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方法对252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护理考生成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报考护士的考生总体及4个科目考试合格率均明显低于报考护师、主管护师者(均P<0.01)。而报考护师、主管护师的考生,其总体及4个科目考试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中专学历者考试合格率显著低于大专及本科(P<0.05、P<0.01)。结论应加强对新护士在职教育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促进护理整体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考试通过率。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77名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毕业护士分别于考试前1个月和1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1周焦虑评分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1),且两者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抑郁严重度指数考试前1周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5)。影响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为社会方面(88.6%)、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87.1%)、自我实现(78.6%)等。结论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新毕业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d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对连续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的合同护士。实行百分制综合量化考核,将前10名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结果方案实施后患者对合同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1),离职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P〈0.05),合同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通过合同护士转为在编护士方案的实施.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表明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合同护士的满意度有影响作用,管理者的支持能有效地减低合同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实施患者诊前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实施诊前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由工作3年以上护师主动一对一向患者介绍其挂号的专家情况,就诊卡的用处。收费标准,大致等候时间.就诊前准备及进入诊问配合等内容,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健康指导。对照组患者挂号后将挂号条交给护士,然后等待就诊,候诊期间护师被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结果观察组初诊患者第一次就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抱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前教育的开展对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患者候诊期间的负性情绪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缩短初诊患者就医时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护士长辅助式领导下,让护师参与护理管理。结果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管理质量指标如护士长管理、消毒隔离、分级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合格率在实施护师参与护理管理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仅急救物品完好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运用辅助式领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可有效地提高护师管理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惠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培养具有全科护士素质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的护理人才,提高中医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中医科全体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中西医结合护理、职业素养等全方位的系统培养。结果培养后护士的操作技能、理论水平、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P〈0.01)。结论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可提高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护理工作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中专、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为进一步开展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护理专业临毕业的在枝中专(134名)、大专(136名)、本科(95名)学生进行自评调查。结果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合理化)的毕业生幸福感较高(P〈0.01)。结论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应加强毕业生(尤其是中专、本科毕业生)应对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积极关注技术在减轻护士工作疲溃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积极关注技术在减轻护士工作疲溃感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23名护士进行常规关注、临时关注、集体关注和个别关注等关注技术,于关注前和关注后7个月,分别进行工作疲溃感测试和个人评价、生活满意度指数B、总体幸福感测试。结果 积极关注前护士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工作无成就感与关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关注前护士个人评价、生活满意度指数B、总体幸福感与关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积极关注技术对减轻护士工作疲溃感效果明显,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