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引起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电视作为当今最强势的传播媒介,理所应当在为三农服务方面做出自己独到的贡献。现在,上至中央台,下到不少县级台都开设了对农频道和对农专栏,都在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不过,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因素和对广大农民的贴近性角度考虑,县级电视台更有责任和义务办好对农节目。  相似文献   

2.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3.
石长顺  李欣 《青年记者》2006,(10):20-2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笔发现,“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播电视节目亮点不多,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目前上马的一些节目存在“入户不入心”的尴尬。  相似文献   

4.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非常关注的对象,可是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三农”问题的节目却相对薄弱。对农节目的传播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其受众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民和农村城镇化的居民。在强手如林的媒体竞争中,县级台对农节目显得势单力薄,其欲在夹缝中生存,并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重要的是媒体自身须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从而收到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在的含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办好对农广播节目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为“三农”服务,做一名称职的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呢?笔者在县级电台担任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多年,所做的节目多次在省、市、县级评优活动中获奖,也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笔者认为是那份割舍不掉的农民情结促使自己去对待每一期节目的,在给农民朋友带去一次又一次惊喜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心与农民贴得更近了。 那份农民情结决定我在编辑节目时的总体指导思想。一位乡镇领导如是说:“请把这几期节目复制一份让我带回去吧,…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广播是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貌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正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农村发展,是时代对农村广播节目新的要求。而随着广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广播技术飞速发展,过去在对农宣传中承担“普及”工作的乡村广播站(室)的纷纷隐退、挑大梁的县级广播台(站)“并转”,促使地市级城市电台在对农宣传上,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广播是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貌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正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农村发展,是时代对农村广播节目新的要求。而随着广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广播技术飞速发展,过去在对农宣传中承担“普及”工作的乡村广播站(室)的纷纷隐退、挑大梁的县级广播台(站)“并转”,促使地市级城市电台在对农宣传上,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阵痛期,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电视台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事实上,近年来中央、省两级电视台相继开设了不少为农服务节目,赢得了不少农村观众,但由于气候、地理、区域等各方面条件不同,中央、省两级电视台的这类节目往往难以适应农民的不同需求。因此,县级台更应重视开设为农服务节目。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县 级电视台是最 基层的电视 台, 服务空间 主要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 农民 是最广大的受 众群体。因此,县级电视台办 好对农节目至 关重要, 这不 仅是县级电视 台的立台之 本, 也是广播 电视工作者为 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职责 所在。 办对农节 目的实践, 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 把节目办得贴 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群 众,做到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才能办出地域特色, 才能符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贴近于农村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义不容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们面对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要继续办好对农节目,必须做到审时度势,创新节目观念、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作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对农节目成为县级台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县级台是对农节目推广的主体,如何完善并创新对农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对县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县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南楠 《新闻窗》2013,(2):61-61
随着农民对农业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做好农村、农业发展的报道工作得到了县级广播电视台的重视,而要想做好对农节目,外景采访是一个少不了的环节。因为,只有通过与农民、农村、农业的紧密接触,对农节目才会对新时期农村的发展需求、发展现状有一个客观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人民广播电台对农村节目一向十分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推出《田野新风》节目,每周一档。当时张家港还没有报纸和电视媒体,广播在农村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导向作用。1999年12月18日,对农广播直播节目《走进乡村》正式开播,节目立足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积极为农民提供各种政策和增收致富信息,反映农村的新人新事,深受广大农民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在浙江省的率先实行,浙江的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正处于体制转轨、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主要受众是广大农民的县级台如何明确并忠于自身定位,全面、正确地认识办好电视对农节目的重要性,以当前“三农”形势新变化为契机,拓宽思路,加强和改进对农宣传,实现电视对农节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和现代农民的新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广播节目》是中央、省广播电台设置的重要节目,更是县级广播台站的重头戏,是各级广播台站开办最早的节目之一。可以说《农村广播节目》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网络,为农村改革点火助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呐喊、导向,为稳定农村,振兴农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和突出贡献。因而,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受到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喜爱,他们把《农村广播节目》称之为“元老”节目、“功臣”节目、“知心”节目。但是,近年来,我省特别是县级广播台站,《农村广播节目》这个“功臣”节目,似乎被人们冷落,有些行政管辖不少县市的市级广播电台,在农村人口、地域大大超过城市的情况下,而电台为农民、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