出血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