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除受奶牛产奶遗传性能的影响外,而饲养管理是决定的因素,特别是围产期奶牛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泌乳期产奶高低,繁殖性能,奶牛和犊牛的健康。但在实际奶牛生产中对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往往被疏忽.在此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简要叙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华是我国南方奶牛之乡,奶牛存栏已达二万多头,农民养牛规模也从几头发展到十几头、几十头甚至上百头。但由于饲养技术和繁殖技术没跟上,奶牛受胎率不理想,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没能充分发挥。下面结合金华奶牛饲养实际,谈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发情鉴定1.1 供给奶牛全价营养的饲料,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使奶牛达到中等或中等偏上膘情,要有足够的运动。但金华奶牛饲养中混合精料质量不高,稻草是唯一的粗饲料,没有青贮饲料,常年拴系在舍内,得不到运动,使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受到影响,青年牛性成熟延…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模式,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其中,散养和圈舍饲养对于奶牛的繁殖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发情率、卵泡发育率和受胎率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化。本文根据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于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奶牛健康生长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奶牛繁殖性能是影响养殖效率的重要因素,奶牛养殖场必须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繁殖性能。例如,优化环境、提高饲养水平、建立繁殖管理流程等,为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奶牛个体产奶量已经达到50年前的两倍之多。不可否认.奶牛养殖业如此显著的飞跃主要是由于遗传改良、饲养改进以及其他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的结果。然而.在泌乳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却在逐年下滑.只是近年来引起人们的警觉有所重视后才稍微有所改观。毋庸置疑。影响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的因素比较复杂.诸如对繁殖性状缺乏选择、近交衰退、应激反应、饲养环境等等。本文将试图讨论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一些因素和改进措施.主要讨论高产奶牛发生的生物变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奶牛育种和规模化饲养水平的快速发展,中国奶牛群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繁殖性能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的盈利能力。繁殖性能的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畜群管理、遗传和各种疾病等。近年来,生殖器官疾病(也称繁殖疾病)降低奶牛生殖能力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其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简述了国内外生殖道疾病如子宫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卵巢疾病如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繁殖疾病发生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比较,重点介绍了繁殖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如空怀天数、产犊间隔、妊娠率、发情检出率、产后首次配种天数、配种指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和研究成果。同时,重点分析了繁殖疾病通过干扰生殖内分泌,损伤子宫内环境,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可能机制,并对奶牛繁殖疾病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改进中国规模牧场管理措施、减少繁殖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群生产和生殖能力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维持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牛场效益的关键点。研究表明,合理安排产犊间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有助于实现奶牛遗传潜力,提高产奶量。能量负平衡是奶牛泌乳高峰期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繁殖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空怀时间过长,体况波动和繁殖性能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准确诊断繁殖性能低下的原因非常重要。利用便携式兽用超声波仪鉴定和测量奶牛卵巢结构,能够准确地判断奶牛的生理状态,不仅能够确认奶牛正确的发情周期,确定怀孕状态,而且有助于诊断卵泡和黄体囊肿等疾病,为繁殖管理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奶牛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但对奶牛自身的健康有利,还能够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1.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繁殖性能是决定奶牛能否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在繁育过程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等。1激素紊乱性疾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生殖道炎症、应激等使生殖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而使母牛的生殖机能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奶牛饲养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多以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饲养管理及营养低下。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数量的增多,奶牛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孕的出现,母牛产期推迟,不能按期繁殖,延长了产犊间隔,不但产奶、产犊等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3.
围产奶牛饲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的饲养操作下,奶牛的产奶量、健康状况及繁殖性能可达到良好平衡。获得高的经济回报的关键在于上述三方面性能都能保持良好。围产期是奶牛在泌乳周期中进行泌乳和确保良好的健康、繁殖状况的一个关键契机。围产期指产犊前60天至产犊后60天。而围产期中最为关键的时间是产犊前21天至产犊后21天。围产期的饲喂及管理操作的正确性对于奶牛的干物质  相似文献   

14.
旨在响应国家对奶业提出的种业振兴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繁殖育种现状。本文对我国22个省(市)320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品种及来源、冻精使用情况、奶牛利用胎次、关键繁育性能情况、繁殖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人员从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多维度分析。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我国规模奶牛场以饲养荷斯坦奶牛为主,饲养乳肉兼用牛品种的牧场数量稍有提升,国内奶牛来源以自繁自育为主,进口遗传物质的市场占比远高于国产遗传物质,国内奶牛场胚胎移植技术使用仍不广泛;较大比例的牧场通过科学规范地利用奶牛繁育技术,提高奶牛场繁殖工作效率;繁殖疾病是影响牧场收益和导致奶牛高死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场中配种相关从业人员4/5以上为专职配种员,是除了场长之外工资最高的一个工种。根据调研结果,建议行业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需求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标准,提升民族自主育种能力;加强奶牛场的细节管理,提高繁殖水平,降低繁殖类疾病的发病率;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奶业繁殖技术高质量人才队伍,助力我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  相似文献   

15.
张大华 《中国乳业》2021,(12):82-85
繁殖障碍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类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奶牛繁殖性能降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卵巢囊肿等疾病是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此外,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也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产,对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论述,提高奶牛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夏季天气炎热.而奶牛又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量、奶质、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亡,常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而对高温给奶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实施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后的各15d之内的一段时间。由于奶牛这一个月的特殊生理状况,使这一时期成了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显著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奶牛热应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生理生化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等抗热应激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应该从改善奶牛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力,以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好优质奶牛的基础,也是得到优质牛奶的保证。科学合理的饲养不但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有效发挥奶牛的繁殖性能和生产能力,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生产高质量的乳制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