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胆管引流的新术式.方法 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LCBDE时根据取石难易、结石性状、胆管炎症程度采用T管引流或改良支架引流.后者是先将导丝经胆管镜操作孔置入十二指肠,再将支架套住导丝用推送管推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结果 同期成功完成的62例LCBDE中,放置改良支架33例,放置T管29例;支架和T管的平均置管时间分别为29.6 min和42.4min(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7 d和9.5 d(P<0.05),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全部支架自行脱落并随粪便排出,支架排出时间为(13.6±2.55)d.结论 在LCBDE时,对明确结石已取净、无明显絮状物者应首选改良胆管支架引流.  相似文献   

2.
邓慧珍 《全科护理》2013,(36):3376-3377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应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9例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病人采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和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病人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当日胆汁外漏明显减少,持续负压引流4 d~12 d(6.89 d±1.88 d )胆瘘消失,无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并发症.[结论]胆道术后腹壁 T 管周围胆瘘采用T管旁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和积极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微创方式治疗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46例,分为腹腔镜胆道T管引流探查组92例(A组),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组42例(B组),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46例(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组66例(D组),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A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显著长于或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三组(P〈0.05);D组术中出血量显著短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C组)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体现出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腹腔镜胆道T管引流探查术,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组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组术式作为必要的补充方式,四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手术特点及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97年11月~2005年11月该院11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组(54例)与一期缝合组(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比两组胆总管内径、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及胆管狭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选择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取决于其适应证。一期缝合的适应证较为严格,主要为术中取石干净及胆总管通畅,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T管引流;T管引流为术后胆道造影及胆道镜处理残留结石提供了有效途径。只有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并熟练掌握手术要点,才能有效防止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单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引流瓶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器吸引引流法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夹闭T管的可行性及其与胆总管缝合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患者15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的胆总管缝合方法,术中夹闭T管。观察3组患者术中、术后胆总管内压变化及胆漏情况。结果 胆漏发生率分别为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13例(26.00%),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9例(16.98%),3~0 V-lock线连续缝合组0例,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全部胆漏经腹腔引流痊愈;全组术后无肝外胆管狭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夹闭T管安全、可行,以3~0V-lock线连续缝合可有效避免术后胆总管压力增高引发胆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年94例胆总管结石病例,随机分为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结果一期缝合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均较T管引流组减少(P〈0.05);随访3个月~2年,无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T管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罗小燕  黄尚书 《家庭护士》2008,6(7):589-590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肝吸虫感染病人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6例中T管出现完全堵塞2例,出现不完全堵塞10例,均经及时处理,保持T管的引流通畅。[结论]加强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T管引流术后T管脱出的原因及其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 ~2009年本科发生的7例胆道术后T管脱出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护理应对措施.[结果]6例患者经原位置foley管引流和积极护理,未出现并发症;1例重新置管后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ENBD)和积极护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及胆管一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腹腔镜胆道探查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 ̄2003年6月根据4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61例病人按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分为经胆囊管组(n=14)和胆总管切开组,后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23)和T管引流组(n=24)。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经胆囊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而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胆囊管组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7.1%),一期缝合组出现手术并发症3例(13.0%),均为胆道并发症;T管引流组出现手术并发症7例(29.2%),其中胆道并发症5例(20.8%)。3组患者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适合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优于胆管切开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而后者中胆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又明显优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技能,拓展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57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临床病例,阐述手术体会。[结果]10例中转开腹,560例获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min,术后5例胆漏,4例胆道残石,术后随访375例6个月到5年无胆道狭窄表现。【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将会成为胆道探查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65例,其中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为A组,采用T管引流术32例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补液量、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住院费用少、发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61、3.78、3.29、3.02,P均<0.05);A组并发胆漏、胆管狭窄、腹腔感染、结石残余和胆管炎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8、2.61、4.27、3.88、3.51,P均>0.05)。结论与术后采用T管引流术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低创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施行低创胆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小切口胆囊切除基础上,应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873例,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网篮取石58例,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931例小切口胆道手术未放置T管。均获得满意的低创效果,平均术后7d出院。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结石残留及胆道梗阻发生。结论在小切口胆道手术中应用胆道镜可使胆道手术低创化,效果确切。选择性一期缝合胆总管或经胆囊管胆道镜网篮取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不放置T管引流,避免了与T管伴随的并发症。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彭靖  兰辉  朱智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10-1711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与胆结石开腹手术(OCHT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4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施行LCHTD与同期OCHTD的45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病人均治愈出院.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LCHTD组明显优于OCHTD组(P〈0.01);而手术时间、带T管时间LCHTD组则长于OCHTD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1例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随访112例10个月至8年,93例(83.0%)症状消失,8侧(7.1%)术后结石残留,7例(6.3%)术后复发,5例(4.5%)胆道反复感染疼痛。【结论】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安全可靠,可降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11年3月99例因胆囊胆总管结石病行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期缝合组39例,T管引流组60例,一期缝合组较T管引流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和恢复正常生活快(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并发症1例(2.6%),T管引流组手术并发症2例(3.3%),与放置T管有关.两组随访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CBDE一期缝合具高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当前微创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病的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We encountered 10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injuri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ir causes were electrocautery in 2 patients, misjudgment in 2, mechanical injury in 3, aberrant bile duct in 2, and weakness of the bile duct wall in one. The sites of injury were cystic duct in 4 patients, common bile duct in 2, aberrant bile duct in 2, common hepatic duct in one, and common bile duct plus right hepatic duct in one. Treatments for the injuries discovered intraoperatively consisted of T-tube drainage above in 2 patients, re-ligation of the cystic duct in one, ligation of an aberrant bile duct in one, simple suture and T-tube in one, and choledochojejunostomy in one. In the remaining 4 patients discovered postoperatively, 2 were conservatively treated by 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was 9-12 days in the 4 patients with simple suture or ligation, 10-21 days in 2 cases of bile drainage, and 34-43 days in 3 with T-tube drainage. The patient with choledochojejunostomy suffered repeated cholangitis, resulting in hepatic abscess with hospitalization for 6 months. Since laparoscopic surgery should be minimally invasive, meticulous attention is necessary before and during surgery to avoid bile duct inju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2011年20例双镜辅助下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结石20例,年龄40(16~75)岁,合并胆管炎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20例均手术成功.T管术后14 d拔除,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住院时间18d,胆总管均无结石残留或明显胆瘘.[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其操作简便,创伤小,临床效果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