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河北文安5.5级地震为例,分析了地震前天津地区流体测项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天津王3井、王4井水汞、潘庄井及双桥1井水位在震前都出现了明显的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利用山西地区地下水位观测井1993年以来所积累的震例资料,按照这些震例可采用的经验性异常指标,将该时段内的异常进行了逐一清理,再以每一震例的地震为准,对观测井周围4.0级以上地震进行清理,得到某井某一时段内异常与地震的2个系列。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对单井的异常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得出各观测井的异常与地震相互对应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3.
汉沽双桥井曾做为唐山地震的地下水位异常的范例在国内外介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就观测条件及我们的认识介绍如下。 汉沽双桥井位于唐山断裂南侧,四周被盐滩包围,井深70米,为一浅层封存水,水的矿化度高达7克/升。含水层由浅海相沉积物组成,颗粒较细,顶板是厚达13米的粘土隔水层,因而受降水、蒸发、河渠、灌卤影响较小。底板粘土结构坚实,渗透问题可以排除。由此看来,双桥井的垂向封闭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利用地下流体异常预报地震主要依靠的是单项观测资料,随着地震预测研究的深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开展单井多项观测和提取综合前兆异常已是面临着的新任务。本文据张道口井的多年多项流体观测资料,提出了单井流体异常综合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剖析咸水进水位异常,我们对位于唐山地震区附近的双桥1号井,双桥2号井及东台子井进行了多次井内垂向电导度的测量。在1991年10月5日宁河ML4.6级地震及1992年7月22日宁河ML4.9级地震前井下水电导度特别是含水层部位水电导度都曾出现过高值异常,这对于判别不异常是由于咸水层压力变化还是外来水的侵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姜涛 《地震工程学报》1986,8(2):107-108
1.前言地震前兆是非常复杂和多种多样的,但从中仍可找到有规律的部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敏点,常常能显示较强的前兆信息。这种灵敏点可能对某一地区的地壳应力变化反映较灵敏,利用这种灵敏点所出现的异常可以对未来地震发生的范围、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报。本文以马17井为例来说明目前用单井进行地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由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进行的地下水动态预报地震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项目,已于1989年3月胜利完成。科技人员提交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报告。本文概述了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位异常的识别与单井预报地震、震例剖析与群井预报地震、新的预报方法的探索、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8.
金艳  郑熙铭 《地震》1995,(1):73-78
本文针对不同井孔的不同水位形态,采用了一元线性回归法,月距平法,维涅第科夫调和分析法和模型从属函数识别法,分别处理了增4井,汉1井和辛庄进水位的共约75000多个数据,获得了单井异常判据指标。结果表明增4进呼辛庄井水位对唐山老震区,天津地区及其附近400km范围内的Ms5.0以上地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该结果对今后用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预报地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于天津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8,18(3):313-318
通过全面、系统分析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 ,认为这类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密切。从不同角度对这类异常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这类异常可能与井管的老化、腐蚀、破裂及由此引起的高矿化度的地表盐池水或浅层地下水的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湖南省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对远场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振荡型为湖南省井水位的主要同震响应形态,其次为阶变型和脉冲型.此外,多个观测井在同一次地震中记录到的同震响应以及多个地震在同一观测井中引起的同震响应特征均不相同.分析认为,前者可能与井况、所用仪器、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后者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数字化水位水温资料的远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以来全球12次M≥7.8级大震为例,从"一震多井"和"一井多震"两个不同的侧面,结合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水位同震异常变化的记录图形,分析福建省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网对不同方位的地震的远场效应。福建省数字化水位、水温资料对M≥7.8级大震产生远场效应所记录到的同震异常与震级、震中距、地震类型、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以及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双要知井水位地震异常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双桥井水位多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认为:(1)水位动态主要是受区域地下水开采的影响;(2)水位异常形态一律为上升型或突升型,不存在下降型;(3)异常时段只有短临异常,不存在长中期异常;(4)水位地震异常映震的震级与发展区地震活动的衰减或起伏有关,并非只反映中强以上的地震。  相似文献   

13.
