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某型杀伤枪榴弹引信所发生的三次弹道炸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用延期索替代延期药盘,并对有关机构进行再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密实发射药装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平台效应”这一弹道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提高初速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初速的方法——圆片叠成的圆柱形密实装药技术,并进行了有关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结果表明使用此装药技术,能够在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使初速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在目前舰艇防护日益加强的情况下,如何用有限的战斗部装药空间来提高战斗0部的威力。在对战斗部进行结构分析和威力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新型复合装药和进行药形罩新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是提高战斗部威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55mm火炮全等式模块装药的可行性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5mm火炮全等式和不等式两种模块装药的结构和弹道性能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全等式模块装药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解决途径做了详细的讨论。分别从理论和实验结果方面证明了全等式装药的可行性,认为国内155mm火炮可以通过采用混合装药和低温度系数装药技术实现模块装药的全等。  相似文献   

5.
聚能射流侵彻带壳装药引爆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废弹药销毁中,为简便快捷地分析计算聚能射流侵彻引爆带壳装药的作用过程,利用聚能射流简化模型,结合射流形成理论,计算了聚能射流侵彻引爆带壳装药时刻的速度和直径等参数,得到了聚能射流侵彻带壳装药引爆参数.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和对钢靶侵彻过程中的一些特性,采用AUTODYN软件,对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及侵彻钢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锥角聚能射流是药型罩在爆轰波的作用下向后反转形成的漏斗型密实射流,其在飞行过程中,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在侵彻钢靶时,侵彻速度和动能都迅速下降,直到再也不能侵彻钢靶为止。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钨铜合金药型罩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钨铜合金药型罩的应用可以提高射流对均质钢靶的侵彻能力.这一提高得益于射流密度的提高以及断裂时间的延长. 本文对钨铜合金射流及其断裂形态通过X光照像进行了研究.它的旋转效应及其炸高特性也进行了实验研究. 钨铜合金药型罩的威力实验在φ30 mm的破甲弹上进行.在相同装药条件下与紫铜罩相比,威力提高20~30%.  相似文献   

8.
游斌 《火工品》2001,(2):24-26
:介绍了城澳万吨码头陆域开挖爆破安全设计中的药包布置基本原则、药量计算、爆破网路设计以及施工中有关安全因素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钢筋混凝土目标对破孔能量的要求,采用双罩复合成型装药,通过多方案设计比较,提出某口径装药方案,并通过静动态试验对其毁伤效应进行了考核,验证了装药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在有限的装药空间内提高破甲威力的问题,对小口径多功能弹破甲威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 以小口径多功能战斗部为对象,构建数值仿真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药型罩锥角和装药高度变化对破甲威 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及仿真结果对比,得出影响破甲威力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药型罩锥角和装药高度对小 口径多功能战斗部破甲威力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锥角和楔角对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各自射流形成的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2D,对锥形聚能装药和线形聚能装药的射流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比较说明了两种装药结构形成射流和杵体的不同。并且通过改变锥角和楔角来研究它们对射流的影响,结果显示锥形罩锥角和线形罩楔角对射流形状及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射流源设计和研制过程中借鉴精密破甲战斗部技术,进行射流源结构设计与破甲稳定性分析、数值 模拟等研究。设计和研制φ50 mm、φ56 mm、φ81 mm、φ100 mm 共4 种装药口径的射流源,采用精密装药工艺技术, 利用垂直静破甲试验考核穿深及跳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以满足射流源产品高稳定性的射流能量和破甲性 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爆炸成型弹丸装药结构中存在无效装药区,对有效装药结构进行研究,实现去除无效装药,进而提高装药的能量利用率。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利用等效平板和等效装药假设,将圆柱形装药对大锥角药型罩的抛掷问题进行简化,对有效装药高度进行理论计算并做相应的修正,确定出大锥角药型罩的最佳装药高度;由理论分析结果,设计出两种不同装药结构形式,通过侵彻试验对比其终点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设计有效装药结构可以减少约26.5%的装药量,研究结果对EFP战斗部装药结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弹药装药质量,提出采用水浴作为控制弹药装药凝固的环境介质。分析弹药装药凝固过程热量传 递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仿真及工艺试验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验证,并使用低粘度熔铸炸药及异形熔铸装药口模拟弹 药进行应用效果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水浴护理能控制弹药装药自下而上凝固,提高装药密度、凝固速度、均匀性 和品质,改善熔铸装药颗粒沉降现象,有助于改进弹药毁伤性能及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发射药生产安全,在双基药中添加含量为0.1%~0.2%的石墨,可使干燥结束时静电电位降低到600 V左右;而采取增湿措施后,干燥结束时发射药静电电位降低约70%.采用静电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能够检测准确、响应及时,实现发射药生产过程中静电实时消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参考大量国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火炮固体发射药装药方面研究的概况,并分析了装药研究方面的某些重点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材料廉价易得、制作工艺简单的铜铝双层复合药型罩,通过波阻抗匹配理论确定了铝铜厚度比值下限为1.33。利用AUTODYN软件对不同结构药型罩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发现铜铝厚度比为1∶1.5时铜铝双层复合药型罩射流性能最优,相比单层铜药型罩,射流头部速度提高了14.75%,0.05ms时射流长度提高了19.45%。本研究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LS-DYNA仿真软件模拟了聚能杆式侵彻体的成型,并通过X光成像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分别研究了同一时刻、同一炸高及断裂时刻,不同装药长径比聚能杆式侵彻体的成型情况,找出了获得较佳聚能杆式侵彻体的装药长径比为0.9~1.2.研究结果表明,当装药长径比超过1.2,再增加装药长径比对聚能杆式侵彻体头部速度影响很小;装药长径比大于0.9以后聚能杆式侵彻体的飞行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19.
从伊拉克战争看发射药及装药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分析,论述了美陆军与我陆军武器装备的差异及发展趋势,认为我陆军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应当尽快完成机械化,加紧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武器的研制发展.对今后我国发射药及发射装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发项目提出了看法,对LOVA发射药、高能低烧蚀小口径高炮及轻兵器用发射药、液体发射药和随行装药、低温度系数装药、模块装药技术以及新型点(传)火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双元模块装药小号装药的结构特点,针对小号装药的2号装药压力波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建立了双一维多相流内弹道模型,给出了可燃容器燃烧规律,分析了可燃容器能量参数对压力波的影响。通过对可燃容器不同能量参数的对比试验研究及利用多相流内弹道理论仿真分析,得到了可燃容器能量特性对2号装药压力波的影响规律,理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为分析小号装药压力波现象及可燃容器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