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灸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多见于未婚未育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骶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疼、头晕、失眠、乳房胀痛、面色苍白及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笔者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经检查排除生殖器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其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35岁,其中14岁~24岁者40例,25岁~34岁者20例;未婚36例,已婚24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2治疗方法2.1基础治法2.1.…  相似文献   

2.
自拟痛经散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蓉 《中原医刊》2002,29(7):50-50
我院妇科自1995年以来用自拟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5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均系门诊病人,年龄14~26岁,多数在17~21岁,平均18岁;病程2个月~6年,多数在4个月~2年之间。痛经分级:根据全国中医妇科会议制定的标准分级:  相似文献   

3.
周长富  梁晋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15-4216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初潮后2a~3a的青年未婚或已婚未生育的妇女,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特别是重度痛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我们自2001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度、重度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未婚56例,已婚未生育者6例。年龄16岁~25岁,平均年龄20.3岁。病程3个月~5a,平均病程2.6年。其中中度患者40例,重度患者22例,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标准参照山东主编《实用妇科学》关于痛经的诊断标准[1]。中度:经…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痛经方治疗痛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4年9月~2005年5月在我院中医妇科确诊为痛经患者50例,年龄在17~35岁,平均24岁.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为我校1994年9月~1998年5月就诊的痛经患者,年龄15~19岁;病程1~3年为21例,3年以上16例。经行痛24例,经前痛11例,经后痛2例。疼痛部...  相似文献   

6.
痛经在妇科病中较为常见。中医认为痛经的病机较多 ,但不论是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或是湿热蕴结 ,均为经血阻滞胞宫而痛经。该院自 2 0 0 2年用中药配合近红外热磁振乳腺检查治疗仪治疗痛经效果颇佳。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5岁以下 2例 ,2 5~ 4 5岁 3例。原发性痛经 3例 ,继发性痛经 2例。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5年。2 治疗方法采用河北省泊头市医用光电仪器厂制造的JLT -C型近红外热磁振乳腺检查治疗仪。将中药浸泡于 75 %的酒精中半月制成酊剂。治疗时 ,将浸泡有适量酊剂的纱布敷于下腹部 ,与治疗探头固定在一起 ,每次治疗 3…  相似文献   

7.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其临床主症是指妇女在行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或腰骶疼痛、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影响正常工作或日常生活。笔者从1996~1999年对60例痛经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青春期痛经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5.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4年,疼痛持续时间最短者1d,最长者7d。全部病例均经妇科检查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属寒凝型[1]。1.2 治疗方法治以散寒逐瘀、温经止痛为主。主穴:任脉的中极、腰骶部次及脾经…  相似文献   

