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建筑新信息月报1994年实施的部分工程标准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代替JGJ13—82)。1994.9.1实施。2.《住宅混凝土内墙板隔墙板》GB/T14908一94。1994.10.1实施(联系单位:中...  相似文献   

2.
发生地震时,楼梯间是人们疏散的主要通道,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1994)均要求:多层砖房抗震设防烈度在七度及以上时,在楼梯间四角应设置构造柱。但从目前看到的许多住宅设计图纸中,楼梯间构造柱均在图1所示位置设置。笔者认为,这样设置构造柱是不妥的。由于住宅平面布置的特殊性,楼梯间横墙被进户门洞隔断,设置在楼梯间横墙与内纵墙交接处两角的构造柱,对楼梯间横墙起不到约束作用,楼梯间横墙的内端部,仍处于无约束状态,这…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98G363)修编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说明了在地震区多层砖房中构造柱设计、施工的新要求和主要作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1994)第5.1.1条和5.1.3条要求,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且配有图示5.13,说明拉结钢筋与马牙槎的位置关系(图1)。  相似文献   

5.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 13-1994)规定,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沿高度每500mm,设置2Ф6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相似文献   

6.
任杰 《建筑工人》2007,(8):15-15
砌体结构中,挑梁、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之间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绑扎混乱,容易搞混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1994第6.0.12.2条规定“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mm,且不小于15mm”,  相似文献   

7.
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等砌体中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与砌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Ф6mm拉结筋,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000mm。根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 13—1994)规定,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应超过300mm,砌筑马牙槎时应先退后进,以保证构造柱脚为大断面。砌筑马牙槎时,齿边进退要对称,尺寸要统一。  相似文献   

8.
《铁路单层砖房抗震设计规范》简介李东奎,陈元璋(铁道部抗震办公室)(铁道部建厂工程局勘测设计院)对于单层砖房的抗震设计在新的抗震设计规范GBJ11一89和旧抗震规范TJ11-78中均未提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因而,在设计实践中对单层砖房抗震要求过宽或过...  相似文献   

9.
正现批准《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3—2014,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1.1、5.1.5、5.1.8、5.1.12、5.3.1、6.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一、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CJJ/T80-9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77-98《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T22-98地方标准北京市《陶瓷砖外墙用复合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37-98《外墙...  相似文献   

11.
标准名称出版单位(或联系单位)一、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999年局部修订条文行业标准建设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代替JGJ38-8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代替JGJ60-8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代替JGJ/T1001-91)《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交通部《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代替198…  相似文献   

12.
《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JCJ13—82(以下简称《构造柱规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砖混结构有关条款的详细说明和补充,是我国多层砖房的第一本抗震施工规程,这对提高地震区的建筑施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对个别条款有不同的具体做法,提出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对于砌体结构虽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对砌体结构的抗剪计算及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的设置作了明确的规定 ,以期达到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的目的 ,但笔者多年的设计实践表明 ,机械地遵守规范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达到上述目的。下面仅就墙段两端设置构造柱及墙体配筋进行探讨。  二、关于墙段两端设置构造柱的建议图 1 单元平面布置注 :1 构造柱GZ0为笔者建议增加的 ;2 层高 2 80 0mm ;3 窗台高 90 0mm ,外窗高 15 0 0mm ,内门高 2 10 0mm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修编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说明了在地震区多层砖房中构造柱设计、施工的新要求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5.
PVC塑料门窗两项行业标准介绍王永菁《PVC塑料门》(JG/T3017-94)和《PVC塑料窗》(JG/T3017-94)两项产品行业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编、经建设部审批后,已于1995年7月1日起付诸实施。此两项标准的...  相似文献   

16.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 0 0 11 2 0 0 1规定 ,多层砖房设置的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而且国家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 T13 94明确规定了构造柱马牙槎的高度不宜大于30 0mm。一直以来 ,人们对砖砌体留置构造柱马牙槎习惯采用“五退五进”的做法 ,即每个马牙槎砌 5皮砖 ,先退后收。由于普通粘土砖的标准厚度为 5 3mm ,加上规定的灰缝厚度 8~ 10mm ,一般砌体高度就是每米 16皮或 15 5皮砖。每个马牙槎砌 5皮砖 ,其最小高度为 312 5mm ,事实上已经超过了规范、规程的规定。另外…  相似文献   

17.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95介绍王开顺,叶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工程抗震术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系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下达的计划编制的。建设部于19的年3月7日正式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建筑塑料信息10则PVC塑料门窗两项建工行业标准颁布实施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编的《PVC塑料门》(JG/T3017-94)和《PVC塑料窗》(JG/T3018-94)两项产品行业标准经建设部审批后已实施。该两项标准等效...  相似文献   

19.
景卫江 《安徽建筑》2003,10(3):46-46
<正> 为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依照JGJ13《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根据房屋层数、设计烈度不同,在外墙四角、内  相似文献   

20.
《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批准施行本刊讯据建设部(建标[1995]323号)通知,《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JGJ/T14—95,自1995年12月1日施行。原《硅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