刘鼎文  宋文尧 《地震学报》1997,19(6):664-669
基于地下水径向辐射渗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一般公式,结合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地下水径向渗流的降深表达式,导出了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潜水井和承压井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所求表达式具体的数值积分方案,以20个结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多层层状含水层地下水稳定层流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定量考虑地下水排放诱发的地壳形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下水径向辐射渗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一般公式,结合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地下水径向渗流的降深表达式,导出了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潜水井和承压井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所求表达式具体的数值积分方案,以20个结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多层层状含水层地下水稳定层流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定量考虑地下水排放诱发的地壳形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双桥井水位地震异常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天津双桥井水位多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认为:(1)水位动态主要是受区域地下水开采的影响;(2)水位异常形态一律为上升型或突升型,不存在下降型;(3)异常时段只有短临异常,不存在长中期异常;(4)水位地震异常映震的震级与发震区地震活动的衰减或起伏有关,并非只反映中强以上的地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井对多震的方式,选取山东省地下流体观测井网中同震响应较好的6口观测井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水位变化形态和幅度对比分析2011年日本MW9.0地震、2012年苏门答腊MW8.6地震和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特征,探讨引起该变化的可能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水位同震变化形态以振荡为主;通过定量分析认为聊古一井井水位的阶升是由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大所致;位于同一断裂带上的聊古一井和鲁27井井水位在同一地震中所表现的变化形态不同,可能与两个观测井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背景不同有关;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会影响栖霞鲁07井的水位同震变化形态;水位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井震距存在一定关系,同时也取决于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量。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索黄土山地区地震采集的有效技术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为例,在综合研究该区激发因素、接收因素和仪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如下技术可获得满意的采集效果:1)针对含水黄土及胶泥等好的激发层位,单井小药量3~4kg、9~13口多井组合激发技术;2)4212.5m的大偏移距,2~3线的多线数,25m的小道距,120~160次的高覆盖次数,20个检波器线性组合检波等接收技术;3)采用90dB以上大动态范围,大增益,采样间隔1ms的高采样率,采样时间5s的长记录时间的仪器采集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地下流体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具有流动性,对地壳活动的响应十分灵敏,因此地下水动态活动对于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响应也非常灵敏[1].近年来,大力发展地下流体监测工作,在中国进行流体监测较为常见的组合为同井(泉)进行静水位、水温,动水位、水温、溶解气或水质等方式.宁德地震台根据台站实际情况,2004年开展宁德一号井"单井综合...  相似文献   

19.
实际地震勘探中,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是导致地震波响应特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联系,需要跨越微观孔隙尺度、介观测井尺度以及宏观地震尺度等三个不同尺度空间.本文基于已知井的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和测井数据,利用复杂多孔隙介质理论将微观尺度孔隙岩石粗化到介观测井尺度,利用Backus平均理论将介观测井尺度的模型进一步粗化到宏观地震尺度,最终,得到地震尺度裂缝-多孔隙介质模型.其数值计算结果与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对比表明:基于两级尺度粗化算法的裂缝多孔隙介质模型在给定参数下是有效的,且基于该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能够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随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Q因子估算是近地表吸收补偿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井地联合地震数据采集方式减小检波器耦合对Q因子估算的影响。在以激发井为中心的圆周上,按照井下检波器的设计深度,布置多口深度不同的接收井,将检波器直接安置在每口井的井底,以消除常规井间观测方式造成的检波器与井壁耦合对Q因子估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不受激发影响的Q因子层析反演方法,利用模型数据就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使用两个不同的地震频带对大港油田实际近地表观测数据进行了吸收反演,反演结果表明,近地表的吸收系数远大于地下地层的吸收系数,近地表吸收补偿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两个频带反演得到了不同的Q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Q因子对频率依赖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