8.
痛经之证以青年女性居多,常迁延难愈,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多见,故2年来笔者采用温通法观察了30例寒证痛经,均治愈,且疗程短、收效快,患者易于接受。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4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6年,均为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行时小腹冷痛,或腰痛,得温则痛减,甚则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经血紫暗有块,量少,行而不畅。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1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 ,临床以月经前后或经期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 ,患者以青少年女性为多。笔者自 1996年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患者 13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其中年龄最大者 40岁 ,最小者 16岁 ;已婚者 42例 ,未婚者 94例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3个月。经前痛者 2 5例 ,经后痛者 30例 ,经期痛者 81例。属原发性痛经者 10 7例 ,继发性痛经者 2 9例。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女子每次行经期间 ,或经来前后 ,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 ,剧痛难忍 ,或恶心…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剂滴耳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张桂花,孙保勋,曹付群,郭凤仙,王连群,郭亚萍,李岩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卫生学校(463000)主题词痛经/治疗自1988年以来,我们用自己研制的中药配剂滴耳治疗痛经患者443例,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1.
痛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运用自拟痛经汤治疗寒 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48例患者,年龄15-36岁,平均17.5岁; 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病例经B超 或妇科检查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且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 型均为观察病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统一施行的诊断标 准: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或经行黯红,有瘀块 或经血色黑,畏寒,手足欠温,苔白润或腻,脉弦或沉肾。 治疗方法:痛经汤的药物组成:当归12g,川芎9g,赤 芍15g,醋延胡索15g,蒲黄9g,五灵脂9g,香附12g,桂枝 6g,炮姜6g,小茴香12g,乌药12g,细辛3g,川牛膝12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徐氏痛经松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痛经,西医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患者口服痛经松方,B组38例患者口服中成药,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痛经松方治疗组患者的痛经程度及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总体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B组(57.9%),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及Em Ab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徐氏痛经松方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总体疗效,同时可以降低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3.
痛经内异消治疗原发性痛经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痛经内异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病人为 1994年 5月至 1998年 3月门急诊原发性痛经患者 ,以青春期少女为主。治疗自月经前 1周开始 ,口服本药 ,至痛经症状消失为止 ,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愈 85例 ,显效 3 7例 ,好转 8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8 4 8%。结论 痛经内异消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本组 113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1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8年。其中经妇科检查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痛经者 6 9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1例 ;急慢性盆腔炎 14例 ,子宫颈狭窄 2 9例。患者以头痛为主 4 5例 ,以小腹痛为主 5 2例 ,以环脐疼痛为主 15例 ,以牙痛为主 1例。将 113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地机组 (治疗组 ) 5 3例 ,针刺三阴交组30例 ,针刺中极组 30例 ,后两组为对照组。2 诊断标准参照山东医科大学主编的《实用妇科学》关于痛经的诊断标准。原发性痛经 :指经妇科检查 ,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多发生…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28岁,痛经14年,于1998年10月8日入院。患者先天聋哑,家属代诉。15岁初潮时即痛经,并逐渐加重,26岁结婚,当年怀孕。1997年6月在当地医院足月顺产一男婴。产后2个月月经来潮痛经又发。1997年8月在当地医院拟为“巧克力囊肿”而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痛经症状未减。平时月经规则,量中等,末次月经1998年10月1日。患者母亲有痛经史,生育5个孩子后痛经症状消失。姐妹3人,其他人无同样病史。体格检查:先天聋哑,反应灵敏,智力正常,面部、躯体及肢体无畸形,一般情况可,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王昕教授拟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气滞痛经汤水煎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药物安全性良好,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痛经评分(5.35±2.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3.42)分,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痛经汤能明显缓解患者腹痛症状,且用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侯科 《大家健康》2013,(11):171
目的探讨研究灸法对寒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寒性痛经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灸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月经期间疼痛感为2.35±0.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灸法对寒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其疼痛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1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为临床常见多发病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 ,严重者呕吐、腹痛 ,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临床上治疗痛经方法甚多 ,但疗效均不满意。作者通过多年在临床工作中的摸索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经患者 1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4 2例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4 0岁 ,病程多在 1年以上。经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无明显增高 ,盆腔B超无异常 ,腹部检查腹肌无紧张 ,行经前后下腹疼痛 ,痛及腰骶 ,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严重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用自拟沉香芍药五物散治疗痛经53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患者均依据卫生部药政局制订的《新药(中药)治疗痛经临床指导原则》标准进行诊断。其中原发性痛经36例,继发性痛经17例;重度痛经28例,中度痛经19例,轻度痛经6例;年龄13岁~3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7年。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沉香、琥珀、三七、白芍各30g,甘草20g。共研细,装入胶囊,每粒重0.5g。每次4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于经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期第2天停服,…  相似文献   

20.
“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1990年笔者以自拟方“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例原发性痛经中,年龄17~40岁,未婚31例,已婚19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11年。 二、治疗方法 1.痛经宁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五灵脂、生蒲黄、炒蒲黄各10g,益母草15g,白芍12g,甘草3g,每日煎服1剂,早晚分服。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至行经日止。若服用后第1个月经周期疼痛未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