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世界海运》2016,(7):7-11
随着保障海员权益法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生效,海员的工资标准引起航运界广泛关注,直至目前,船东及航运界相关方对海员劳工工资标准仍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海员多套工资标准情况,也不断有船舶因海员工资相关的缺陷而被PSC滞留。从《海事劳工公约》《中国船员集体协议》《香港海员集体协议》以及ITF(国际运输工人联盟)海员集体协议角度对比分析海员的劳工工资标准,供船东、海员招募机构及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9,32(11):30-31
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目前这个公约还在各国审议批准之中。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海事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构成今后全球质量航运(Quality Shipping)的重要内容。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将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3.
王国芬,女,198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深圳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从2008年7月进入阳江海事局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她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海事专业知识和海事公约,认真细致检查每一艘船舶,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缺陷。几年来,她一共检查了150多艘外轮,发现了950多项船舶缺陷,滞留了20艘低标准船舶。在港口国监督检查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这位外表看似柔弱的80后女孩始终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确保辖区水域平安,成为海事执法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12日正式在我国生效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也带来了新问题。由于不符合该公约的船舶较多,在欧美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出现了数以百计因不满足公约要求的缺陷导致船舶滞留的事件。如何避免该问题出现?笔者通过梳理该条约相关的典型缺陷,为船东履约对策进行支招。  相似文献   

5.
历经数年的准备和努力,中远集运船队顺利跨入海事劳工履约"门槛"。截至8月20日,在《2006海事劳工公约》正式生效之时,其拥有并经营的106艘集装箱班轮,全部通过由中国船级社主持的海事劳工履约审核,并获颁国际通行的《海事劳工证书》,成为中国首家获得海事劳工国际通行"护照"的船公司,由此提升中远集装箱船队在全球航运同业竞争与合作中的平等地位,引领中国船员赢得"体面劳动"的最大权益和职业尊严。  相似文献   

6.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7.
殷毅 《中国船检》2010,(11):52-54
2010年下半年,已有多艘中国船公司船舶在澳大利亚港口国检查(PSC)时遭遇滞留,其中缺陷为"船长不能确保船员值班和休息的记录满足STCW的要求"等涉及劳动和工作条件的基本要求。该事件透露出一个强烈信息:随着《2006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批约国家数量日渐增多,生效期临近,港口国检查开始加大对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检查力度。严格过细的检查已给船东造成巨大压力。启动履约准备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海员的基本权利,促进海员体面工作,提高海员职业的吸引力,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组织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在整合以前39项海事公约和29项建议书最新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国际统一海员保护规范——《海事劳工公约2006》(MLC2006).公约生效条件为"合计占世界船舶总吨位33%的至少30个成员国的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12个月后生效",该公约将与《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和《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信息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获5国家批准 截至2009年7月30日.已有5个国家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这5个国家分别是巴拿马、巴哈马、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和挪威。其中,巴拿马国际船舶注册吨位排名世界第一,全球第二大船旗国利比里亚排名第二,巴哈马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3,(5):42-43
《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开始生效8月20日,《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公约)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公约将海员权益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的体面工作和生活。据悉,公约2006年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获高票通过。按照规定,公约在合计占世界船舶总吨位33%的至少30个成员国批准书登记之日12个月后生效。作为MLC 2006公约的发起国之一,我国政府在公约的制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今年8月20日生效执行,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有效统一了全球海员劳动和社会保护国际标准,对保护全球海员根本权益和促进国际海运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2.
宫玉广 《世界海运》2013,36(7):36-38,41
简要介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船舶和船员为迎接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检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内海事     
正《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财务《2担0 0保6年修海正事劳案工将公约生》(效简称《公约》)关于"财务担保"的第一修正案将于1月18日正式生效。该修正案增加了针对船员遣返和船东责任的财务担保机制,要求船东为所属的每艘船舶提供财务担保,并出具财务担保证书。按照《公约》不优惠条款的规定,修正案生效后将适用于所有国际航行船舶。鉴于我国针对第一修正案的国家批约和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为有效履行修正案,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出了《关于我国履行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推出《国际船舶医疗指南》第3版,体现ILO《2006海事劳工公约》的原则——确保海员享有不低于陆地劳工标准的卫  相似文献   

15.
由于《海事劳工公约》的生效、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海员招募方式的复杂,以及船东或船长对海员工资支付存在不同的理解,欠薪等海员工资支付缺陷一直是PSC检查的高发滞留缺陷。从海员范围界定、海员工资支付主体、工资支付方式方面结合各船旗国主管机关的不同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即将生效的《海事劳工公约》2014修正案对海员工资支付的影响,供船东、船长和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6,(4):18-20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经生效,加入公约的船籍国船舶需要获取海事劳工公约证书。通过对在船任职期间的履约初次审核检查过程总结,对船公司和船舶如何应对审核以及审核检查的要素进行分析,取得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其他船舶履约审核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29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这部被称为海员"人权法典"的公约,在全球生效2年后,正式在中国落地,涵盖国家达到66个。我们采访了广东海事局船员处副处长毛洪鑫,请一直从事船员履约工作的他对公约进行一番专业的解读。珠江水运:请您简单介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主要情况?毛洪鑫:公约涵盖了海员在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各项权利,包括就业和工作条件、遣返、职业安全与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膳  相似文献   

18.
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生效。那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什么呢?下面通过一张图帮您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生效1年来,很多船舶在接受检查时因无法满足MLC2006的要求而被处罚甚至滞留,缺陷集中存在于船员休息及工作时间、起居室和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等几个方面,本文从船舶履约MLC2006存在的缺陷入手,提出船舶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由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张铎教授校译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英对照),已于2013年7月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综合和修订了其先前通过的68个相关公约和建议书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综合性海事劳工公约,被喻为海员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