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和IL-35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h17/Treg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者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和IL-17和IL-35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相关,沙利度胺发挥抗M 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比值及IL-17和IL-35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7(IL-17)、IL-35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VEGF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表达水平,并比较2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血清IL-17、VEGF、β2-MG水平在MM组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在对照组M M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IL-17、VEGF、β2-M G水平M M组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对照组MM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7水平与VEGF、β2-M G水平呈正相关(r=0.65,0.58,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2,P0.05)。结论:IL-17、IL-35、IVEGF和β2-M G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l7细胞)的比率及其相应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Treg/Thl7平衡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n=20)、平台期组(n=16)、复发/难治组(n=10),以健康体检者(n=20)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患者升高(P0.05);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h17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reg/Thl7比值高于平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外周血及骨髓中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趋势与Treg/Thl7一致。MM患者血清中IL-6、CRP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比值变化一致。结论:MM患者活动期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平衡向Treg倾斜,Foxp3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于预测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对其中19例MM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结果表明:MM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临床分期间无差别(P>0.05).MM患者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无差别(P>0.05).MM组Treg/Th17的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存在Treg/Th17比例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促进了MM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评价MM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初诊MM患者和24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结果:与健康献血者比较,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无显著改变(P0.05),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升高(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19~+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CD4~+CD25~+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CD4~+CD25~+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与MM的疾病分期呈正相关,与MM患者血清中的β2-MG浓度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MM患者体内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肿瘤负荷、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关。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异常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特点,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l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的平衡关系,分析其在MM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初诊的MM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CD3~+CD4~+)/(CD3~+CD8~+)的比值;以及Thl7和Treg细胞各占的比率、Th17细胞/Treg比值,比较分析MM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比例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CD3~+CD4~+)/(CD3~+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率为(5.9±1.9)%,与对照组(4.0±0.9)%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reg细胞比率为(1.2±0.3)%,与对照组(2.1±0.4)%相比,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h17/Treg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紊乱,Thl7细胞比率升高和Treg细胞比率降低所致的Thl7/Treg细胞比例失衡,该免疫失衡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并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分析。方法选取120例A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7蛋白及mRNA表达,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取2组PBMCs,并应用浓度为100、200 ng/mL的重组人IL-37蛋白(rIL-37)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IL-27、IFN-γ、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7与IL-1β、IL-6、IL-17存在负相关性,与IL-4、IL-10、IL-27、IFN-γ、TGF-β1存在正相关性(P<0.05)。rIL-37干预后,研究组IL-1β、IL-4、IL-6、IL-10、IL-17、IL-27、IFN-γ、TGF-β1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组干预PBMCs细胞各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相较于100 ng/mL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导致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在AR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免疫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初诊为MM的患者20例(患者组),健康体检者25例(健康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CD3~+CD4~+T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比值、B细胞、Th1、Th2比例降低;CD3~+CD8~+T细胞、Th1/Th2、Treg所占比例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免疫功能发生紊乱,T细胞亚群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45例初发AA患者分为轻型AA(n=25)和重型AA(n=25)两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AA(SA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L-17及IFN-γ表达高于轻型AA(MAA)和正常人组,而重型AA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轻型AA和正常对照相比,重型AA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17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增加。AA患者血红蛋白计数与Th17细胞及血清IL-17表达呈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结论:重型A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月婵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33-2035
