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3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配合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1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43.75%)显著高于实验组(12.5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手术配合及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型。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及动脉导管未闭。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发展。笔者通过参加2003年12月-2004年8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计90例的手术配合,根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性。总结出手术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活222例。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段的死亡率比较,P<0.05。有并发症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从而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梁慧 《广州医药》2013,44(1):24+30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993例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术前患儿均行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93例尿道下裂患儿中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19例,发生率为1.91%。主要的先天性心脏病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征、动脉导管未闭。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在尿道下裂患儿中发生率较高,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准确地诊断各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用于尿道下裂患儿的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措施。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探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措施一般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循环系统监测,跌倒坠床的护理等。结论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否痊愈的必要保障,做好术后各项护理是保证先心病患儿得到救治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1名先天性心脏介入手术患儿运用舒适护理,与21名未运用舒适护理的手术患儿对比评价其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的焦虑程度及睡眠状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前术后舒适护理的干预,能增加患儿在生理、心理上的舒适。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得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及没得到手术机会之前,没纠正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进展性、不可逆转的继发性器官损伤,包括对心脏、肺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的损害.除了解剖和功能上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出现生理、精神运动和认知方面的异常.所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是对提高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得外科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手段。方法 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结果 16例患儿治愈,2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及婴儿的心内直视手术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5-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辅助下施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围手术期采取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稳定,预防感染,对家属的健康指导和培训等。结果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愈出院,呼吸衰竭死亡1例,低心排综合征死亡2例。结论对小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密切监测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及分层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手术结果将患儿分为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和低位组。根据心脏结构畸形程度分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wingspread分型、合并心外畸形的相关性。结果: 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47例(30.3%)患儿存在不同类型的心脏结构畸形,其中18例(11.6%)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29例(18.7%)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60例(38.7%)合并心外畸形,其中38例(24.5%)合并1种心外畸形,15例(9.7%)合并两种及以上心外畸形,6例唐氏综合征,1例VATER联合征。wingspread分型及合并心外畸形是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低位组的4.709倍(OR=4.709,95%CI:1.651~13.432,P < 0.01),心外畸形每增加一个等级(无、1种、2种及以上)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原来的3.850倍(OR=3.850,95%CI:2.065~7.175,P < 0.01)。治疗上,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遵循原计划进行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与管理,但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需要心脏随访和观察,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须依据急症优先救治的原则,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比较,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感染增加(P < 0.05)、住院时间延长(P < 0.01)、治愈率降低(P < 0.05)、病死率增加(P < 0.05)。结论: 患有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疑难重症患儿、不合并瘘管及瘘管不畅的急重症患儿或合并多系统异常的患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为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制订最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治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早期住院期间死亡5例,各种并发症16例,59例治愈出院,近中期疗效好。结论:对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治疗是抢救患儿的重要方法,合适的手术指征、充分术前准备、先进的手术技术、及时准确的术后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赵书棋 《大家健康》2013,(8):136-137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要点。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接受了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效果佳,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密切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3.
陆文静 《右江医学》2008,36(4):508-509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缺陷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已被更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为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了矫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存在大脑损伤,既往认为大脑损伤与外科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等有关,目前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即可存在大脑损伤。文章结合国内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大脑损伤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综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大脑损伤的基本类型、术前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儿,对其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归纳,并观察患儿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的62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顺利出院,治愈率为100.00%,未出现因护理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对36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儿术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本组36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需转ICU监护,住院时间短。结论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晶莹  李丹  张艳琦 《吉林医学》2008,29(10):812-81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要点的阐述,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的相互协作,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活产婴儿7‰至8‰,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技术及体外循环的飞速发展,早期诊断后及时手术等措施;死亡率已显著下降。多数患儿包括一部分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过治疗已可较健康地发育成长。近年来超声作为一种常规手段,以其无创,敏感,能照像待等独特优势被广泛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例。现以10例典型病例,阐述应用彩超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经与其他方法对比和手术检验其特异度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对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术前准备及常规护理两组相同,实验组在术前3d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前的血压和心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紧张、恐惧情况明显好转、术前血压和心率稳定、术后平均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缩短.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心理行为,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有利于患儿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名先天性心脏病出现.国内外权威心脏外科专家就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技术进行交流,提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1岁内手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