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化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异化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早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到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都十分关注当今社会存在的异化问题,他们就科技异化、交往异化、日常生活异化以及消费异化进行了深刻阐述。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使异化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平台劳动是共享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随着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平台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平台职业性别分工体系。这一体系不是对原有自然性别分工的延续,而是对原有分工体系的社会技术性重构。相较于“男耕女织”的传统自然性别分工,互联网平台的性别分工更具隐蔽性,这种技术控制造成了现代女性的劳动异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性别分工理论中,消灭分工的根本手段是消灭分工的异化属性,而互联网平台劳动中的性别分工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增强了分工的异化属性,给消灭性别分工并实现人的解放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将异化思想应用于生态哲学,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引发的全面异化带来资本主义无力解决的生态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作者着重阐释了异化消费批判,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研究范式也发生深刻变革,数据劳动历经多年发展已经从新兴的技术类型,逐渐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战略资源。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马尔库什以马克思“人的本质”与生产理论为起点,提出了解释现代性问题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框架——生产范式理论。以马尔库什生产范式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明数据劳动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把握数据劳动在现代社会中扩张与膨胀所产生的后果,对“数据劳动的异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探究摆脱数据劳动异化的正确途径,有助于促进数据劳动的合理发展、校准数据劳动发展理念;有益于调适社会公众对数据劳动的认知;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科学的数据劳动观。  相似文献   

5.
精神污染在理论战线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大谈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自一九七八年以来,见之于报刊的就有600余篇讨论文章,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宣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他们把旧社会的各种残余和影响造成的不良现象,以及人们认识上出现的偏差,都笼统地归之为“社会主义异化”。这种观点集中地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异化,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而且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异化;第二、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劳动的异化,而且这种劳动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第三、认为形成…  相似文献   

6.
分工性分配论:理论发展和现实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典经济学提出“分工能最大增进劳动生产力”和收入分配理论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收入分配的研究虽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整体思路上仍沿用功能性或个人性收入分配的分析方法,或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或是仅注意个人之间的分配均等性问题。而分工性分配理论,从分工提高效率并创造收入,收入的分配必须同时注意生产效率和个人公平,分工发展引致分配的多元化,生产要素所有者因履行与分工相联系的产权责任得到收入,以及“公平合作”的收入划分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与功能性和个人性收入分配理论不同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学术界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讨论中,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的根本区别,认清后者的要害所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在拙作《也谈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载《经济研究》81年第10期)中,针对一些同志批评生产劳动的“宽派”论者实际上是在重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论调的观点,写了“资产阶级庸俗学派的要害何在?”一节,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炮制种种谬论的用心,并不……在于混淆物质生产的和非物质生产的界限,而在于混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界限,以便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和阶级对立,为这个罪恶制度辩护。”但限于篇幅未能展开分析。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史角度,对上述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西方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在继续。我国哲学界很多同志也开始注意和研究“异化”问题。在讨论中,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异化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国际和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异化概念只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占有它的地位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后,马克思抛弃了异化概念,只能作  相似文献   

10.
试析马尔库塞的“劳动异化”说张和平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异化”的第二个方面,即劳动的异化与经过他的改造后的弗洛伊德的“性欲冲动论”相结合,建立了他的“劳动异化”说...  相似文献   

11.
异化问题是多年来国际哲学斗争的焦点。自一九三二年首次发表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来,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异化热”久兴不衰,一直是各种哲学流派竞相争议的主题。资产阶级哲学家和修正主义学者抓住异化不放,大作文章,肆意歪曲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学说中的意义和地位。他们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异化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关于资本主义内部诸矛盾的理论是光辉而深刻的,抓住了劳动的异化与剥削的根本原理。但令人遗憾,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却不是那么明晰。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课题就是要修正我们对危机趋势的认识,而又不放弃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其他方面(异化和内部诸矛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这一过程中,人被异化,尊严被剥夺.异化是指人的存在及行为都不能被自我所掌控,表现出与自我的疏远和对立.尊严是人作为人的存在被自我和他人承认和肯定.人的异化及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盛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尊严与异化理论,提供了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尊严和异化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传统上,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几乎是水火不容的。美国学者W.杜格和H.舒曼的《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的比较》一文则通过用一种“开放的思想”来研究这两个学派而揭示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现在二者是“一致”的。其中最明显的“汇合点”有...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到舍勒:反现代性理论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浙江学刊》2003,(5):37-43
马克思主义与保守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反资本主义理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与舍勒学说的比较研究 ,探讨这两种反现代性学说的异同。两人都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集中于“异化”问题 ,但马克思侧重于人的现实生存方式 ,特别是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 ;舍勒则主要关注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文化价值的颠倒  相似文献   

16.
进入工业4.0时代,数字劳动已跃升为一种重要的劳动方式,但数字劳动者的活劳动却被各种平台和数字资本所充分吸纳,产生了新型异化,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数字劳动者裂变为数字孪生体,其生产的“一般数据”被各种数字化平台所窃取,成为无酬性的“产消者”;其二,数字劳动者的情感劳动和情绪劳动,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和具有高附加值的劳动方式之一,但却与自身发生了新的疏离;其三,数字资本成为新的“普照的光”,它不仅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重要牵引,也完成了对数字劳动者的形式吸纳和实质吸纳,实现了对数字劳动者更为深度的盘剥。  相似文献   

17.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80年代前后在英美峭然崛起的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它把分析哲学的方法(包括语言分析、数理分析、博弈论等工具)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原本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流派相继成为过眼烟云之后,这个学派以其独特  相似文献   

18.
异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说明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具有迫切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长期以来,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肆意歪曲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他们断言,异化概念是游离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外的“新发现”,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说明不了的,只有借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念才能理解异化,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这种看法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伪造和攻击。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既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同时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又逐渐失…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论证劳动者变成他的劳动及其产品的“奴隶”;劳动者生产越多,他所有的就越少。他不仅提出异化是劳动者的产品异化的结果,是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和资本家的控制所造成,而且还概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表现为劳动者与“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第二个特征表现为劳动的外在的性质,这说明劳动是被迫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第三个特征是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分析“异化的劳动”时提出的。他说:“国民经济学不考察劳动者(即劳动)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直接关系,借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