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上软下硬的土岩二元结构地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若岩面较浅且岩层力学性能较好,采用类似于"吊脚桩+锚索"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可大幅节约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分析了该支护形式的变形特点,并介绍某深基坑实例上部土层采用"微型桩+搅拌桩+土钉+预应力锚索"的复合土钉墙支护,下部岩层采用放坡喷锚支护,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较小,基坑整体稳定性较好,可为类似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设计及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国信金融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针对深基坑邻边大型货车持续动荷载作用且基坑邻边35kV·A电缆包封无法迁改的情况,提出一种类似双排灌注桩的支护结构形式,基坑外侧桩辅以竖向锚索,内侧桩辅以斜向锚索加吊脚钢管桩等形式,形成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支护体系。通过分析该支护形式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水平、竖向、深层位移等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深基坑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邻边大型货车动荷载作用下,变形均在设计值以内,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支护体系应用于大型动荷载作用下的土岩复合深基坑工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土岩组合地层且临近地铁等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支护体系的选型设计,依托青岛市深蓝中心深基坑工程,分别研究单排及双排吊脚桩与主体结构支撑的设计方案和计算方法,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环境地面沉降、支撑轴力及地铁结构变形等实施了监控量测。结果表明:吊脚桩与主体结构支撑的技术方案可保证深基坑及环境安全;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化基本同步,变形主要发生在保留岩体、放坡开挖过程以及挖除保留岩体、加设支撑的过程,拆除支撑对变形影响很小,保留岩体、放坡开挖时排桩结构接近整体移动;吊脚桩周边地表沉降同步但远小于桩顶沉降;采用弹性抗力法计算的支撑轴力设计值与监测值较为吻合,钢支撑轴力的温度效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深基坑工程中,当地层中有较厚的、强度高、完整性好的岩层分布于基坑开挖范围时,可以利用岩石自身强度而采用"吊脚桩+锚索或支撑"方案,以降低工程难度,节约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较常规支护形式具有明显优越性。在广州淘金某项目中采用了吊脚桩支护形式,工程实施中表明基坑变形可控,周边环境影响小,支护安全可靠,本文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吊脚桩支护形式,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岩组合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青岛岩石地区土岩组合的一个典型超深基坑工程案例。鉴于地层的特殊性以及基坑开挖深度,采用吊脚桩加锚索支护体系,局部放坡结合钢管桩预支护。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表明:在上覆土层较薄的岩石地区,围护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层部分。采用上述支护体系可以在有效的控制基坑及周围环境变形的同时,大大地减少工程造价,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文跃  李静  吕海滨  刘世强  马明强 《矿产勘查》2020,11(12):2777-2782
二元岩土结构的基坑支护常采用吊脚桩+锚索支护结构,在岩肩宽度不足条件下,合理确定等效锁脚锚索锚固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数值法分析计算锚固力虽然可行,但不是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易于掌握的。以山东临沂市中汇大厦基坑为例,通过对土反力合力、支护桩弯矩沿嵌固深度的轨迹来确定锚固力,方法易行,结果可靠,计算的锁脚锚索锚固力大小确定,没有人工干预造成的不确定性,对吊脚桩支护设计具用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土工基础》2020,(2):127-130
山东半岛东南部广泛分布片麻岩和花岗岩,基岩埋藏较浅甚至出露,基坑工程自上而下一般分布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强风化岩层、中~微风化岩层,具有"上土下岩"的特殊结构。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一种钢管吊脚桩支护结构型式,即上部土层为钢管混凝土桩+锚索支护结构,下部岩层为微型钢管桩+岩石锚杆支护结构的组合支护形式,此方案解决了坚硬岩层灌注桩成桩困难的问题,施工工效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通过单元计算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该方案可满足基坑的变形要求,保证了基坑的稳定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珠海某地铁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选择了其标准段一剖面为研究对象,在施加地面荷载与未施加地面荷载两种条件下,通过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吊脚桩水平位移变化,桩顶位移变化以及预应力锚索轴力变化。得出在非对称土岩组合深基坑采用吊脚桩+预应力锚索+内撑的支护形式能有效的控制基坑变形;基坑两侧吊脚桩在非对称地层及地面荷载条件下,其变形有显著差异;地面荷载对吊脚桩上部水平位移影响显著,对桩脚处位移影响较小;吊脚桩桩顶与桩底位移之间呈现负相关的规律;地面荷载对桩脚处锚索轴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南海广场二期基坑支护工程周边环境相对复杂,依据地质条件采用搅拌桩(旋喷桩)+旋挖桩(冲孔桩)+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的综合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监测了地表和地层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支撑轴力、预应力锚索内力。监测数据表明,该综合支护方案既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又能使施工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加快施工工期,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岩石地区基坑工程典型支护方式的基础上,介绍了青岛地区土岩组合的一个典型超深基坑工程案例。鉴于特殊的地层,本工程采用吊脚桩+锚索支护体系,局部放坡结合钢管桩预支护。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表明:在上覆土层较薄的岩石地区,围护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层部分。采用上述支护体系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及周围环境变形,同时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