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导了甲壳素—戊二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一些研究结果,着重研究了葡萄糖淀粉酶与甲壳素的比例,戊二醛的最适浓度以及p~H值对固定化酶制备的影响因素同时,比较研究了固定化酶与自然酶的一些性质,结果表明两者的最适温度相同皆是50℃;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高于自然酶,前者最适p~H为4.4,后者最适p~H为4.0.固定化酶与自然酶对热的稳定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膜结合型的吡咯喹啉醌依赖性葡萄糖脱氢酶(m PQQGDH,EC 1.1.5.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因其在血糖诊断及葡萄糖传感器中的重要应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其低表达水平限制了这种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本文利用λ噬菌体的温敏型启动子PL-PR替换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重组菌大肠杆菌(E.coli)B0013-120/p GCd::Km-PL-PR,并使重组菌的酶活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1.2%,.再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m PQQGDH的最适诱导表达条件为:以甘油为碳源、诱导温度42,℃、诱导时间4,h、诱导前菌体密度A600=1.6.最后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其最适反应温度和p H分别为25,℃和6.0,所得m PQQGDH的热稳定性在45,℃条件下可维持稳定的活性.这为葡萄糖脱氢酶更广泛的应用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明胶包埋、戊二醛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双酶体系.该酶制备的最适条件是温度50℃pH值6.5.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4,最适底物浓度为15%,热稳定性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产生菌黑曲霉 90 3(Aspergillusniger)的最适产酶条件 :初始pH5 .0~ 6 .5 ,温度2 9± 1℃ ,培养时间 4d ,2 5 0ml三角瓶发酵液的装量为 5 0ml,一定量的Fe2 +和Mn2 +对产酶有促进作用 ;酶的最适作用pH为 5 .5~ 6 .0 ,最适作用温度为 37℃ ,该酶在 pH3.0~ 7.0 ,温度 30~ 5 0℃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链霉菌M1033葡萄糖异构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链霉菌M1033菌株所产的葡萄糖异构酶培养液经二级(NH_4)_2SO_4沉淀、DEAE-Sephadex A50,Sephadex-G150柱层析分离纯化,可得到电泳均一的纯酶。该酶的全分子量为91000左右,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其pI为4.3,经糖染色后证明并非糖蛋白;最适反应温度70℃,在该温度下分别以D-木糖和D-葡萄糖为底物,测得最适pH分别为8.0和8.3。该酶为金属激活酶。Co~(2 )和Mg~(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a~(2 )则使之几乎失活。金属离子的激活作用随底物而异。动力学研究表明,该酶对D-木糖有更大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6.
严少敏  师德强  农浩  吴光 《广西科学》2011,18(3):253-260
利用氨基酸特征同时预测贝塔一葡萄糖苷酶反应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首先,用不同的氨基酸特征对贝塔一葡萄糖苷酶进行量化作为输入,以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作为输出;然后用20-2前馈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用子集验证、刀切验证和交叉验证三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4个氨基酸特征中只有4个特征可以用于模型预测,其中...  相似文献   

7.
K123菌株普鲁兰酶(Pullulanase)的合成及其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株从白酒发酵现场分离得到的K123菌株普鲁兰酶的合成及其部分酶性质,结果是K123菌株的异淀粉酶在培养液中的大量积累发生在稳定期后期,菌的最知生长温度为35℃,产酶的最适温度则为30℃;菌的最适生长pH和产酶的最适pH均在7.0-7.5;产酶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有效碳源是糯米淀粉,糊精,支链淀粉,玉米面,茁霉多糖,麦芽糖,而葡萄糖则抑制产酶;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3-2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的关系,对几丁质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酶的特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抗线虫效果,用DNS定糖法测定了几丁质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3-2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显著,其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性呈正相关.几丁质酶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胶体几丁质65,酵母膏1,葡萄糖5,KH2PO40.7,K2HPO40.5,MgSO4·7H2O 0.5,FeSO40.01,NaCl 0.5,微量盐1mL/L;起始pH 7.0,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h.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性提高了1.59倍,达到35.17×10-10 mol/s.枯草芽孢杆菌2-3-2几丁质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7.0;温度高于50℃及碱性条件下酶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4种商品果胶酯酶中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酶活,选择了果胶酯酶(PE)酶活和酶活比均较高的Pc-3作为原料,并研究了Pc-3中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热稳定性.其PE的最适温度为43℃,而PG的最适温度为30℃和50℃.PE具有热不稳定性,而PG含有耐热和不耐热两部分.将粗酶制剂在55℃下加热10 m in后PE酶活保留了约80%,而PG酶活仅仅残留了9.98%,说明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得到高纯PE活力的酶制剂.  相似文献   

