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规燃气热泵在运行过程中,燃料发动机运行工况不断的随外界负荷变化而频繁地变动,通常偏离标定工况,从而导致发动机运行稳定性差、热效率降低、排放增大的缺陷。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混合动力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蓄电池和燃气发动机联合驱动的新型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阐述了该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着重探讨了此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邱林  吴远 《煤气与热力》2006,26(5):42-44
分析了压缩机转速变化对燃气机热泵制冷量、制热量及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影响。研究了燃气机热泵性能系数随压缩机转速变化的规律,调节压缩机转速可实现燃气机热泵的变负荷运行,尽管性能系数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较为平缓,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燃气热泵(GHP)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空调系统形式,并可以平衡大中城市的燃气和电力使用负荷。本文对燃气吸收式热泵(GAHP)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重点分析了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EHP)与电动热泵(EHP)在系统结构、技术性能、投资、运行等方面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秦朝葵  钱志强 《上海煤气》2007,(1):24-26,46
介绍了一种燃气发动机热泵(GHP)与除湿转轮的复合空调系统,夏季将回收的发动机余热用于除湿转轮再生、承担湿负荷;冬季通过排热回收减小空调系统的采暖负荷。对比了复合空调系统、单独使用GHP、电动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  相似文献   

5.
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怡 《煤气与热力》2005,25(2):68-71
综述了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的分类、压缩机特性、余热回收系统,与其他类型空调进行了比较。述评了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分别与电空调、燃气吸收式空调、热除湿系统、变频空调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对空气源燃气机热泵的制冷过程、制热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得出了各设备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及系统总热效率,建立了火用流图。采用燃气机热泵,在制冷、制热工况下系统总热效率分别为169.72%、168.17%。为提高燃气机热泵的火用效率,应选用效率高的燃气发动机。燃气发动机余热回收对系统总热效率的提高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燃气热泵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水-水热泵系统为例,建立其各部件数学模型,包括天然气发动机、压缩机、板式蒸发器、板式冷凝器、热力膨胀阀、发动机水套换热器和排烟换热器等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下的热泵系统特性和整体性能特性,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证明了燃气热泵系统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及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燃气机热泵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燃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介绍了使用燃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体会。分析了燃气机热泵空调系统与常规热泵空调系统、集中供暖系统相比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燃气机热泵系统在一次能源利用率、变负荷特性、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特性。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燃气机热泵、电驱动热泵、电空调+燃煤供热锅炉、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学校建筑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燃气机热泵的适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并联式驱动形式.基于发动机燃气消耗率以及发动机与压缩机的速度匹配,对并联式驱动系统的传动装置进行了设计.对余热回收系统的管道布置方式进行了区分和研究,选择了旁通式的余热回收系统.将并联式驱动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结合构建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热泵系统进行了电机恒定扭矩的充放电试验,研究了在不用运行模式下,整个系统的性能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热泵性能系数(COP)、热泵制热量、发动机燃气流量、余热回收量.最后,基于对系统的试验性能研究,分析该系统的一次能源效率(PER)的变化规律,并与燃气热泵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电机充电扭矩提高系统PER约14%效果明显,而电机扭矩提高系统PER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