目的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1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检查的41例健康早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IL-10)、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Treg细胞分泌的TGF-β、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56~+CD16~-、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周血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4、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NK细胞亚群及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诊断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0例淋巴结核患者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reg和IFN-γ、IL-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淋巴结核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reg和IL-10水平均升高(P0.05),而IFN-γ水平则降低(P0.05)。在干酪样型、增殖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的淋巴结核病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highFoxP3+Treg和IFN-γ、IL-10在淋巴结核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im-3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h17/Treg失衡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初诊MM患者及30例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的表达、Th17和Treg细胞各占比例、Th17/Treg比值、Tim-3在Th17及Treg细胞上的表达、Tim-3^+Th17/Tim-3^+Treg比值。运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水平。分析Tim-3^+Th17/Tim-3^+Treg平衡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表达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组细胞因子IL-17、IL-10及IL-17/IL-10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im-3^+Th17细胞水平及Tim-3^+Th17/Tim-3^+Treg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im-3^+Treg细胞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呈正相关(r=0.635、r=0.501、r=0.449、r=0.587)。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IL-17/IL-10及Tim-3^+Th17/Tim-3^+Treg比值增高,其中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患者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有关,提示Tim-3参与了MM患者Th17/Treg失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Th9、Thl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CLL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9、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9、IL-17、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1)CLL组患者外周血Th9、Th17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IL-9、IL-17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9±0.35)%vs(0.74±0.23)%,P0.05;(2.15±0.46)%vs(1.08±0.37)%,P0.05;(24.25±7.05)%vs(16.35±5.42)%,P0.05;(11.47±3.99)%vs(7.36±2.85%),P0.05]。CD4~+CD25~+FoxP3~+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TGF-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76±0.89)%vs(7.26±1.95)%,P0.05;(3.82±1.39)%vs(6.82±2.01)%,P0.05]。2)相关性分析:患者Th9、Th17细胞比例及IL-9、IL-17浓度与淋巴细胞计数负相关(γ_s=-0.374,P=0.034;γ_s=-0.382,P=0.032;γ_s=-0.445,P=0.011;γ_s=-0.413,P=0.024);患者Treg细胞比例及TGF-β浓度与淋巴细胞计数正相关(γ_s=0.416,P=0.023;γ_s=0.403,P=0.028)。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h9、Th17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失衡,血清IL-9、IL-17和TGF-β水平变化,这些原因可能参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临床确诊初次发病HT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同时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以及CD4~+CD25~+Foxp3~+Treg占CD4~+CD25~+Treg的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IL-10水平。结果两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占CD4~+CD25~+Treg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IL-10水平低于健康人群;推测CD4~+CD25~+Foxp3~+Treg、IL-10可能参与了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外周血及骨髓组织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水平,初探MM中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3例MM患者、44例MGUS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6例MM患者骨髓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MM患者血清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MM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细胞表达高于MGUS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中稳定期患者组外周血细胞水平较初诊患者组和复发、难治患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外周血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期MM患者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在Ⅲ期高于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初诊MM患者骨髓CD4+CD25+CD127low/-T细胞水平低于其外周血T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异常可辅助鉴别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监测MM的进展以及疾病的活跃程度,并为进展期MM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MM活动期/稳定期、MM临床分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探讨IL-17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3例MM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血清IL-17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2-MG含量。结果表明,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活动期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MM患者(P<0.05);按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明显高于Ⅱ期(P<0.05);血清IL-17与β2-M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0,P<0.05)。结论:血清IL-17水平与MM活动期/稳定期、MM分期相关,IL-17可能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女性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免疫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EMT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Ⅰ~Ⅱ期20例,Ⅲ~Ⅳ期29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占CD4~+ T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液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AMH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年龄增长,AMH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Th17所占CD4~+ T细胞比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8±0.67)%],且Ⅲ~Ⅳ期患者[(6.74±2.32)%]高于Ⅰ~Ⅱ期[(4.61±0.79)%]、Treg所占CD4~+ 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6.28±1.25)%],且Ⅲ~Ⅳ期患者[(3.09±1.13)%]低于Ⅰ~Ⅱ期[(5.64±1.02)%],观察组Th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及腹腔液炎性因子IL-6、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T患者体内AMH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免疫调节细胞Th17及Treg存在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的变化,探讨其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作为CHB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作为AHB组,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CHB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AHB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和AHB组的CD4+CD25+Treg百分率与血清HBV-DNA及ALT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CHB组血清IL-2、IL-4、IL-10、IFN-γ和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组IL-2及IFN-γ分别与ALT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紊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细胞的失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5例MM患者(MM组)和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IL-17水平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一步将MM组按照ISS分期和治疗情况的进行分组,观察不同ISS分期和治疗情况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并分析β2-微球蛋白与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S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ISSⅠ、Ⅱ期患者,差异显著(P0.05);ISSⅠ和Ⅱ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治者、复发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有效者(P0.05);初治者与复复难治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2,r=0.416,P0.05)。结论: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异常升高与MM的发病有密切联系,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可作为评估ISS分期和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