10.
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在10℃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部分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该菌在10℃下产LiP、MnP和Lac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72~108 h.LiP、MnP和Lac的最适反应pH范围均为4.4~4.8,最适底物浓度是0.8~1.2 mmol/L;金属离子Cu2+,Ca2+对LiP、MnP和Lac有激活作用.Fe2+对三种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Na+则完全抑制LiP的活性,Zn2+、Mg2+对三种酶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以对一卜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为载体活化剂,采用重氮化法共价偶联共固定糖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该共固定双酶体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淀粉底物,在PH6.0,60℃条件下,共固定双酶体系能将5%(质量浓度)DE-27糊精一步转化为果糖含量为20%的果葡糖浆,其催化效率是天然酶体系的1.6倍.  相似文献   

12.
微氧条件下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及菌群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氯酚优势好氧菌与厌氧颗粒污泥以三种不同方式组合:(1)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冷冻法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混合固定;(2)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单独固定后再与厌氧颗粒污泥混合;(3)将氯酚优势好氧菌直接投加到厌氧颗粒污泥.比较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在微好氧及厌氧条件下的五氯酚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的混合固定中,微好氧条件下可通过厌氧菌与好氧菌的协同作用实现氯酚的厌氧好氧同时降解,而在厌氧过程中,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差别.厌氧好氧活性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固定化颗粒污泥中厌氧、好氧菌活性的存在,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氧条件下氯酚固定化颗粒污泥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碘酸钠(NaIO4)溶液将棉纤维素氧化成氧化纤维素,并将其作为载体使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固定化。考察了溶液的pH值、氧化时间、温度和氧化剂浓度等氧化条件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的影响,优化了氧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等手段,探讨了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藻类共固定深度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将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oultries AS1.2352)固定化,研究其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对污水深度净化的能力。研究了藻、菌共固定与单独固定化、共固定化方式对NH+4-N、PO3-4-P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菌、藻共固定化对NH+4-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固定化方式,4 h去除率达到80 %。藻、菌共固定化两种方式对脱氮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共固定化光合细菌-藻类可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金属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氢气的压力、Mg  相似文献   

16.
介孔分子筛MCM-41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介孔分子筛MCM-41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木瓜蛋白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酶活性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连续操作稳定性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1g载体的给酶量为20mg,固定化温度10~20℃,固定化时间2h,pH值7.0,戊二醛体积分数0.75%时,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此时酶活性平均回收率达55%左右。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连续操作稳定性,半衰期可达26d。  相似文献   

17.
以产物作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考察了溶剂用量、底物用量比、水含量、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溶剂量为每g棕榈酸3 mL棕榈酸异辛酯,最适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1;同时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反应转化率越低,使用MgC l2饱和盐溶液可将反应体系的水活度控制在0.33左右,可使反应转化率增加20%左右。以1 g棕榈酸、0.67 g异辛醇、0.12 g固定化脂肪酶和3 mL棕榈酸异辛酯组成的反应系统在40℃条件下敞口反应24 h,酯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连续反应30批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水滑石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研究了阴离子型层状材料—水滑石(LDHs)作为载体,经过戊二醛活化处理后采用共价结合的方法固定化木瓜蛋白酶。讨论了层板电荷密度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并优化固定化时间、温度、pH值、给酶量和戊二醛质量分数等固定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是给酶量为每0.5 g载体固定16 mL 10 g/L的溶液酶,固定化温度15 ℃,pH7.0,固定化时间12~24 h,与2 mL质量分数为0.5%的戊二醛交联,所得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活回收率平均可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流速、底物浓度、底物的葡萄糖当量值(DE)等因素对分子筛固定化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水解淀粉液化液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寿命,在适宜条件下,供给质量百分数10%的淀粉液化液,连续22d可产生DE值95以上的糖化液,运转30d,活力仅下降25%,以DE值15的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底物,糖化液中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